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庙在永州市潇水西岸上柳子街。公元八百一十四年,人们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永州司马柳宗元而建。
古老的永州城外,西山脚下的柳子庙总是那样安详自得。青砖砌就而鎏金耀彩;红墙绿瓦而又典雅端庄;紫色青烟而肃穆庄严;描凤绘龙而气势非凡。这不正像子厚先生的人品一样?他既给你—种高深莫测的哲人之感,又令你可敬可亲。
这就是柳子庙,不,这就是柳先生。是被韩退之称之为“少精敏,无不通达”二十岁中举进士的柳河东;是勇于“永贞革新”力倡改革而不坠青云之志的柳子厚;是因“文以载道”而力主古文运动方有“韩柳”之称,而又四十七岁英年早逝于异土他乡的柳柳州;是以文章闻名天下而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柳宗元了。
韩重儒学,柳重现实;韩重道统,柳重“明道”;一为复古,一为重今。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又都重“道”,但主张有异,可一篇《柳子厚墓志铭》却让后人深谙柳的为人与不朽功绩,感到了柳的人生坎坷与怀才不遇。
作为一个思想家,天人相分不迷信之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委实让我们懂得了人的历史进化论作用,也让我们了解了他的文学见解完全服从于其哲学与政治主张。凡读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文章的后辈学子们,谁也不会忘记他的谆谆教诲:“文以明道”乃为文之目的;“为文不以取名誉,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好一种有益于生民的思想。“辞令褒贬,导杨讽喻”告诉我们:文章的作用是分清是非善恶,有所讽喻,劝戒。有人称“辅时及物”是他伟大思想之价值所在,这确实是恰如其分。
读他的寓言小品吧,我们会明白无论是古是今均少不了狐假虎威,外强中干,恃宠而骄的帮凶小人。他告诫我们:立身处世免不了要多长个心眼儿以明辨是非曲直。
而他那将诗情画意及个人怨愤融于一炉的山水游记之作,却让后人感悟到:祖国河山之优美壮观同人世间的恩恩怨怨与不平相辅相成,美与丑,善与恶辩证而立。
柳先生呵,你走得太匆忙,四十七年屈指可数,可你的思想浩气长存,你的不朽杰作名芳千古!
离开了柳子庙,却忘不了永州人民的壮举;告别了柳子厚,却走不出司马先生的“永州之野”,走不出柳先生的明哲与睿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 刘柳”。王维、 孟浩然、 韦应物与之并称“ 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 苏轼、苏洵、苏辙、 王安石、曾巩。祖籍河东(今山西 永济)。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 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 唐代古文运动。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 博学鸿词科,授 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 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 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姆潭记》、 《钴姆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 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 《天说》、 《天时》、 《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 《柳河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