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纪念馆

徐悲鸿纪念馆

中文名 徐悲鸿纪念馆
地址一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
建馆时间 北京馆建立于1954年
目录导航

简介

徐悲鸿纪念馆是中国名人纪念馆。现有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和宜兴徐悲鸿纪念馆。

人物

 徐悲鸿(1895——1953)是中国艺术巨匠,同时也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 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作的巨大贡献,他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以“盛产”文人、才子著称的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其父徐达章是当地知名画家,他精通诗文、书法、篆刻,尤擅绘画。徐悲鸿自幼随父习诗、书、画、印,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17岁的徐悲鸿已是宜兴知名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任图画教师。   

1933年1月至1934年8月,受欧洲诸国之邀,先后赴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轰动国际画坛。   

940年春,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先后在圣蒂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两地举办画展,随后赴大吉岭,创作国画《愚公移山》。          1951年,徐悲鸿带病去山东导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画了许多民工肖像。准备创作巨幅油画《当代新愚公》。在构图期间,突患脑溢血,半身瘫痪。   

1953年,徐悲鸿渐能起床行动,9月23日第二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开幕,他担任执行主席,主持会议,当晚,脑溢血复发,不幸于9月26日逝世,享年58岁。

宜兴徐悲鸿纪念馆

宜兴徐悲鸿纪念馆,坐落在宜兴亦园内,1988年10月26日开馆,著名书画家吴作人题写馆名。馆内常年陈列徐悲鸿生平介绍及其书画作品,并陈列有徐悲鸿的学生及当代著名书画家吴作人、李可染、黄胄、沙孟海、费新我等书画作品。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十余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乔石、宋平,书画界名人钱绍武、廖静文、尹瘦石等,以及许多海外朋友,都曾光临本馆。现被命名为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兴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宜兴是徐悲鸿的故乡,徐悲鸿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并将永远激励人民奋发向上,开拓前进。

门票:5元

  开放时间:7:30—11:00,13:00—16:40

交通:乘公交7路、11路“实验小学”站下,向西50米右拐前行50米[1]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1953年,徐悲鸿逝世的当天,徐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位于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的故居捐献给了国家。1954年,以故居为基础的“徐悲鸿纪念馆”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郭沫若亲笔题写“徐悲鸿纪念馆”馆名。1966年,北京地铁开始修建,恰在地铁线上的徐悲鸿纪念馆被迫拆除。1973年,在周总理“重建徐悲鸿纪念馆”的指示下,新馆开建,历时十余年,最终于1983年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位于新街口北大街53号,共有七个展厅,展览徐悲鸿先生的油画、国画、素描以及书法等真迹。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第一、二、七展室陈列徐悲鸿各个时期的中国画代表作。其中有巨幅作品《九方皋》、《愚公移山》、《巴人汲水》、《国殇》、《船夫》、《山鬼》、《贫妇》、《日暮倚修竹》、《奔马》、《群马》、《牧童和牛》、《牛浴》、《漓江春雨》、《竹》、《飞鹰》、《鹅闹》、《晨曲》、《逆风》和《风雨鸡鸣》。

  第二、七展室陈列着素描 101幅,从画家早年在巴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和蒙巴纳斯画室所作的人体习作到晚期的劳动模范、著名学者肖像,还有《恒河古堡》、《喜马拉雅山林》、《甘地》、《新加坡船夫》、《尼泊尔姑娘》、《鸡鸣寺道中》。

第三、五展室陈列油画,作品有《田横五百士》、《银杏树》、《月夜》、《箫声》、《陈散原像》、《牛》、《桂林山水》、《喜马拉雅山》。

  第四展室以大量图片介绍徐悲鸿贫寒的家境、少年时代的幻想、一生的创作、教学和社会活动以及他在世界各地举行画展的情况。在当年画室和起居间的复原室中展出了他的画笔、画板和颜料,画案上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文房四宝,画架上放着他最后一幅未竟之作《鲁迅与瞿秋白》。该室墙上悬挂着他的老师、法国名画家达仰的照片,他与好友、印度诗圣泰戈尔的合影,他去世前一周与夫人的合影以及他收购的最后一件艺术品──任伯年的《紫藤翠鸟》。

纪念馆现藏徐悲鸿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粉画、书法作品1286幅,徐悲鸿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现代名家书画1134幅,中外美术书籍、碑贴、画册、图片约万件。其中,唐画《八十七神仙卷》、宋画《朱云折槛图》、明画《王右军书扇图》、金农《风雨归舟》均为稀世精品。

  徐悲鸿纪念馆曾赴印度新德里、加尔各答、加拿大维多利亚、多伦多、香港、日本东京、大阪、新加坡等地展出徐悲鸿作品。

地理位置

新馆于1982年建成,坐落于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总占地面积为3900平米、建筑面积为4600平米;主体建筑为二层灰色展览楼,共有一个序幕厅和七个展室,序幕厅陈列着徐悲鸿自画像及徐悲鸿作画的巨幅照片和展览前言。第一、第二和第七展室,展出徐悲鸿各个时期的中国画代表作。第五展室展出徐悲鸿的油画作品,第六展室展出徐悲鸿的素描作品,第四展室为徐悲鸿生平纪念展室,展示着青年徐悲鸿从贫寒的乡村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以及他生前画室的复原和珍贵遗物。新馆于1983年元月对外开放,每年接待观众逾万人。

  除展览厅之外,为了更好地保存徐悲鸿先生的遗作以及他倾毕生精力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和上万件图书资料、碑拓珍迹,还建有现代化的画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