穹窿构造

穹窿构造

目录导航

基本概述

      穹窿在地质上是指平面上呈卵圆形或不规则的等轴状圈闭的背斜型构造,形态近浑圆形,岩层由中央向四周外倾,无一定走向。其直径长可达数千米至数十千米,也见有规模较小的穹窿,有的穹窿是一种短袖背斜。除构造变形成因外,穹窿有多种成因,如沉积埋丘构造、盐丘、岩浆底辟和火山穹窿等。穹窿构造是北羌塘盆地最重要的圈闭构造,在油气有利地带近东西向大中型背斜中寻找穹窿构造,是确定油气勘探靶区的重要途径。

地貌特征

      规模巨大的穹窿构造通常是由于岩浆侵入或者方向直交的褶皱运动互相干扰而造成的。穹窿顶部的岩层首先被侵蚀掉,古老的结晶岩出露形成复杂的山丛;其外围常形成环状单面山,陡坡朝向穹窿中心。在穹窿形成初期水系呈放射状,在深受侵蚀的穹窿上,形成环状水系。穹窿构造地貌是发育在地台盖层上的背斜,形态大致呈圆形,中部呈穹窿状。穹窿外部是沉积岩的盖层,穹窿内部是变质结晶岩基底。 

类型介绍

      按照成因可将穹窿地貌分为两种类型。它是岩浆侵入沉积岩中,沉积岩上拱而成。在结构上外部为沉积岩,核部为岩浆岩。穹窿山发育初期,即沉积岩层尚未遭受严重破坏时,呈孤立的山地,水系呈放射状发育。当外部沉积岩层被剥蚀后,核部的岩浆岩就会暴露,发展成为山丛。但是。外围原有的河流仍然保持放射状,沉积岩层则出现多重的环形单面山或猪背山以及环状水系。由于构造运动,使局部沉积岩层上拱而成。

相关发现

      2012年10月22日,根据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发回的最新图像,科学家们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上辨认出一些巨大的高温穹窿构造。这很像烘烤面包时看到的情况,当进行烘烤时,面包的表皮会凸起并开裂。现在科学家们认为在这颗土星最大的卫星上,正在发生相类似的情形。

      此前科学家们在金星表面观测到过相似的地形,在金星表面一座名为库纳皮皮(Kunapipi)的火山山顶,探测器拍摄到一个直径大约20英里(约合30公里)的穹窿状凸起。研究人员也相信,在土卫六表面观测到的一条长约70公里的狭长裂谷也是由于下部物质受热上涌引起的地表开裂,这种上涌的物质有可能是岩浆。[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