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作品名称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作品出处 《漱玉词》
创作年代 南宋
目录导航

作品原文

  【名称】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朝代】

  【作者】李清照

  【体裁】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2]

作品鉴赏

  此词也写早春思乡之情。声断,声尽的意思。鸿雁北归,已不闻声,极目天穹,唯有残云如碧。词人之心亦已随鸿雁归飞矣!

  所思如此,词人并未明言,只写夜来窗外春雪迷蒙,炉烟静炷。炉烟直,极言静境。烛光下,凤钗溢彩,钗头人胜轻盈。《荆楚岁时记》载:“人日(旧历正月初七)剪采为人……又造花胜以相遗。”宋时风俗,于立春日戴人胜。隋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可见人日戴人胜亦是表达乡思的传统意象。

  下片也不直写乡思。只写角声中,天色渐明。漏,古代计时的器物。晓漏残,曙色开。牛、斗,星宿名,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斗转星横,意味着天将破晓,词人一夜不寐可知。

  最后两句语淡情浓。因为春寒料峭,恐怕去赏花的心情也没有了!这正是词人在《清平乐(年年雾里)》描写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的对生活几乎彻底失望的心情的显现。

作者简介

   李清照

  (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3]

词牌格律

作品词牌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jì),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阙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作品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归鸿声断残云碧。

  ⊙○⊙●○○▲ (仄韵)

  背窗雪落炉烟直。

  ○○●●○○▲ (协仄韵)

  烛底凤钗明,

  ●●●○△ (换平韵)

  钗头人胜轻。

  ●○○●△ (协平韵)

  角声催晓漏,

  ⊙○○●▲ (三换仄)

  曙色回牛斗。

  ⊙●○○▲ (协三仄)

  春意看花难,

  ⊙●●○△ (四换平)

  西风留旧寒。

  ⊙○○●△ (协四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