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黄昇编。全书二十卷,《花庵词选》书成于淳祐己酉,前十卷选唐宋诸贤之词,始于李白,终于北宋王昴,凡一百三十四家,附方外、闺秀各一卷;后十卷选中兴以来各词家之词,始于康与之,终于洪蚡,凡八十八家,附黄昇自作词三十八首,共录词七百五十余首。所选各家均系以字号、里贯,每首下亦间附评语。黄昇《花庵词选•自序》云:“中兴以来,作者继出,及乎近世,人各有词,词各有体,知之而未见,见之而未尽者,不胜算也”。其意盖欲以继赵崇祚《花间集》、曾慥《乐府雅词》之后。
对于黄昇的《花庵词选》,词论家历来褒贬不一。《四库全书•花庵词选提要》说它:“搜罗颇广”,“所录多典雅清俊,非草堂诗余专取俗体者可比”;《福建通志》亦云:“升本工词,极精于持择”,“去取亦特为谨严”。但张炎的《乐府指迷》稍有贬意:“近代词如《阳春白雪集》、《绝妙词选》亦有可观,但所取不甚精一,岂若草窗(周密)所选《绝妙好词》为精粹”;《绝妙好词笺》厉鹗序云:“曾端伯《乐府雅词》、黄叔旸《花庵词选》皆让其精粹,盖词家之准的也”;清《四库提要》云周密《绝妙好词》:“去取谨严,在曾慥《乐府雅词》、黄昇《花庵词选》之上”,“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纵观历代词选中之善本,多“精而备”,备而不精或精而未备皆不免遗憾,然与其不精,宁失不备。黄昇《花庵词选》之特色在于,所选各家并非“平分秋色”仅限于三、四首,对各个时期的名家、大家则不限数量,大胆选录,且注意词作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如《花庵词选》录陆游词23首,辛弃疾词48首,刘克庄词40首,周密《绝妙好词》仅录陆游词3首、辛弃疾词3首,刘克庄词4首,难免有“平分秋色”之嫌。就辛弃疾而言,《花庵词选》既选录最能代表辛弃疾报国雄心的《水龙吟》(寿韩南涧),又选录充溢着深沉的壮志未酬忧愤之情的《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既选录有绰约婉转风韵的《模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又选录描绘清新的农村景色的《清平乐》(茅檐低小),让人窥见辛词内容之丰富,风格之多样。周密《绝妙好词》则仅录《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瑞鹤仙》(雁霜寒透幙)、《祝英台近》(宝钗分桃叶渡)3首,难见辛词之特色。故张炎说周密选词精粹,实为溢美之词,无怪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草窗《绝妙好词》之选,并不能强人意,当是局于一时闻见,即行采人,未窥各人全豹耳。不得以草窗所辑,一概尊之”。此言甚为公允。
宋人选本可谓各有千秋。《花庵词选》的价值在于,去取较谨严,词作两宋皆选,后世不传之作赖之以存;所选词作间附精当之评论,成一家之言,足资参考。当然,黄昇的《花庵词选》并非篇篇皆善,在年代断限,字词方面亦小有疏舛。然瑕不掩瑜,黄昇以其深具特色的《散花庵词》和精心选辑的《花庵词选》,见其隽逸淡远的词格,理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是书宋本已失传,今有明万历二年(1574)桐源舒氏刻本、明汲古阁刻本、《四库全书》收录。《四部丛刊》据明翻宋本影印,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用此本断句排印。
《花庵词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导读/蒋哲伦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卷之一
唐词
李太白 七首
白乐天 二首
王建 六首
徐昌图 一首
张志和 五首
温庭筠 十首
韦庄 七首
薛昭蕴 五首
牛峤 二首
张泌 五首
毛文锡 四首
牛希济 二首
欧阳炯 四首
和凝 四首
顾夐 四首
孙光宪 六首
魏承班 三首
鹿虔扆 一首
阎选 一首
尹鹗 一首
毛熙震 五首
李珣 八首
韩致尧 二首
李中主 一首
李后主 六首
冯延巳 二首
卷之二
宋词
欧阳永叔 十八首
苏子瞻 三十首
王介甫 六首
王元泽 一首
王平甫 三首
林君复 二首
钱思公 一首
贾子明 一首
夏子乔 一首
丁谓之 二首
寇平仲 二首
谢希深 三首
卷之三
宋词
宋子京 四首
颜持约 一首
陈希元 一首
范希文 二首
苏子美 一首
王元之 一首
苏叔党 一首
王君玉 三首
张方潜 一首
解方叔 一首
程观过 二首
孙济师 一首
王晋卿 六首
李景元 二首
孙枼源 二首
石曼卿 一首
晏同叔 六首
晏叔原 十二首
卷之四
宋词
卷之五
宋词
卷之六
宋词
卷之七
宋词
卷之八
宋词
卷之九
宋词
卷之十
宋词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黄昇自序
胡德芳序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附录
作者:(宋)黄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