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县城关镇刘庄村。
1920年,只身投奔少林,出家为僧,拜师德保大和尚。
1928年,军阀石友三焚烧少林寺,千年古刹遭空前浩劫。当时13岁的释行正于烈火中同寺院众僧一起奋力抢救文物、法器,并收拾残垣断壁。
1933年,师爷素典大师为让行正增长见识,广结禅缘,送他到武汉归元禅寺参学三年。
1944年,日寇侵占中原,战火烧至嵩山,佛门圣地也不断受到为日寇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行正与素典、贞素等留在寺内的僧人,精心保护着少林寺的文物,护卫着佛法。在经历了长期的考验之后,素典、贞绪见行正大师不仅精通佛法,而且精明能干,善于当家理财,于是将少林寺众多法器、法卷、法印等传于行正,使其成为少林寺的接法人。
1949年,受少林寺全体僧众的推荐,出任少林寺监院(时无方丈之职,故监院职权相当于方丈)。
1954年,被邀请出席河南省首次佛教协会会议,并任河南省佛教协会理事。
1958年,赴武汉佛教训练班学习。
1966年,文革期间,保护了少林寺的大量古卷、匾额和塔林。
1974年,配合国家政策,正式向游客开放少林寺。
1982年后,先后出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和郑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1983年,与德禅、素喜大师等倡议组建少林寺武术挖掘整理小组,并任主要负责人。
1986年,任少林寺拳谱编写组组长。12月,升任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二十九代方丈,是少林寺自清朝初年方丈制度中断三百多年后的第一位方丈。
1987年7月,行正大师圆寂,年73岁,葬于塔林。
释行正是一个终身弘扬禅法、具有菩萨心肠的文和尚。[2](腾讯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