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平

中文名 前郭平
集会 农历七月十六
作物 麦子、玉米、大豆、花生、棉花
地理位置 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
方言 南和话
行政区类别
邮政区码 054400
人口数量 约5400(2017年)
目录导航

概况

位于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北距石家庄市113公里,西离邢台市25公里,通讯发达交通便利,西邻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北邻邢临高速公路出入口仅2000米,而且距邢台市区和京广铁路、在建的京珠高速铁路9公里,横贯南和全境的和(顺)—邢(台)—黄(骅港)铁路已经动工,交通十分便利。同时位邻南和县三思乡[金鑫建材工业园],金鑫建材工业园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着力打造建材工业园。现已形成环保新型建材生产及玻璃加工产业聚集区,入驻新型建材企业10余家。南水北调和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靠近南和,已列入省“十一五”规划、连接京广、京九和黄骅港的邢港铁路临近本市。有粮油基地、蛋鸡养殖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盛产西葫芦、雪花梨,粮油贸易遍布全国,并出口国内外。农业一年两季,盛产麦子、玉米、大豆、花生、棉花。[1]

帮扶活动

2017年前郭平村扎实开展贫困户“三清一改”和项目帮扶活动。乡村帮扶责任人和县直帮扶队时常到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帮助其打扫家庭卫生,整理院落,填写表格,提升了贫困户生活水平。深入开展帮民、便民、乐民、安民活动。乡村干部进家入户走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通过道德讲堂、法律援助、司法调解等方式解决了群众的困难需求30余件,群众工作室先后为群众办实事好事90件,特别是为一些突发疾病又独自在家的群众提供了及时救助。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依照南和县“94322”工程中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国家森林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和省级洁净县创建要求,前郭平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继续挺好街道、庭院、河道、房前屋后绿化栽植养护,提升效果,为基层党建提供更多载体、更多支持,为创建文明和协的前郭平村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历史典故

“千手千眼”菩萨

妙善出生

“千手千眼”菩萨供奉于白雀庵内,为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 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

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烽火连年不断,豪强割据。邢台市南和县瓦固村有位叫妙庄严的农民,率领三千人马,扫平了古南和地域,建立了兴林国。因其姓妙,俗称妙庄王。  妙庄王建都在古南和的前郭平、宋台村南瓦砾岗,为兴林国首府取名朝平。朝平城里,东西八大路,南北十二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一派升平景象。  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其母宝英,南和县郄庄村人,小名郄武燕。妙庄王有三个女儿,长女妙音,次女妙缘,三女妙善即三皇姑。传说当年正宫娘娘梦花怀孕,于农历二月十 九日生下一白胖女婴,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

千手千眼来历

三皇姑生性聪明伶俐,[2]笃志行善。,她不学描龙绣凤,而在宫中秘修禅事。十六岁时,妙庄王要将她许配给宰相李龙之子李炳,她执意不从,夜逃皇宫,打扮成村姑模样辗转前行,于九月十九日来到了白佛村白雀庵,昄依了佛门,妙庄王厌憎佛教,下令火烧白雀庵,烧死尼姑五百名,三皇姑百感交集,放声恸苦,感动了太白金星化作一只斑斓猛虎驮她上山。她登上苍岩山巅,住下来潜心修练,日日净手焚香礼佛,虔心悟道。转眼九年,于农历六月十九修成了正果,日赴千坛,眼观万里。  妙庄王火焚白雀庵,气病了国母,自己也整天神智恍惚,恶梦频繁,患了一种怪病——人面疮,在首府朝平城,求遍天下名医,不知所患何疾。三皇姑不计旧恶,化一“和尚”点化妙庄王,并亲献手眼治好了“人面疮。  妙庄王感念三皇姑救命大恩,率百官来到苍岩山敕封三皇姑。本想将其封为“全手全眼”观音,因过分激动说成了“千手千眼”。尔时,三皇姑圣像展现空中,果然显出千手千眼法相,众呼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显化。  自妙善后,源自古印度佛经的观音菩萨被彻底中国化了,并且演变成女性观音,引发了国人千年来的观音崇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为佛教六观音之一。

观音文化

经学者考察,观音文化在中国兴起的缘由是因为观音菩萨的原型妙善的出现。据说,在南北朝北周时期,约在公元600年至640年期间,在冀南(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一带曾建有百里为王的小国---兴林国,妙善则是其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她笃信佛教,拒招驸马,在南和白雀庵出家修行;后为医父王所患怪病,她曾献出手眼。妙善确有其人,并曾献手眼,根据白雀庵历代碑刻记载,这应该是历史事实。她圆寂后被神化,被尊为观音菩萨。从此,原来随佛教从印度进口的慈航大士,即留着小胡子的男观音菩萨的形象为中国妙善汉族仕女形象所代替(莫高窟及各名庵名寺观音造像为证),随即在全国形成观音信仰热。以至观音女菩萨从河北邢台走向全国、全世界,逐渐成为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东方博爱女神,成为佛教和中国传统道德相结合的化身。(来自:《慈航东土记》观音菩萨的传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