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窦逵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时代:唐朝
籍贯:岐州平陆
民族:汉族
身份:官员
窦逵,唐朝岐州平陆(今陕西凤翔)人。
太穆皇后远房堂兄窦抗之孙,夏州都督窦静之子,袭爵信都县男。
尚唐太宗第四女遂安公主,窦逵死后,遂安公主改嫁王大礼。
窦逵的堂弟窦孝谌之女窦德妃,即唐玄宗之母。
死后被当地人民所纪念,在一些史书有其资料记载。
窦(Dòu窦)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演义》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风俗通》和《尚友录》等所载,上古夏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游乐田猎,远去洛水的南面打猎,他的五个弟弟和后络也跟随去。这时,有穷国的君主羿由于人们不能忍受太康这种所作所为,就在黄河北岸抵御太康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即后缗),就到洛水转弯流进黄河的地方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100多天,不见太康回来,他们也被有穷国人发现管制起来了。这时,后缗怀孕临近产期,就逃出自窦(洞穴地名),奔归有仍,生下少康。太康失位后,弟中康(一作仲康)继位;中康死后,子帝相继位;帝相死后,子少康继位。大概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姓窦,世代相传姓窦,形成窦氏。
2、出自古代氐族姓氏有窦氏,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据《魏志》载有氐王窦茂。
3、出自少数民族被赐改窦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有鲜卑族赐姓没鹿回氏、纥豆陵氏,后魏孝文改为窦氏。
4、出自战国时魏国有窦公,其后代简改为窦氏。得姓始祖:少康。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窦姓出自姒姓,相传夏后氏帝相失国后,他的妃子(原为有仍氏人),逃出自窦,投奔娘家有仍氏,生子曰少康,留居有仍遂为窦氏。关于此事,在《风俗通》和《尚友录》上也有记载。窦逵
小李的第四女,先嫁给窦逵,窦逵一看姓氏就知道是太穆窦皇后的族人,窦逵论起和太穆皇后的关系貌似有点烦。太穆皇后有个哥哥,叫窦威,窦威的二哥有个儿子叫窦抗,窦抗的第二个儿子叫窦静,窦静的儿子就是这个窦逵。窦逵袭爵信都男,不过他的事迹记载极少。
窦逵死后,公主又改嫁王大礼,史书里似乎没有记载这号人物,不过他的墓志被发掘,王大礼字仪,河南洛阳人(貌似是皇后同乡呢),参加过征辽之战,总章二年即669年去世,与公主合葬(据推测公主似乎应该死在669年之前)。
小李的第四女,先嫁给窦逵(为嘛我有念成“李逵”的冲动?汗……),窦逵一看姓氏就知道是太穆窦皇后的族人,窦逵论起和太穆皇后的关系貌似有点烦。太穆皇后有个哥哥,叫窦威,窦威的二哥有个儿子叫窦抗,窦抗的第二个儿子叫窦静,窦静的儿子就是这个窦逵。窦逵袭爵信都男,不过他的事迹记载极少。[] 首发大唐寻芳 作品相关 李世民的公主们
窦逵死后,公主又改嫁王大礼,这个王大礼是个找不到事迹的家伙,所以无从落手深入挖掘遂安公主事迹
长乐公主:
这位公主挺有名的,似乎中学课本上为了赞扬老魏头常常把长乐公主的那件事拿出来说,就是那件著名的“嫁妆事件”。因为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女儿,又是小李爱女,所以出嫁的时候,小李给长乐公主的嫁妆比她姑姑永嘉公主的更多(按:房陵公主就是永嘉公主,永嘉是初始封号)。于是老魏得了风声,特地出来劝小李:“长公主与公主有别,长公主比公主地位更尊,陛下不能这么做。”——大抵说了这么一通,还引了古代的事迹,加强说服力。然后小李就去和皇后告状了(呵呵,小李受了老魏的气似乎都喜欢去找皇后),谁知皇后也帮着老魏,同样劝了小李一番,大约也就是说:“我与陛下夫妻情深,与陛下说话也要察言观色,而魏征与陛下君臣有别,他尚能直谏陛下,说明陛下是明君。”反正小李就是被皇后哄得龙颜大悦,让公主以礼制嫁妆出嫁,又赏了老魏不少好东西。不过这件事在旧唐书上是被记载在“长孙皇后传”里的,因为旧唐书没有公主传。长乐公主的丈夫长孙冲在高宗年间被长孙无忌连罪流放,而长乐公主在23岁大好年华就已去世,没活到丈夫被流放的时候。对了,长乐公主的名字叫丽质,可以想象下,能有此名的公主,该有如何的美貌,呵呵……[] 首发大唐寻芳 作品相关 李世民的公主们
豫章公主:
她是由长孙皇后养大的公主,《新唐书?列传一?长孙皇后传》里有这么句话:下嫔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视如所生;也就是说豫章公主的生母地位很低,并且似乎因为生她难产而死了。不过幸亏豫章公主遇上长孙皇后这么好的嫡母(可没捧皇后的意思,史书里写着呢),所以很平安地长大了。至于她丈夫唐义识是什么人,汗,又没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