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乡(5)水满乡位于五指山市东北部,距市政府40千米。辖5个行政村。有公路西接224国道。水满茶为特产。以旅游业为主,有五指山风景区、雅宾森林保护区。[1]
469001202:~200方龙村 ~201新村村 ~202水满村 ~203毛脑村 ~204牙排村 ~500政府直辖[1]
1958年置五指山乡,后改公社,1987年复乡。1997年,面积108.9平方千米,人口0.4万,黎族占87%,辖方龙、水满、毛脑、牙排4个村委会。2001年更名为水满乡。[1]
水满乡中心于市区有公交互通(水满乡至市区班线)
运营时间(7:00-18:00)
沿南圣镇方向县道直达
2014年4月2日,水满乡黎峒文化园举行黎祖殿落成典礼冀黎祖祭祀大典。
市委书记宋少华,.国家民委领导,何西庆副省长等领导嘉宾到场观典。
水满乡(3)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扶贫开发取得可喜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乡容乡貌发生显著变化。
祭祖大典(2)已创办了各类示范基地13个,饲养水、黄牛6188头,种植芭蕉3086亩,荔枝500亩,优质米生产基地1300亩。
2008年全乡社会总产值1389万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业总产值6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38元。
乡域森林覆盖率达75%。土壤丰实,自然肥力高,宜牧天然草坡5万多亩,宜果地8000亩,宜茶地1万亩。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兰花130多种。黄牛肉、香猪(五脚猪)水满茶、兰花、优质米是水满乡的五大特产,开发潜力大。
水满乡(3)水满乡域森林覆盖率达78%。土壤丰实,自然肥力高,宜牧天然草坡5万多亩,宜果地8000亩,宜茶地1万亩。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兰花130种。黄牛肉、香猪(五脚猪)、水满茶、兰茶、优质米是水满乡的五大特产,开发潜力大。饲养水、黄牛6000多头,优质米生产基地1300亩,茶叶种植1000亩。
水满乡(4)对外交通有两条道路,即海榆中线毛阳段至雅宾(五指山国际度假寨)、水满乡至南圣镇(高等级公路)。境内有2家三星级涉外宾馆——海南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和水满园,有水满上、下黎族风情村、五指山观山点、热带雨林栈道、毛阳河漂流等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人以上。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内热带雨林保护得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它以独特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气候条件、独特的民族风情享誉海内外,是集观光避暑、休闲度假、登山探奇、领略古朴民风为一体的最理想的综合性山地旅游圣地,被国际旅游组织定为A级旅游景点。
乡域面积106.3平方公里,辖有5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48人,876户,其中黎族人口3513人,苗族人口523人。
水满乡属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0.50℃,年昼夜温差较大,约差10℃左右,热量较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降水量度800——2300mm,并且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5——11月为雨季,相对湿度84%,平均日照2000左右,常风小,台风威胁不大。
全乡有中小学校5所,在校生738人,教职工63,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以上,巩固率100 %。
卫生院1所,农村初级卫生保建工作得到普及推广,“四苗”接种率100%。
1997年初开通了长途直拨电话:2000年初中国移动电话开通;无线广播入户率90%,电视入户178户,其中,有线电视入户182户,卡拉OK、歌舞厅4个。
1997年,距乡政府12公里的毛阳河梯级电站蓄水发电。
蒋进龙(市级传承人),男,苗族,1982年生,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人。《苗族招龙舞》之一。
蒋启平,男,苗族,1953年生,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人。14岁跟随父亲学习跳招龙舞,在每年元宵节,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在父亲的带领和指点下学跳招龙舞。多年来经过自己努力终学会了招龙舞的各种跳法以及锣鼓的打法。在每年五指山市举办的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活动中参加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还经常参加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文化演出,每年参加五指山市举办的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文艺演出均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多次参加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还积极主动向年青人传授招龙舞的技艺,培养了一批传承人,为招龙舞的传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苗族招龙舞》市级传承人。
李日昌,男,苗族,1954年生,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人。16岁跟随父亲学习跳招龙舞,在每年元宵节、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在父亲的带领下学跳招龙舞。多年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招龙舞的各种跳法以及锣鼓的打法,在每年五指山市举办的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活动中参加演出,还多次参加省、市各种文艺演出,以及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文化交流。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文化演出,在每年参加五指山市举办的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文艺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多次带队参加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岸人民的感情。经常主动对年青人进行传授招龙舞的技艺,为招龙舞的传承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苗族招龙舞》省级传承人。
王桂春(市级传承人),女,黎族,1939年生,五指山市水满乡方满村人。14岁跟姑母学艺,没有收徒弟。水满乡妇女所绣的所有图形都会绣会织,57年白沙县采录黎族民歌时,发现她会唱歌,同年被送到广州(当时的广东省)曾参加过多次演出。擅长水满乡的服饰各种图案花样织、绣、织绵。不仅是黎族织绵能手,同时也是著名黎族民歌手。
王兰花(市级传承人),女,黎族,1933年生,五指山市水满乡方满村人。自从五指山市水满乡有旅游业以来,老人的刺绣和筒裙都被全国各地游客买来作为礼物送给亲人朋友留念,2007年3月被邀请到水满园为全国人大常委领导进行刺绣、织筒裙演示。擅长杞方言服饰各种图案花纹织锦,在水满乡久负盛名。她的刺绣织锦手工技艺精湛,并受到领导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