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

王向东

中文名称 王向东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2年10月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王向东,教授,佛山科技学院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数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佛山市数学学会理事长,佛山科技学院数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佛山科技学院科技处、研究生处处长。

人物经历

1978.9-1982.7 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

1982.7-1985.9 在遂平县高中任教。

1985.10-1991.1 在许昌师专任讲师。

1991.2-1992.2 在四川大学作国内访问学者。

1992.3-1993.5 在许昌师专任讲师。

1993.6-1998.10 在郑州轻工业学院任副教授。

1998.11-1999.12 在郑州轻工业学院任教授。

2000.1-至今 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任教授。

主讲课程

长期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1982年以来,先后为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等各种层次的学生开设多种课程。讲授过的主要课程有:《中学数学》、《奥林匹克数学》、《数学教育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数学模型》、《离散数学》、《拓扑学》、《实变函数论》、《泛函分析》、《不动点理论》、《数学物理方程》等,并经常开设课外讲座,主持读书班,讨论班等。

3、在郑州轻工业学院首届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获得第一名,荣获一等奖。

4、1994年以来,连年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均获奖。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非线性泛函分析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非线性数据处理,数学教育(尤其是竞赛数学)等。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种科研课题十余项。在《Appl.Mach.Mech》、《Ann.Diff.Equ.》、《Sys.Sci.Math.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naics》、《J.Math Anal.Appl.》、《Nonlinear Dynamics》、《Physical Review E》、《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数学研究与评论》、《工程数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160余篇,被《SCI》、《EI》、《ISTP》、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等摘引达80余次。在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1]

主要贡献

编著教材

[1]《数学分析的概念与方法》(上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2]《高等代数常用方法》,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3]《解析几何常用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4]《中等数学实用解题方法与技巧》(上册),中国兵器工业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

[5]《中等数学实用解题方法与技巧》(下册),中国兵器工业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

[6]《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译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

[7]《数学分析的概念与方法》(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1990年12月第一版。

[8]《选择题快速解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

[9]《初中数学实用解题方法与技巧》(上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10]《高中数学标准化模拟测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11]《初中代数一题多解》,北京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

[12]《初中数学实用解题方法与技巧》(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

[13]《最新高中数学标准化试题精选精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

[14]《最新初中数学标准化试题精选精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

[15]《最新初中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精选精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

[16]《度量空间与勒贝格积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17]《不等式·理论·方法》,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18]《函数方程与函数迭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19]《高等工科数学分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印,1994年12月(内部讲义)。

[20]《数学物理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21]《中国数学教育人名辞典》,南海出版公司,1993年11月第一版。

[22]《概率统计常用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23]《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郑州轻工业学院印,1996年8月(内部讲义)。

[24]《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精讲与巧练》,远方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25]《中国当代数学家与数学英才大辞典》(Ⅰ),(编委),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26]《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教材》(三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7]《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教材》(四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8]《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教材》(五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9]《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教材》(六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0]《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历届竞赛试题汇编》,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1]《全国奥林匹克初中竞赛教材》(初一数学),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2]《全国奥林匹克初中竞赛教材》(初二数学),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3]《全国奥林匹克初中竞赛教材》(初三数学),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4]《全国奥林匹克初中历届竞赛试题汇编》(初中数学),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5]《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ABC卷》(小学三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6]《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ABC卷》(小学四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7]《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ABC卷》(小学五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8]《全国奥林匹克小学数学竞赛ABC卷》(小学六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39]《全国奥林匹克初中数学竞赛ABC卷》(初中一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40]《全国奥林匹克初中数学竞赛ABC卷》(初中二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41]《全国奥林匹克初中数学竞赛ABC卷》(初中三年级),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42]《高考数学能力训练捷径与误区》,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43]《中考数学能力训练捷径与误区》,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44]《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解题思想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5]《全国奥林匹克初中数学竞赛模拟试卷》(初一),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6]《全国奥林匹克初中数学竞赛模拟试卷》(初二),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7]《全国奥林匹克初中数学竞赛模拟试卷》(初三),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8]《高等工科数学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即将出版。

[49]《Sobolev空间论》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即将出版。

学术论文

[1]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广义解最大模的先验估计,数学学报,VOL.36,NO.1(1993),1—12。

[2]非一致椭圆型方程的广义Grenn函数,数学物理学报,NO.1(1994),42—53。

[3]对角形椭圆型方程组广义解的最大模估计,数学物理学报,1992(增刊),62—71。

[4]Regularity of Solutions to an Elliptic Variational inequatity system,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VOL.10,NO.1(1997)。

[5]临界增长的椭圆型方程广义解的有界性及先验估计,系统科学与数学,VOL.17,NO.33(1997),232-243。

[6]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广义解的Liouville定理,数学研究与评论,VOL.13,NO.2(1993),263—270。

[7]系数连续的随机泛函型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数学研究与评论,VOL.15,NO.2(1995),267—270。

[8]Oscilation of second order delay difference equations,Ann ofdiffeqs,VOL.10,NO.1(1994),69-74。

[9]A priori estimate for maximum modulus of generaeized solutions ofquas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Appl Math and Mechanics,VOL.11,NO.10(1990),941-953。

[10]The older continuity for the gradient of solutions to one-sidedobstacle problems, Appl Math and Mech,VOL.13,NO.9(1992),841-850。

[11]A priori estimates to the maximum modulus of generalized solutions ofa class of quas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with anisotropic growthconditions, Appl Math and Mech,VOL.15,NO.11(1994),1025-1034。

[12]The holder continuity of generalized solutions of A class quasilinearparabolic equations, Appl Math and Mech,Vol.19,No.6(1998),573-583。

[13]A priori etimate for lower solutions of a class quasilinear ellipticequations,Appl Math and Mech,Vol.20,No.2(1999),232-233。

[14]拟抛物型方程广义解的局部有界性,应用数学,VOL.5,NO.2(1992),88—96。

[15]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在各向异性Sobolev空间中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应用数学,VOL.8,NO.3 (1995)。

[16]各向异性Sobolev空间中拟线性椭圆型方程解的局部有界性,应用数学,VOL.9,NO.1(1996),9—14。

[17]一类退化椭圆型方程广义解梯度的Holder连续性,应用数学,VOL.10,NO.3(1997),55—60。

[18]一类对角形椭圆型方程组的解的Liouville定理,数学的实践与认识,VOL.28,NO.2(1998),144—153。

[19]面向21世纪工科数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数学的实践与认识VOL.27,(增)1997, 135—139。

[20]一类蜕化椭圆型方程组广义解的最大模原理,数学研究记事,VOL.26,NO.2(1993),82—86。

[21]一类概率2-距离空间中交换映象对的公共不动点定理,工程数学学报,VOL.11,NO.3(1994),55—64。

[22]椭圆变分不等式双侧障碍问题的Holder连续性,工程数学学报,VOL.16,NO.1(1999),43—47。

[23]乘积空间中映象的不动点定理,自然杂志,VOL.13,NO.9(1990),615。

[24]2-Banach空间中非扩张映象的不动点定理,自然杂志,VOL.13,NO.10(1990), 696。

[25]抛物型方程广义解的弱最大值原理,VOL.14,NO.4(1991)。

[26]拟椭圆型方程广义解的Liouvell定理,自然杂志,VOL.15,NO.1(1992)。

[27]Caristi型不动点定理及应用,自然杂志,VOL.15,NO.4(1992),311。

[28]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广义解的最大值原理,自然杂志,VOL.15,NO.6(1992),412。

[29]一类双侧障碍问题解梯度的Holder连续性,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四次大会论文集,1996,(CSTAM’96),70—75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0]关于Riemann可积的Lebesgue定理的一个初等证明,工科数学,VOL.9,NO.4(1993),127—131。

[31]一类双边退缩抛物型方程的混合问题的广义解的正则性,工科数学,VOL.13,NO.2(1997),70—71。

[32]一类非线性积分方程非负解的存在性,工科数学,VOL.15,NO.2(1999),87—89。

[33]一类双边退缩抛物型方程的Cauchy-Dirichlet问题——解的唯一性和极值原理,河南科学,VOL.6,NO.3(1988),1—8。

[34]C-型概率内积空间的线性泛函与线性算子理论,河南科学,VOL.7,NO.1、2(1989),28—32。

[35]非标准增长拟线性椭圆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河南科学,VOL.12,NO.4(1994),267—274。

[36]一类退化抛物型方程广义解梯度的Holder连续性,河南科学,VOL.13,NO.2

(1995),104—110。

[37]Acerbi-Fusco定理的一个新证明,河南科学,VOL.14,NO.2(1996),111—117。

[38]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广义解最大模的先验估计,应用数学和力学,VOL.11,NO.10(1990),881—892。

[39]单侧障碍问题解梯度的Holder连续性,应用数学和力学,VOL.13,NO.9(1992),811—820。

[40]各向异性增长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广义解最大模的先验估计,应用数学和力学,VOL.15,NO.11(1994),971—980。

[41]一类拟线性抛物型方程广义解的Holder连续性,应用数学和力学,VOL.19,NO.6(1998),539—548。

[42]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下解的先验估计,应用数学和力学,VOL.20,NO.2(1999),217—219。

荣誉记录

[1]1986年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1986年,《论编辑评估》,被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学报研究优秀论文(独立 完成)。[3]1987年,《M·Kwapisz空间中的下降算子及性性质》被评为《许昌师专学报》创刊五周年优秀论文(独立完成)。[4]1990年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完成)。[5]1992年,《试论高师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在河南省数学会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委 员会第五次年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完成人)。[6]1994年,在郑州轻工业学院首届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7]1994年,被评为郑州轻工业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8]1995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1996年,《面向21世纪工科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荣 获中国轻工总会1996年教学成果部级一等(第一完成人)。[10]1996年,在河南省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优质课教学)活动中荣获 一等奖。11]1996年,论文《一类拟线性抛物型方程广义解的整体有界性》被评为郑州轻工业学 院1994-1995年度优秀论文(第一完成人)。[12]1996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广义解的性质研究》荣获河南省教委优秀科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3]1996年,《工科数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荣获冀豫鲁三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联合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6年度)(第一完成人)。[14]1996年,《工科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初步实践》在河南省高等工程教育委员会第 一届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完成)。[15]1997年,《数学建模与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成果荣获郑州轻工业学院1997年度教学成果奖校级一等奖(第二完成人)。[16]1998年,《一类拟线性椭圆型方程广义解最大模的先验估计》获河南省第三届青 年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完成人)。[17]1998年,《关于一类蜕化论函极小的正则性》被评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第二届(1996-1997)优秀论文(第一完成人)。[18]1998年,《临界增长的椭圆型方程广义解的有界性及先验估计》,荣获河南省教委 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1998年,《工科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初探》荣获冀豫鲁三省高等工程教育研 会联合年会1998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99年,《系数连续的随机论函型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获河南省第六届自然科 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1]1999年,《临界增长的椭圆型方程广义解的有界性及先验估计》获河南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2]199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获一等奖,指导教师。[23]199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获一等奖,指导教师。[24]199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获二等奖(两项),指导教师。[25]199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区二等奖,指导教师。[26]1998年,负责组织郑州轻工业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并获得全国 二等奖, 教师指导组负责人。[27]199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28]200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区三等奖,指导教师。获轻工业部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佛山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积极开展数学教育和数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先后主持省、部、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五项,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通过省级鉴定一项,同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4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论文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