鮟鱇鱼(英语:Anglerfish、Monkfish,学名:Lophiiformes),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鮟鱇是鮟鱇目硬骨鱼类的俗称。鮟鱇为中型底栖鱼类,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海底深处,于世界各大海洋均有分布,如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1 形态特征
2 生活习性
3 种类划分
4 食用价值
5 相关
6鮟鱇鱼的做法
外形
美洲鮟鱇
体长从7.5 厘米到120 厘米左右,由物种和性别决定。体平扁,躯干部粗短。体柔软、无鳞,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头及全身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
鳍鮟鱇鱼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与一般鱼不同,由5~6根独立分离的鳍棘组成(6根是黄鮟鱇,5根是黑鮟鱇)。前两根位于吻背部。其顶端有皮质穗。第2背鳍与臂鳍均位于尾部。
胸鳍很宽,侧位,圆形,基部成臂状,有利助身体滑行。
腹鳍短小,喉位。
尾鳍圆截形。体裸露无鳞,在头体上方及体侧边缘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质突起。
头部头大,圆盘状。吻宽阔。眼位于头背面。口宽大,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大小不等的犬牙或尖牙,可向内倒伏。
胃大而有弹性,某些种类能吃下比自己大的鱼类。
生长环境
鮟鱇鱼为暖水性和温水性底层鱼类,分布于各大洋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域。常生活于沿岸大陆架的海底,个别种类生活于深海。常半埋于海底沙泥中,露出大口及眼睛,潜伏不动。不合群。
食性
肉食性,主要捕食石首鱼类、鲂、鳐、虎鱼类等,也食虾类。体长600~900毫米的鮟鱇能游至水面捕食水鸟。
鮟鱇身体上由前背鳍演化而成的发光钓竿顶端内有上百万只的发光菌,状似小鱼,会发出亮光,可以帮助它们照亮海水定位猎物,鮟鱇还可以利用此饵状物摇晃,引诱小生物为猎物,再一口吞下去。
繁殖雄性鮟鱇鱼在成年之后消化组织会失去功能,因而必须寄生在雌性鮟鱇鱼的下方。雌性鮟鱇鱼比雄性大40倍,雌性会放出特别的气味吸引在暗不见光深海的雄性,雄性会随气味找寻雌鮟鱇,并咬住雌鮟鱇的下方,两条鱼的组织血管会逐渐相通,体型娇小的公鱼就靠着母鱼的营养过活,而且公鱼的身体器官会逐渐消失(除了精巢之外),变成雌鱼身上的一个肉突 ,基本上可以视为雌鱼身上的生殖器(这也是公鱼唯一的作用)。另外,一只雌鮟鱇鱼是可让数只雄鮟鱇鱼寄生其上。
鮟鱇的繁殖季节一般是在春夏两季。雌鱼所产的卵可群集形成长9米、宽3米的凝胶质的片状卵群,这样的卵群可在海面上漂浮直到孵化出幼体。刚孵化的鮟鱇幼体由一层凝胶质的外膜包裹,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孵出的仔鱼有复杂的变态;小鱼头上有刺,长大后逐渐消失。幼鱼不论雌雄都在海水表面生长发育,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产卵后移向近岸,并大量摄食,冬季返回较深海区越冬。
鮟鱇鱼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种类多样,其中鮟鱇科有4属25种。中国产黄鮟鱇Lophius litulon、黑鮟鱇Lophiomus setigerus等2属2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常见的鮟鱇物种有:
钢毛拟鮟鱇
黄鮟鱇
单棘躄鱼,又称蟾蜍鱼(seatoads),体色呈浅红色,皮肤有淡黄色斑点,体型硕壮,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台湾渔民称之为青蛙。
阿布氏单棘躄鱼
躄鱼,又称蛙鱼(frogfishes),胸鳍呈臂状,肌肉相当发达,适合在珊瑚礁间爬行。身体颜色具有相当多的变化,有些种类非常漂亮,通常也会成为人们的水族宠物。
条纹躄鱼
棘茄鱼,又称蝙蝠鱼(batfishes),身体通常呈扁平状,全身布满很发达的结状鳞,称之为盾突(bucklers)。同时,他们也是擅长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几乎不太会游泳,这还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
强生氏鮟鱇这种鮟鱇全长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猎物,所以较自己大的食物都尽量吞下。锐利的牙齿是向内边的,一旦捕到猎物,就不会让它逃脱。强生氏鮟鱇的胃能像右图一样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密棘鮟鱇(Ceratiasholboelli)密棘鮟鱇的雌鱼远大于雄鱼,雌鱼全长1-1.2米,雄鱼只有8-16厘米,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而生活。雄鱼遇到雌鱼时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为雌鱼身体的一部分。左图雌鱼像腹鳍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鱼。
鮟鱇
鮟鱇鱼肉富含维生素A和C。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其尾部肌肉可供鲜食或加工制做钱松等,其鱼肚、鱼籽均是高营养食品,皮可制胶,肝可担取鱼肝油,鱼骨是加工明骨鱼粉的原料。
在欧洲,普通鮟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鱼。
在日本关东,鮟鱇鱼被喻人间极品,有所谓“西有河豚、东有鮟鱇”之称。鮟鱇鱼肉质紧密如同龙虾般,结实不松散,纤维弹性十足,鲜美更胜一般鱼肉,胶原蛋白十分丰富 (故洋人称之为“穷人的龙虾”)。日本人喜爱吃鮟鱇锅,尤其是在冬天。除了火锅,日本人还会以鮟鱇鱼肝作为寿司,而鮟鱇鱼肝更有海底鹅肝之称,据称有清热解毒的美肤功能,一般食法为蒸或者是刺身。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等地鮟鱇鱼也被作为食用鱼类。
原料:
鮟鱇鱼(斩粗块)、萝卜片、水芹、豆芽、辣椒、姜片、蒜蓉。
调味料:
辣椒酱/辣椒粉各两大匙、料酒、麻油、生抽/老抽、香醋。
做法:
1、半锅水加姜片/料酒烧开,放进鮟鱇[1]鱼块烫煮4-5分钟,捞起用冰
水冲洗干净;
2、 两大匙油烧热,放进姜片/辣椒/蒜蓉爆香,加入鱼块拌炒均匀,注入两饭碗清水烧开,放进萝卜片和所有调味料烧煮10分钟,加豆芽/水芹继续煮3-4分钟即可。
鮟鱇鱼
罕见变色鮟鱇鱼
2012年8月,科学家们在美国加州海岸外的深海中拍摄到一种罕见的鮟鱇鱼品种,这一种类极其罕见,截至2012年只观察到7条个体,因此科学家们仍然对其知之甚少。这种名为“Chaunacops coloratus”的品种是直到2002年才有首次正式记载的。这种鱼可以“行走”,还会在生长过程中改变颜色。此次观察到的这条鱼生活在水下大约1.1万英尺(约合3353米)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