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罗天益撰,共二十四卷,补遗一卷,撰年不详,刊行于1281年。该书元刻本因战乱而散失,现所存最早版本见于元代杜思敬编纂的丛书《济生拔萃》,但内容不完整。
全书共25篇,主要有“药误永鉴”:以 病案形式,结合一个专题进行辨析,以警示后学及同行不要犯误治之错,“名方类集”:精选古今效方766首,以证系方,理法具备,论述临证各科疾病的诊治。为该书主要部分,“药类法象”:简述 张元素、 李杲的 药物学理论,如性味、功效等;“医验记述”:载录作者长期从事临床的诊治经验,内容丰富;最后为“补遗”,选辑 张仲景以下诸家有关外感、中暑等病证的验方,为元代以后他人所补充之内容。
该书理论上本于 《素问》、《 难经》以求其因,并充分吸收李杲的“脾胃学说”及张元素、张璧、 钱乙等医家的认识,围绕临证脏腑杂病的 辨证论治理论进行系统阐发,具有鲜明的“ 易水学派”特色。
在临证用药时,以很大篇幅介绍洁古、 东垣的有关药物理论,并强调药证相对、 名实相符、随证加减等灵活的辨证用药思想。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元·罗天益撰,撰年不详。罗氏为 李东垣门人,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但又旁采诸家,参以个人心得编成。卷一-三为药误永鉴,结合病案,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 鉴戒;卷四-二十为名方类集,针对以内科为主的各科较常见病证,选用古今效方,详其主治及服用法,是为本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卷二十一药类法象,简述常用药的性味、功能;卷二十二-二十四医验记述,联系临床实例予以阐述,诊治思路活跃,每能圆机 活法,颇多 经验之谈。补遗一卷,系后人所增订。选辑张仲景以来历代名家治疗外感等病之经验方剂,亦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明、清刻本。
该书是最早创用" 导尿法"治疗 癃闭的医著.
《卫生宝鉴》: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卷一 药误永鉴
春服宣药辨
革春服宣药歌
无病服药辨
古方名实辨
承气汤辨
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
汗多亡阳
下多亡阴
方成弗约之失
卷二 药误永鉴
灸之不发
脱营
泻火伤胃
肺痿辨
下工绝气危生
酸多食之令人癃
冬藏不固
主胜客则逆
用药无据反为气贼
卷三 药误永鉴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时气传染
戒妄下
轻易服药戒
妄投药戒
福医治病
卷四 名方类集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论
食伤脾胃论
饮伤脾胃论
饮伤脾胃方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治验
卷五 名方类集
劳倦所伤虚中有寒
温中益气治验
劳倦所伤虚中有热
虚中有热治验
卷六 名方类集
泻热门
上焦热
中焦热
下焦热
气分热
血分热
通治三焦甚热之气
……
卷七 名方类集
卷八 名方类集
卷九 名方类集
卷十 名方类集
卷十一 名方类集
卷十二 名方类集
卷十三 名方类集
卷十四 名方类集
卷十五 名方类集
卷十六 名方类集
卷十七 名方类集
卷十八 名方类集
卷十九 名方类集
卷二十 名方类集
卷二十一 药类法象
卷二十二 医验纪述
卷二十三 医验纪述
卷二十四 医验纪述
卷二十五 卫生室鉴补遗
作者:(元代)罗天益 注释 解说词:武文玉 孙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