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银

肖永银

中文名 肖永银
主要成就 参加红军万里长征并两过雪山三过草地
出生地 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油榨村肖家湾
军衔 少将(1955年)
出生日期 1917年6月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肖永银入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学习。翌年2月任该校第三期八连连长。4月,调任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一营营长、团长。奉命率部参加袭击河北宁晋县城和大杨庄战斗、百团大战、南爻铺突围。1945年8月,肖永银任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道清战斗,消灭焦作之敌,继之攻占武陟、温县,全歼守敌伪兴亚巡抚军及矿警队1500余人,旋即解放修武、原武等地。

解放战争

1946年1月,肖永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旅旅长。率部参加陇海路战役。在保障主力攻克兰封后,又率全旅南下奔袭杞县,歼敌800余人。该旅由于纪律严明,受到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等首长的通令嘉奖。在巨野战斗中,所部涌现出善于团结互助、带领全班圆满完成任务的著名战斗英雄王克勤,后来在全军广泛开展了学习王克勤运动。

1947年3月,肖永银率部参加了豫北攻势。在围攻汤阴战斗中,他指挥所部歼灭国民党孙殿英部暂编第三纵队和反动地方武装近万人,活捉孙殿英。6月又率部强渡黄河,参加鲁西南战役。一战定陶、二战六营集、三战羊山集,连战皆捷。嗣后,所部作为先遣队,跨过陇海路,越过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部队进入大别山后,萧永银率部为前卫,连克息县、光山、经扶(今新县)、麻城。接着东取罗田、英山,沿江横扫浠水、广济,摧垮了当地的反动地方政权和团队。参加了高山铺战斗、宛东战役和襄樊战役。

1949年,肖永银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渡江战役后,率部进军西南,参与指挥部队直出川东解放重庆。

建国后

肖永银肖永银1951年3月,肖永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副军长、代军长、军长,参与指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肖永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肖永银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4月2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1]

曾任职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司号长,第三十军军部交通队排长,西路军总指挥部警卫连排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连长,三八五旅第十四团营长、第十三团副团长、第七六九团副团长、第十四团团长,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十八旅旅长,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副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副军长、代军长、军长,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

人物事迹

战争中成长

1938年冬的一天,一支日军扫荡大队旁若无人地开进了宁晋县的大杨庄。这是例行的“扫荡”,日军根本没当回事,加上前一天晚上被八路军一支小分队偷袭,一个个就等着天一黑好睡大觉了,可没想到这一夜却过得异常凄惨:肖永银的一营奉命对这伙日军实施偷袭。

肖永银让人反复侦察敌情,考虑来考虑去,决定给他们来个狠招。他召集齐手下的四连长,拣了根树枝在地上比画了起来:日军沿京广路过来,由西向东去,那么肯定头在东、尾在西;各连要把最勇敢的战士挑选出来,组成一个突击队,由二连长率队,从西边实施偷袭敌人后翼;二连跟在突击队后面作侧应,只要突击队枪声一响,一连就从北面打,三连、四连做二梯队。肖永银一番排兵布阵,连长们一个个心里开始没底了:营长,如果鬼子迅速组织反击,我们不就要吃大亏啊?“吃亏?赚还来不及呢,有什么亏的!放心吧,有好戏看!”肖永银自信地笑了起来。

这天夜里,突击队的12名战士一字排开,肖永银一眼扫去,见12个大小伙人手一把大刀、1支中正式步枪、8枚手榴弹,左臂一律扎一条白毛巾,知道自己已毋须多说什么,便简短地进行了战前动员:尽量隐蔽,摸得近些,摸着了就大刀猛砍手榴弹猛炸。出发!

肖永银话音一落,突击队员们就像游龙一般悄无声息地游进了大杨庄,意外地发现一户农家的场院中间架着一门大炮,一个日本兵抱着枪正坐在炮架上打盹。一个突击队员悄悄靠近从后面结果了守炮的日本兵,其余队员则冲上去抬炮,但由于大炮对于装备较差的八路军战士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不仅突击队员们,就连跟在后面的二连也找不出一个懂得火炮性能的人来,结果一个战士无意中拉了一下火绳,炮弹“嗖”地就飞了出去,“轰隆”一声巨响把战士们惊了个目瞪口呆。

爆炸声惊醒了熟睡中的日军,最先反应的是场院边上那排民房里的日军炮兵排,他们刚想冲出屋子,就被缓过神来的突击队员一通手榴弹炸得损失惨重,剩下的日本兵吓得龟缩在屋里不敢出来了。这时,眼明手快的二连战士们,找来草垛里的干草,迅速在房子四周堆好,一把火烧了起来,不一会儿,院子里就爆炸不断、火光冲天了。

日军的大队人马闻讯立刻就往西边杀了过来。眼见日军是冲着大炮来的,战士们都急了,再怎么着也不能让日军抢回去!可因为不得要领,众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这个“笨家伙”稍微挪动了一点。肖永银获悉消息后,便决定把整个作战计划改掉,从以歼灭日军改为发笔“意外横财”。按照他最初的设想,二连从后面打,一连从前侧打,日军主力必定将反击目标选在一连方向。因此,他不仅将营指挥所安在离一连不到200米的地方,还放了三连、四连作为后续梯队。现在为了抢大炮,必须增强二连方向的兵力,肖永银立即让三连迂回到村子西边实施突进。

此举果然有效,在三连的加强下,突击队员和二连战士们终于成功地把大炮抬出了大杨村。肖永银自然比战士们要见多识广,一看就知道是门山炮,这可是摧毁敌坚固工事的利器呀,一尺多厚的城墙,一轰就是一个大洞!难怪日军不惜血本要保住山炮呢。肖永银火速让人把山炮拖到团部,团里又派人火速把炮拖到了旅部,旅里又派人拖到了师部,师里又派人拖到了太行山。

就这样,八路军将士们硬是用接力赛的方式,把山炮拖进了茫茫大山。土八路竟然从眼皮底下拖走一门山炮,侵华日军倍感震惊,声称这是进入中国领土以来的莫大耻辱。而抗日军民却为这个骄人战绩欢呼雀跃,这不仅是从侵略者手中夺得的第一门大炮,而且是整个八路军部队的第一门山炮,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绕着山炮转了十来圈觉得不过瘾,还在炮身上写下了一行大字:八路军在大杨庄战斗缴获日本之山炮。他接着又让人拍照留念。师长刘伯承则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把山炮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兴奋地一扬眉毛:全师通报表扬一营!在多年后总结平原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时,刘伯承仍由衷地赞叹这是“一次艺术的战斗”![1]

现代猛张飞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扫除,穷途末路的蒋介石政府,四处拼凑了川、黔、康、滇境内的国民党军残部,建立了以胡宗南20万人马为骨干的所谓“西南防线”,试图负隅顽抗。为了彻底击碎敌人的黄粱美梦,1949年冬,解放战争最后一场大战——成都战役打响了。作为二野主力的十二军自然在成都战役作战部队的序列中,由于十二军军长是由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兼的,副军长肖永银就成了实际负责的最高军事首长。

在肖永银的指挥下,作为左路前卫的十二军一路摧枯拉朽,直至打到了江津以东的白沙至顺江场一带,目标直指江对岸的重庆。这天傍晚,肖永银和十二军副政委李震忙里偷闲,来到了綦江街头。接连不断的战事,使得空气中不时飘来阵阵硝烟味,肖永银似乎没有什么感觉,双眉紧锁,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李震聊着。要打重庆就得渡江,而大部人马渡江作战,历来是兵家大忌,这仗该怎么打啊?肖永银愁得好几天都没睡着觉了,这才约李震一同出来走走。

突然,一个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案在肖永银脑海里急速闪过,他同李震商量说,晚上就把部队调到西边,打川军防地。李震则表达了自己的顾虑:不正面打重庆,采取迂回路线是可以的,但主攻路线是刘邓首长拍板、中央军委审查确定的,擅自改动恐怕不妥。肖永银淡淡一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从川军防守的白沙以西到江津一线渡江,从西面迂回到重庆,就打重庆屁股。李震被肖永银说服了,当晚两人就联名向野司作了报告,并得到了刘伯承、邓小平的同意。当夜,肖永银就指挥麾下的三十五师、三十六师顺利渡江。

第二天上午,肖永银率军部过了江,一想到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拿下重庆,肖永银难抑心中的激动,走路的步伐也快了起来,一下子就走在了整个军部的最前面,李震紧跟其后,再后边是军部警卫排。不知不觉中,肖永银拐过了一个弯道,这时就听得一声枪栓响,紧接着就有人尖声叫道:“谁?站住!”

肖永银一抬头,发现离自己10来米的大树下,一支步枪正对着自己。原想着国民党军全都缩在工事里,现在冷不丁冒出个家伙来,就连肖永银自己都感到有点意外,身后的警卫排战士也都愣住了,他们知道自己的任何一个拔枪动作都可能会给肖副军长带来生命危险。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瞅着军长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时,肖永银却冷静地四下观察了一下,发现敌兵孤身一人,身后又有一道山梁,就知道这是个哨兵,而且肯定有大队敌军藏在山梁后面。都打到这个地步了,还要作无谓的挣扎,真是可笑!想到这,肖永银一手叉腰,一手直指端枪敌兵,眼冒凶光,如愤怒的雄狮般吼道:“把枪放下!”肖永银这一吼,如雷霆万钧之势,把端枪的敌兵吓了个胆战心惊,枪口直往下垂,见肖永银还是叉腰指着自己,心里愈发胆怯,枪口就更往下垂,直到完全指向了脚下的地面。警卫战士见时机到了,一个猛扑,三下五除二就把敌兵制服了。

望着魂飞魄散的敌兵,肖永银走上跟前严肃地讯问他们还有多少部队。敌兵早已被吓得话都不会讲了,结结巴巴半天,所答非所问地说他们团长在山梁上,边说话还边发抖。肖永银当即示意警卫战士把敌兵放了,还朝敌兵一挥手:让你们团长来!敌兵见状,掉头就往山上跑,肖永银带人也掉转头跑了起来。没跑多久,就遇见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长尤太忠正指挥部队上岸,便当即命令道:前面山梁后头有一个团,赶快去解决!

尤太忠一听副军长说前方有敌人,立即带着一个团往肖永银说的方向跑去。这边肖永银刚交代完任务,那边李震就追了上来,一边直竖大拇指,一边敬佩地说道:“你呀你呀,嗓门还真大!人家说张飞长坂坡一声吼,喝退曹操大军,你这一声吼,气魄也够大的,把敌人的胆都吓破了。”肖永银哈哈一笑:“这倒没什么,我们两个要是在这里当了俘虏,那才要人命哪!”[1]

人物作品

《奔陇东》

《牵一发动全身》

《狭路相逢勇者胜》

《成都战役》

人物荣誉

1955年肖永银被授予少将军衔。[2]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