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圩街道

任圩街道

中文名 任圩街道
面积 33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概况

任圩街道位于淮北城区东南。辖8个社区、2个行政村。[1]

历史沿革

1950年设任圩乡,1958年改为东风公社,后改任圩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任圩、方顶、暗楼、陈庄、李桥、李楼、丁楼、寇湾、梁庄9个村委会和张寨、余庄、杈园、马庄4个居委会。2004年,面积33平方千米,总人口2.07万人,农业人口1.26万人,辖1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2006年3月,辖7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李楼居委会、丁楼居委会、曙光居委会、康乐居委会、园林居委会、杈园居委会、(缺一个居委会名录);寇湾村、梁庄村、暗楼村、李桥村、陈庄村、余庄村、任圩村。

[2006年代码]340603008:~001余庄社区 ~002陈庄社区 ~003新星社区 ~004代庄社区 ~005光明社区 ~006南湖社区 ~007红星社区 ~008任圩社区 ~201寇湾村 ~202李桥村[1]

简介

经济运行连续两年位居全市乡镇前茅,造林绿化、劳务输出、计划生育多次受到市政府表彰,民政、妇联、信访、农科教、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纪检监察等各项工作也多次捧回市、区颁发的奖牌。

经济发展

人均总水平提高

近年来,街道办党委、街道办在相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十六大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办”为主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力度,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200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1.3%。经济运行连续两年位居全市乡镇前茅,造林绿化、劳务输出、计划生育多次受到市政府表彰,民政、妇联、信访、农科教、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纪检监察等各项工作也多次捧回市、区颁发的奖牌。

农业畜牧业发展

以龙头带基地,推动农业发展。街道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近郊型农业、突出规模和特色,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快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了以寇湾日光节能温室为龙头,带动各村反季节蔬菜生产,以李桥杂果基地为龙头,推动梨枣、凯特杏、黑宝石李子、奥李、油桃等优质杂果的发展,以暗楼养猪一条街的龙头,带动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办已发展日光节能温室2100栋、优质杂果1500亩,规模养殖场7家。2004年生产反季蔬菜10500吨、优质杂果3000吨、出栏猪15612头、禽314125只,生产牛奶210吨,走出了一条具有任圩特色的农业生产发展大道。

小城镇建设发展

小城镇建设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平台。街道办利用向阳路这一优势环境。1、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任圩街道办寇湾小城镇建设一条街、入驻了机电维修、农贸、小商品、餐饮、交通运输等为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增收拓宽了渠道。

发展手段

招商引资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工商业企业,街道办发挥近郊优势,主动投入,筑巢引凤;主动联系,增进感情,主动服务,优化环境,切实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淮北市龙腾汽车销售维修有限公司和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淮北市众合废旧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落户寇湾,两家万只以上综合养殖场和曦强乳业奶牛养殖基地入驻李桥,这不仅为街道办财政收入增添活力,同时为街道办居民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

开辟劳务输出“绿色通道”

开辟劳务输出"绿色通道"促进农民增收。街道办同上海、山东、广东等地企业结盟,建立了每年可输出500人以上规模的劳务输出基地,并经常同市劳务输出机关单位、沿海城市职介机构开展劳务信息交流活动。开展了一条以街道办劳动人才站为主,中介机构为辅,长线短线并举的劳务输出"绿色通道",每年可输出劳力1000人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