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禧年间在境内建闸,称蔡泾闸,因闸位于黄田港闸之南,亦名南闸,镇以闸命名。1949年为南闸镇,1951年改乡。1958年9月改南闸公社,1984年3月改南闸乡,1988年8月改南闸镇。1996年,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辖花果、谢南、施元、曙光、马泾、新庄、涂镇、南新、泾西、南闸、蔡东、蔡西、龙游、南运、菱塘、观山、璜村、跃进、观东、灯塔、泗河、孟岸、观西、陶湾24个行政村和南闸镇居委会。
2002年,南闸镇东接云亭镇,南邻月城镇,西至常州市武进区焦溪镇,北靠澄江镇。面积4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3.4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87万人,镇政府驻地在紫金路13号,在市政府驻地向南3千米处。辖花果、谢南、施元、曙光、涂镇、南新、泾西、南运、龙游、蔡泾、观山、灯塔、泗河、观西14个村和南闸1个社区。
2009年,撤销南闸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南闸街道。办事处驻江阴市紫金路11-13号,管理2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
[Nánzhá]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南部。东接云亭街道,南邻月城镇,西至常州市武进区,北靠澄江街道。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4.89万人(2011年)。辖紫金、南新(南闸)2个社区和涂镇、南闸、龙游、曙光、观山、泗河、观西、蔡泾、花果、谢南10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紫金路13号。
南闸,一个生态宜居的花园。这里,规划有序,精致典雅。南闸呼应江阴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按照"一纵、一横、一区、一环"的总体区域发展策略,进一步放大特色优势,彰显独特魅力,把"滨河亲水、生态宜居"建成个性品牌,在江阴"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中确立应有的地位。这里,路网通达,基础完善。南焦线改造工程、璜观桥和海港大道之间1.7公里道路连接线工程全面启动,工农路改造工程加速推进。金三角广场区间道路、如意滩南侧道路、施元路、向阳路等支线道路,南新街、东新街道路改造工程加速施工,南闸西部即将腹地全面打开,集镇区路网骨架不断完善。这里,功能健全,集镇靓丽。街道中小学校改扩建、医院、城市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如意滩滨水公园等一批重点城市功能项目的陆续建成投用,必将大大提升南闸集镇品质,使时尚花园小镇南闸更宜居、更靓丽。
南闸,一座底蕴深厚的古镇。宋代天禧年间建黄田闸和蔡泾闸,黄田闸位于江阴以北,又称为北闸,蔡泾闸位于黄田闸之南,明代万历年间,改称南闸。这里,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有千年不涸的放螺池、存放历代高僧遗骨的普同塔、建于宋代的紫金桥、史家码头等。中医名家吴卓耀故居、李一之故居、九莲禅寺也坐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