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看中国

美国大学生看中国

书名 美国大学生看中国
装帧 平装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平装: 218页

ISBN: 9787040258615

条形码: 9787040258615

尺寸: 24.8 x 16.8 x 1.2 cm

重量: 662 g

内容简介

这是哈佛北京书院学生写的《美国大学生看中国(2009报告)》第四期。目前,很多美国大学生能写出像样的中文已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他们知道,学中文不仅要能“说地道的口语”,而且还要能“写典雅的文章”。这里收集的文章就是他们这方面努力的见证。大家都知道,学说汉语还不难,学写文章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写正式语体的文章。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所谓书面语怀有很多传统的误解。譬如,很多人至今还认为:汉语只学口语就够了,没有必要学书面语——能说就行了,谁有工夫老写啊!殊不知,书面语不只是写的,也是说的——是正式场合说的。人穿衣服不只“遮体”,更重要的是“得体”。学汉语也是一样:在正式的场合穿短裤就很不得体,可是没有制服,只能穿便服;不会正式的语体,只能在正式的场合说些不得体的俗常语,不仅不礼貌,而且失身份。所以,学中文就像穿衣服一样,至少得有两套:一套正式的,一套日常的。我们要学会日常口语,还要学会工作场合中的正式语体,不要因为它叫“书面语”就误解为没有交际的作用。[1]

目录

第一编 奥运·梦想·超越

中国人的远见——北京2008奥运会对中美环境原则的影响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误解

奥运会的目的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引发的影响

中国可以举办奥运会

人文奥运

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会

奥运会和环境

第二编 教育与语言

汉字繁简之争的原则与假定

中国的特殊教育之社会调查

蒙古语的未来

汉族人与蒙古族人为何追求美国教育

山西底层教育之现状

第三编 社会评议

内蒙古族跟汉族的关系

从山西的角度看法律对社会变化的影响

内蒙古社会现代化的利与弊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奥运观

蒙古人的前进是否得付出文化的代价?

内蒙古人的民族文化保护问题

蒙古语在内蒙古的现在与未来

媒体黑,中国白

“炼狱”还是“平衡”——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能共存?

三十八个山西人生活安定的基础——他们对中国政府的评价和参考材料

灰色的发展

中国的高考制度及相关问题

第四编 经济

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内蒙古带来的变化

梦想中的13亿——外国公司的中国梦

中国人消费形式的变化

入乡随俗: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误解

北京经济

中国的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

第五编 环境

内蒙古与美国环保节能差别

第六编 地区发展变化

北京的胡同:古今并存

21世纪的农村:技术先进,白发苍苍

蒙古族家庭的情况

政府对牧民生活的影响

上海人的中国梦

农村的发展

第七编 武术

“古今并存”是不是可能的?

少林寺的现代化

第八编 其他

中国佛教和泰国佛教比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