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记忆

谐音记忆

目录导航

定义

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把需要记忆的知识通过谐音组合到一块,然后联想创造出一种意境的记忆方法。对于难记忆的知识利用谐音联想记忆,便于想象,能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收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

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

实例

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

数学

圆周率

一天,有位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的和尚对饮,临走时,布置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大多 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有一个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 乐而乐”。

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x|>a x>a或x<-a?

|x|

可用谐音法记作:“大鱼取两边,小鱼取中间”。同时联想到吃大鱼只吃两边的肉,吃小鱼掐头去尾只吃中间。

历史

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马克思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那么可以这样记,“一爬一爬(就)爬(上)山(了)。”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或一把揪死“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可记作:“马关的花生——一扒就捂(霉变)”。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可记作:“戊戌变法,要扒酒巴;路遥遥,酒两舀”。要扒酒巴,即1898年;路遥遥,即6月11日;酒两舀,即9月21日。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北京,可记作: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正赶上光绪皇帝的亲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两瓶药酒没顶用。两瓶即两“0”,药酒即“19”,合起来为1900。

数字应用

019425 你依旧是爱我

02746 你恶心死了

02825 你爱不爱我

03456 你相思无用

04167 你是一碌七

0451392 你是我一生最爱

04517 你是我氧气

04527 你是我爱妻

04535 你是否想我

04551 你是我唯一

0456 你是我的

04567 你是我老妻

0457 你是我妻

045692 你是我的最爱

0487 你是白痴

0487561 你是白痴无药医

0564335 好无聊时想想我

0594184 你我就是一辈子

065 原谅我

06537 你惹我生气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