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K (或DC/CIK)是指与DC细胞共培养的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是一类抗肿瘤抗病毒效应细胞,能在体外被诱导并大量增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成熟的DC可以通过Ⅱ型组织相容性抗原(MHC-Ⅱ)等途径提呈肿瘤抗原,有效抵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CIK细胞和DC细胞是细胞免疫治疗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联合可确保高效的免疫反应。
随着细胞制备技术的日趋完善,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在临床逐渐开展,相关报道可见。实验研究方面,Marten实验研究表明:DC和CIK功培养可以同时促进CIK细胞和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张嵩等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化疗后应用DC-CIK细胞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肿瘤完全消失;而且DC-CIK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对集体免疫系统功能不产生危害,在当前对肿瘤特异性抗原了解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应用DC-CIK细胞作为肿瘤放化疗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C共培养可使CIK细胞获得更高的增殖速率和更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DC-CIK细胞可以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策略。DC-CIK细胞治疗具有明显清除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的作用,并且静脉输注安全。
将CIK细胞和同源DC细胞共培养后即可获得DC-CIK细胞。它既可促进DC细胞的成熟,更能促进ClK的增殖,并加强其抗肿瘤活性。DC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能够诱导持久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CIK细胞可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杀伤作用清除肿瘤患者体内微小残余病灶,所以负载肿瘤抗原的DC与CIK的有机结合(即DC-CIK细胞)能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双重抗肿瘤效应。
一、DC治疗对肿瘤治疗的原理
①DC可以高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MHC分子与其捕获加工的肿瘤抗原结合,形成肽-MHC分子复合物,并递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MHC-I类限制性CTL反应和MHC-Ⅱ类限制性的CD4+ Thl反应。同时,DC还通过其高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CD40等)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第二信号,启动了免疫应答。
②DC与T细胞结合可大量分泌IL-12、IL-18激活T细胞增殖,诱导CTL生成,主导Th1型免疫应答,利于肿瘤清除;激活穿孔素P颗粒酶B和FasL/Fas介导的途径增强NK细胞毒作用;
③DC分泌趋化因子(Chemotactic Cytokines, CCK)专一趋化初始型T细胞促进T细胞聚集,增强了T细胞的激发。保持效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长期存在,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抗血管生成物质(如IL-12、IFN-γ)及前血管生成因子而影响肿瘤血管的形成。上述CCK进一步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上调IL-12及CD80、CD86的表达;同时DC 也直接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肽,在活化的CD4+ T细胞辅助下使CD8+ T细胞活化,CD4+ 和CD8+T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伤,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二、CIK治疗对肿瘤治疗的原理
①. CIK细胞能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质颗粒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膜进行胞吐。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
②.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杀伤肿瘤细胞;
③. CIK细胞分泌IL-2、IL-6、IFN-γ等多种抗肿瘤的细胞因子;
④. CIK细胞回输后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临床动态观察慢性乙肝患者DC—CIK细胞的增殖及杀伤活性发现,患者 DC—CI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均低于正常人。推测 DC—CIK细胞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抗肝炎病毒作用:①体外培养DC—CIK细胞过程中采用的CD。单抗(MabCD3)及II.-2等细胞因子直接激活扩增DC—CIK,回输后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②研究显示MabCD3+、1L-2培养激活的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NF-7、IL一2等。这些细胞因子可直接渗透细胞内抑制或杀伤病毒或通过改善体内的细胞因子环境,上调病毒感染细胞的MHC分子及共刺激分子,激活扩增病毒特异性DC—CIK、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从而清除病毒。
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工作流程:
1、 签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知情同意书。
2、 瞩患者采集前一天晚上勿进食荤腥油腻,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
3、 采集前一天与麻醉科联系,采集当日早上8点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肝素封管后,病人及家属到血液科东11楼采集室,签署采集知情同意书。
4、 采集当天早上急查血常规(九点前拿到化验单,随病历带到血液科)。
5、 采集收费:单采收费根据病人总的循环量而定以4000ml为基准,4000ml收1500元,超过4000ml的每1000ml加收500元。例:某病人总循环量为9000ml,则应收费4000元,计算方法为: 1500元+(9000-4000)/1000×500元=4000元(医保自负50%)。
二、 树突状细胞免疫接种工作流程:
1. 采集后7天至血液科,签署免疫接种治疗知情同意书后行皮内或胸腔DC接种,采集后9到10天行DC-CIK静脉输注。
2. 一般每月行上述接种治疗1次,共4-8次。
3. 如与化疗结合,接种时机在化疗后2-5天为佳。
4. 免疫接种治疗后需在我科观察有无发热、过敏等副反应,每2小时记录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至少4次)。
5. 体温大于38.5°,口服塞来西布(西乐葆)200mg。
6. 如有胸闷、气喘、血压改变,立即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快速静滴,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注。
7. 如有皮疹、瘙痒等,立即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注,持续皮疹予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治疗至皮疹消失。
8. 治疗收费:2750元X 2次。
三、医嘱输入方法
1、血细胞单采医嘱输入:
静脉留置针1根
留置静脉针1次
3M透明贴膜1张
血细胞分离单采(治疗性单采)1次
血细胞分离单采(治疗性单采)加收 N次
生理盐水1000ml 采集用
血液保存液500ml×3袋 采集用
2、DC-CIK免疫治疗医嘱输入:
异丙嗪注射液 12.5mg 肌注 DC-CIK输注前15分钟
细胞因子活化杀伤(DC-CIK)细胞输注
生理盐水100ml 静滴
生理盐水500ml×2 体外培养用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20ml×2支 体外培养用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1ml×2支 体外培养用
重组白细胞介素2(德路生)100万u×1支 体外培养用
[1][2]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特尔立)150ug×1支(首次治疗时收取1次)
CCTV1新闻联播报 细胞免疫治疗让癌症不再是绝症
4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全文介绍,细胞免疫治疗获得进展,早期癌症三分之一可治愈。第十七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目前已经启动,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260万,肺癌、乳腺癌的致病原因已找到,细胞免疫治疗取得重大进展,早期癌症三分之一可治愈。在北京,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于2009与就已引进CLS肿瘤生物免疫细胞治疗,同时在治疗癌症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随着肿瘤细胞学的飞速发展,细胞治疗技术逐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为促进我国细胞治疗技术科学、有序地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细胞治疗技术的政策法规,以规范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应用行为,整顿细胞治疗工作。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细胞治疗技术应用管理,早在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了《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2009年将细胞临床应用技术管理纳入了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管理范围。2011年将细胞治疗技术写入十二五规划。
2012年卫生主管部门颁布的《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和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三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第一次从政府规范管理的高度,提出促进有序发展的管理模式。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只有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三甲医院才可开展
2012年6月初举行的“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申请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并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承担过药物临床试验,主要研究人员具备干细胞研究经验,并经过相关培训,取得培训证书。
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经过国家卫生部门严格审批,成立了北京首家生物细胞治疗基地,引进国际领先的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组建了独立的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开展抗肿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项目,丰富医院肿瘤综合治疗手段,提高肿瘤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