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仔鸭最好选取全州当地“小头鸭”,个小肉嫩。大头鸭(洋鸭)非上等选材;
仔鸭1只(约1250克),酸芋苗200克,酸子姜50克,干辣椒20克,酸红辣椒30克,陈皮、八角、沙姜、生抽、蚝油、高汤、料酒、胡椒粉、茶油等适量。
[制法]
(1)将鸭子宰杀留醋血一碗,去毛洗净,破腹取内脏,洗净;
(2)把光鸭斩成小件,酸于姜切片,辣椒切成小段;
(3)起炒锅,放油烧热,投入酸子姜、干辣椒、酸红辣椒、陈庆、八角、沙姜爆香,放入鸭块、料酒煸炒,调味汁,加盖,中小火焖制入味成熟,倒入酸芋苗、醋血旺火煸炒,撒人胡椒粉翻匀装碟或以火锅形式上桌。
全州醋血鸭制作步骤
1、取活鸭子一只,准备好碗,在碗里倒入50克左右的酸醋,用来装流出的鸭血,装鸭血同时取筷子迅速搅拌一至二分钟,以防止其凝固
2、趁鸭身温热未凉之际拔除粗毛,再用烧开的水烫后去细毛、洗净
3、剖开鸭肚,取出内脏洗净,别剁得太大,切成1.5厘米见方的肉块,头、脚、 肠子、内脏都不切碎,鸭胗可切成4大块或者8小块
4、苦瓜洗净切片,青椒红椒切丝,姜切片,小蒜切段
5、将鸭身上剥落的肥肉放入锅中炼油,然后将生姜、豆豉、蒜放入爆香,之后放入切好的鸭肉洒入料酒块盖锅焖,切勿搅拌,生肉搅拌会让肉变味生腥
6、过4分钟后揭盖见表面肉已变色可以翻搅了,翻炒的过程需要十分钟左右,中间不能放水,醋血鸭是不能放水的,本身鸭肉有水会煮干之后就靠油炒出味,因为鸭肉炒制会出很多油,翻炒10分钟后水分已干,将锅中的油盛出留少许即可
7、接着加入苦瓜片翻炒5分钟至变色透明状熟透后时放入盐、辣椒、茴香炒
8、关小火,倒入醋血均匀搅拌使鸭肉上色入味,大概2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
注:在兴安、全州、灌阳一带,炒醋血鸭时会加入少量的五香一起炒(当地称“五香”,不是薄荷叶),春夏时节用生鲜五香,秋冬时节用干五香,随醋血搅拌均匀后在出锅时倒入锅内煸炒。另外全州醋血鸭用于制作醋血的“醋”,并非是在商店超市随便可以买到的白醋、米醋等,而是当地用于腌制酸菜时的酸水,当地称为“酸基菜水”(读音如此,字不一定正确)。另外,酸基菜水的制作方法如下:先将一个馒头烧到半焦,结合酒和冷开水经过复杂的工艺程序,制成一个酸基菜坛子,一段时间后变酸,然后可放入待腌制的半干的萝卜、红辣椒、子姜、豆角、榨菜等,而后加盖并用水密封;约一个月后萝卜红辣椒变酸,初时的冷开水即成为酸酸的“基菜水”。使用白醋或米醋制作的醋血鸭,从视觉上看很有冲击力,但是味道并不好吃。而使用鸡菜水制作的醋血鸭,味道则十分别有风味!缺少了酸基菜水及五香,都不是正宗的兴全灌醋血鸭!
全州醋血鸭必备香料:五香叶子。
[特点]
鸭块呈酱色,质地适口,咸鲜微酸,香辣浓郁。
湘南永州之血鸭,桂北全州之醋血鸭,皆源出
全州醋血鸭《春秋形式图》上,今天的广西全州县隶属于楚国的青阳之地,战国是属楚之长沙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统一六国,在今天的广西全州县咸水镇西南设置了零陵县(当今广西区内最早的一个县),隶属长沙郡。
公元前一二四年(西汉元鼎三年),汉武帝刘彻在今全州县永岁乡梅潭村后的山坡上设置了洮阳县,封长沙定王子狩燕为洮阳侯。自此全州始有洮阳之名。
公元前111年修筑了洮阳城址(永岁改州),此时全州境内南北并存零陵县,洮阳县。同年有置零陵郡(今全州凤凰乡境内),辖零陵,洮阳二县。
百代兴亡朝复暮。东汉建武年间,零陵郡迁入泉陵(原湖南省零陵地区,现改为永州市)。三国时,魏,蜀,吴三分荆州,零陵县,洮阳县又分解出观阳县(今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同属蜀地,后属吴国。
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于隋开皇十年(公元五九O年)废除了零陵,洮阳,观阳三县。因为地处湘江源头,在城郊柘桥村设置了湘源县。
根据康熙《全州志》记载,当时的湘源县的辖境较宽,除今天全州县的区域外,还包括今天的桂林市灌阳县,资源县,兴安县北部以及湖南省的东安县,永州市南部等地区,隶属永州总管府,历时三百六十六年。(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听口音把全州人当作湖南人的缘故)。
直到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全州才改隶广西桂林府。(也就是说到2007年全州归广西管已经有613年了)。
“零陵血鸭”始于唐代,
说到“零陵血鸭”,不得不提到唐代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的大文学家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代宗大历八年(773年)柳宗元生于京城长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逝于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唐宪宗九月,柳宗元因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永州,即今湖南永州。永州地处湖南和两广(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大家熟悉的也许是他在永州写下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捕蛇者说》。《捕蛇者说》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下赋税的苛酷,揭示了广大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幸,表现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与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
生活上柳宗元还是个美食家及旅游家,游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且写下了《永州八记》。
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
俗话说得好:“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柳宗元祖籍山西,出生于陕西,山西人陕西人喜食醋全国闻名。而湖南人吃辣椒我就不多说了。
话说一日,柳宗元游玩至湘江边一村庄,晌午在一农户家吃饭,由于靠湘江,村里家家户户河边放养鸭子,主人家便去河边挑了只肥壮的鸭子。
柳宗元是个十分细心的人,也凑热闹去伙房观察,他记得以往有人宰鸭子的时候,总是将鸭血到直接洒到地上,觉得甚为可惜,突然想起自己故乡的醋,于是这次便留了个心眼,叫主人家把鸭血倒进醋里,并将血拌均匀,不让血凝固备用。
主人按照平常炒鸭子的方法,先将红锅里倒油,爆烧鸭子,将水分烧干后放少许酒和酱油、盐;然后放一小碗水淹没鸭子!盖上锅盖,待水分剩少许时放入本地辣椒、生姜、大蒜。
柳宗元一看是时候了示意主人将醋血倒入,淋上醋血继续翻炒,然而不久后,一股香辣味直扑鼻子,只见菜呈糊状、紫红色,尝一尝,却比往常的味道更鲜美。
席间,主人上来零陵水酒招呼客人,只见是个个吃了后连连称赞:“好一个醋血炒鸭”
后来,主人知道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柳宗元,醋血炒鸭的作法也随之传播开来。因为地处零陵又称“零陵血鸭”后改“永州血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