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集镇

福集镇

外文名 FuJiTown
所属地区 泸州市泸县
别名 大田
火车站 泸州火车站
方言 泸州方言
政府驻地 大田北街43号
著名景点 龙脑桥玉蟾山宋墓石刻
邮政区码 646106
福集荣誉 国家级文明集镇
面积 82.4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简介

泸县福集镇花园干道泸县福集镇花园干道   泸县 福集镇位于九曲河与濑溪河汇流处,全镇辖区面积82.4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16个行政村[1]泸县福集镇花园干道夜景泸县福集镇花园干道夜景有280个村民小组,56个居民小组。2006年8月28日,泸县进行镇级区划调整,撤销原青龙镇、龙脑桥镇并入福集镇,全镇幅员面积153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9个社区,一个街村。有280个村民小组,56个居民小组。川云公路东线和泸隆铁路过境。

代码 510521100:~001西苑社区 ~002朝阳社区 ~003怡园社区 ~004建设社区 ~005祥和社区 ~011清溪社区 ~012工矿社区 ~013天洋街村居委会 ~014清平社区 ~015大田社区 ~226水竹林村 ~227九曲河村 ~228白龙塔村 ~229玉蟾村 ~230小马滩村 ~231石鸭滩村 ~232赵岩村 ~233古二井村 ~234马溪河村 ~235黄金村 ~236大坪村 ~237雷公村 ~238金钱村 ~239神龙村 ~240龙朝村 ~241代桥村 ~242沙土村 ~243螺蛳山村 ~244万宝村 ~245团仓村 ~246龙华村 ~247鱼目村 ~248小冲子村 ~249茂盛村 ~250李子村 ~251大桥村 ~252草坝村 ~253清华村。

历史沿革

沿革 历史上是泸州至成都驿道上一个商贾云集之地。1934年建福集镇,沿袭至今。1997年,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5万,辖复兴、农民、古二井、隆兴、玉相、马溪河、黄金、小马滩、盐滩、赵岩、石鸭、斗山、文昌宫、华安、麻柳、万田、王山、玉蟾、集福、祖丰寺、官大冲、水竹林、马湾、民兴、五通庙、驷马坎、白云寺27个行政村和和平街、建设街、草鞋街、光明街、石鸭街、新街6个居委会。

泸县福集镇(县政府)泸县福集镇(县政府)  2004年,面积64平方千米,辖25个农业村、7个社区,总人口6.6万人。 2006年,将原 龙脑桥泸县福集镇(中国信合)泸县福集镇(中国信合)两个镇所属行政区域 并入福集镇。福集镇政府驻福集场。

〖龙脑桥镇〗

位于县城北郊,距县城6千米。321国道和九曲河过境。1953年建大田乡,1958年改大田公社,1984年复大田乡。1997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茂盛、天台、李子、龙田、大桥、鱼箭、草坝、清华、玉龙、朱坝、沙土、桂林、谢坝、团仓、龙华、鱼目、黄湾、洪滩、小冲子、葛藤坡20个行政村和大田、金银2居委会。?年撤乡改设龙脑桥镇。2004年,面积46平方千米,辖20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34078人。2006年,撤销龙脑桥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福集镇。

〖青龙镇〗

泸县福集镇泸县福集镇  位于县城西部,离县城4千米。泸富公路过境。1934年设清平镇,1935年更名青龙乡,1958年改公 泸县福集镇泸县福集镇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大坪、万咀、石屋、雷公、沙坪、金钱、新坪、九龙、金宝、五马、熊湾、金象、朱坎、唐坎、宋坪15个行政村和青龙街、天洋街2居委会。2004年,面积43平方千米,辖15个农业村、1个街村、1个社区,总人口33682人。2006年,撤销青龙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福集镇[2]

人口

截至2023年11月官网显示,全镇总人口5.68万[1]

福集荣誉

泸县福集镇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四川省“抗洪减灾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县城、泸州市首批“小康乡镇”、“十强乡镇”、“双拥模范镇”、市级“五好乡镇”、“政务公开示范镇”等,镇党委连续五年被县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四好班子”。

教育事业

泸县福集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镇域内拥有电子高专、泸县党校、泸县教师进修校以及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泸县二中;镇属九年制学校5所、小学2所和单设初中学校1所。

经济建设

福集镇福集镇  泸县福集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石英砂、石灰石、页岩矿、煤矿量大质优。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41678万元,增速24.44%;农业增加值实现58560万元,增速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66519万元,增速57%;财政收入达到3500万元,增速为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6103万元,增速30.9%;招商引资协议10500万元,到位资金522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240万元,增速2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96元,增长260元,政府偿还债务1210万元,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2006年,面对镇级区划调整,镇党委政府及时理清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实施“工业强镇、劳畜富民”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是省农业厅命名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福集。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基础设施完善,村村通光纤、电话和公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泸州江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福集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泸州跃发巨龙化工有限公司、玉鑫玻璃有限公司、良田玻璃厂、金峰硅砂有限公司、琦星纸业有限公司、陈酿酒厂、青龙建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工商业繁荣。县城基本形成了以万福商城为主的商业圈;城郊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13家农家乐活跃了城郊农业经济。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加快了福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8年1-6月,实现乡镇生产总值12.8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61.3%;招商引资协议资金2.3亿元,到位资金46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6.8%;实现财政税收3480万元,同比增加1276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1.93%。两年的数据表明,福集镇已走上经济发展快车道。

泸县福集镇基础设施完善,村村通光纤、电话和公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泸州江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泸州跃发巨龙化工有限公司、玉鑫玻璃有限公司、良田玻璃厂、金峰硅砂有限公司、琦星纸业有限公司、陈酿酒厂、国贸酒业有限公司、泉窖酒业有限公司、龙液酒业、酒仙制曲、泸县四建司、龙脑建司、青龙建司、老窖建安公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县城基本形成了以万福商城为中心的商业圈;城郊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13家农家乐活跃了城郊农业经济。

招商引资

福集镇福集镇  2008年1-6月,福集镇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镇项目签约11家,正在洽谈项目有8个,已开工在建项目7家,协议投资2.3亿元,到位资金4600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6.8%。 福集镇实行多渠道招商,建立健全招商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形成全民招商、人人亲商、人人为招商服务的局面。

福集镇规定,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一般干部,个个有任务,肩上有重担。镇党委书记杜作文、镇长张福荣带头跑项目。有了领导的表率,全镇广大干部都积极投入招商引资工作中。半年来,福集镇共组织镇干部20余人次到广州、深圳等地考察,实行领导循环驻地招商,不遗余力推介福集,引来了商机。

  为促进镇、村两级共同招商,福集镇规定,凡引进外地客商和单位到福集镇投资兴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企业都给予奖励。有了奖惩措施,一些引资工作落后的部门、村(社区),一改过去等商上门为走出去主动招商。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牵线搭桥,把各方客商请进来,把好的项目引进来。同时,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开年以来,全镇相继已有10余名外出务工人士回乡创业。镇领导对回乡发展企业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协调国土、工商、供电所等相关部门,从用地、生产用电、办证等方面给大力支持,积极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

2008来,福集镇招商引资取得可喜成绩:国贸酒业、泉窖酒业、酒仙、小窖仙等四家企业相继入驻“酒业园区”,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投资1200万元的四川泸州金锋玻璃有限公司、1000万元的泸县酒类包材有限公司入驻“新型工业园”并开工在建;投资5000万元的“坤羽制衣园”出租厂房已开工建设,香港雅发制衣有限公司已入驻投产,投资4000万元的香港天一皮业有限公司已开工建设,新招预计投资6000万元的广东东莞沛恒制衣有限公司等几家制衣企业正在洽谈。

社会活动

福集镇福集镇  “我买4瓶花生油,才224元,比市场价便宜60元,划算。”从商家手中接过4瓶油的泸县林场63岁的退休工人李世贵给笔者打起了“小算盘”。

2008年5月7日一早,福集镇政府门口堆满如山的食用油,前已排起了前来买油的老年队伍长龙。在市、县老龄委的主办下,镇老委会积极承办此次为全镇万名老人送实惠活动。通过在全镇范围内摸底、排查,发放“购油券”10000张,为万名老人送上关爱。每位老人凭“购油券”,可购买低于市场价15元的大瓶花生油和便宜6元的小瓶芝麻油共4瓶。全镇4名百岁寿星和即将年满百岁的4位老人将得到免费赠送的两瓶花生油。为方便万名老人购油,此次送关爱活动共持续三天、分设政府门口和花园干道两个点进行。

  2008年来,福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委会工作,切实落实“老有所为、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福集镇经过认真调研,针对实际,特别做好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关爱工作。为全镇高龄老人、独居和留守老人建立起信息齐全、资料完备的资料库,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方面内容,了解不同类型老人的个性需求。认真组织“一助一”工程,开展邻里结对帮扶、镇机关干部联系帮扶和村(社区)定人帮扶等活动,做好老年人生活照料。建立“敬老助老”、“青年志愿者”等服务队和医疗咨询保健服务队等多支特色服务队伍,按福集片、青龙片和龙脑桥片分块、分片开展敬老助老服务活动150多次。

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镇党委筹措专项资金对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10余危房进行改造。投资10多万元将原龙脑桥政府改建成一个拥有150个床位以上的规范化敬老院,2008年工程已开工。

产业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 产业化发展规划:福集镇粮食生产稳定,农业产业化“七个一”工程已初步启动实施。以粮、油、猪、水果、蔬菜作为支柱产业。以官大冲、王山等村为重点的名优水果现已开发1000多亩,同时,白云小区水果示范园也已启动。蔬菜基地面积由原来的1400亩扩大到2000亩。引进外资,在水竹林村建成“台泸高效农业示范园”200余亩。 规划在全镇村社实行规范化稻田养鱼1000亩。 为加快发展,福集镇大力调整 产业结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福集镇共调减粮食种植面积1600亩,建起了王山、驷马坎、官大冲等村名优水果和休稻养鱼高产示范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争取国家“攀西”工程、水保工程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了濑溪河小流域水保、退耕还林、天保等工程的建设;抓住县城建设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契机,积极发展城市旅游业。福集镇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基础设施

福集镇福集镇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交通通讯发达,水电气供应有保障。 321国道、 隆黄铁路纵贯南北;县城距 西南出海大通道—— 隆纳高速公路的连接线长4公里,将于2002年完工投入使用;县道福(集)天(兴)、福(集)石(岗)公路横亘东西;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总里程104公里。镇上有高等级电信支局1个,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已达15000门;全镇广播 电视 光纤网络覆盖率达50%以上,其中城区光纤网络覆盖率达100%。镇内有 火电厂和水电站各1个,安装供电 变压器规模达4000 千伏安,能确保工农业生产及城乡居民日常用电。城区推广燃烧天然气面已达100%,日供气量达45000立方米。镇域内溪河环绕,连接 泸州市北郊水厂( 长江水)与 泸县福集镇的自来水输送管道已于2001年完工投入使用,加上原有日供水1万吨的城区自来水厂,生产生活用水完全有 保障。 福集镇 基础设施完善,已实现村村通光纤、闭路、电话和公路。福集镇现有个体、股份制、合资和私营企业1,670余家。2002年 招商引资16个项目,共投资4045万元。引资1300多万元,新建了 巨龙化工公司焦化厂;引资150万元恢复了桃子沟煤矿,技改了 玉蝉煤矿;福集玻璃有限公司、泸州 金峰水泥有限公司等 非公有制企业,正抢抓机遇做大做强。台商投资在 水竹林村建设的台泸 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及 小马高新农业科技开发园区,已成为福集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正在筹建的 四川泸州竟益钢铁有限公司,投资额近亿元,年税收可达千万元; 投资2,000万元的跃发巨龙化工有限公司元,年税收可达百多万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