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珍烈士,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59年她响应党的号召,新婚不久就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支援边疆建设。
进疆后,被分配在新疆吐鲁番的工二师十二团火焰化工厂当工人。
那里气候炎热,夏天气温通常达到40℃以上,喝的是盐碱水,住的是地窝子。
她工作认真,助人为乐,连续3次被评为化工厂五好工人。
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外来入侵斗争中,孙龙珍不幸中弹,献出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
1969年8月孙龙珍被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墓地,设在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小白杨哨所的山脚下。[1]
为缅怀孙龙珍,1992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将她生前所在的女民兵班命名为“孙龙珍民兵班”。2007年,“孙龙珍民兵班”班长杨静光荣地出席全军英模表彰大会。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烈士孙龙珍,充满豪情的女民兵们,还有种小白杨的老兵程福胜等,他们就是“忠于祖国,扎根边防,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小白杨精神的体现者。一首《小白杨》,永远激励着边关战士奋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