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孙中山倡导“尚武”精神,以振兴中华,挺直民族腰杆。燕赵之地自古多豪侠之士,1912年9月8日,同盟会燕支部叶云表、 马凤图在武术界人士 李存义、 李瑞东、 张占奎的支持下,于天津市中山公园成立中华武士会。叶云表任第一任会长, 冯国璋任荣誉会长 。该会以团结武林同道,提高中华武术,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该会自成立后,不断邀请各派武术家充任教师,传授拳艺,为推动武术运动发展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1914年,中华武士会曾派遣武术名家郝恩光率队前往日本东京建立分会,发展中华武术。国内组织延续至1928年。
滨江中华武士会副会长证章(题图为证章正面),银质,直径3.2厘米,厚0.2厘米,正面中圈手工錾刻由刀枪剑戟组成的中华武士会会徽,外圈镌刻有“滨江中华武士会”名称,背面刻有嘉禾图案和“副会长”铭文。这枚证章是供副会长佩戴的。
1918年9月,俄国号称“环球大力士”的康泰尔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五色土设万国赛武会,预定摆擂3日。李存义、张兆东率领中华武士会成员数十人前往北京参加万国赛武会。临期,“擂主”康泰尔却不知去向。这是因为第一天比武时,河北沧州拳师王子平登台攻擂,将康泰尔摔倒在地,康泰尔“大败愧怍万状,抱头窜去,遂不敢再登台矣”,大振了中国武威。主办方给参加演武的中华武士会成员和各地武士颁发了赏牌,为银质,直径2.7厘米,正面镌双钩“万国赛武会”名称,背面刻“奖赏”字样。
1928年,中央国术馆应运而 生,在南京西华门挂牌,中国官方办武术的新时代开始。
从中央国术馆的一些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张占奎为首的中华武士会的骨干成员,如李星阶、尚云祥,李子扬,黄柏年,姜容樵,傅剑秋,赵道新等,都积极参加到中央国术馆的早期活动中,有的人还担任了职务,成为骨干力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中华武士会在时事变化中采取的开明的态度,站在了武术变革的前沿,把自己融入新的、广阔的环境中。
中央国术馆成立伊始,来此任教的马英图、高振东、韩化臣、朱国福、孙禄堂等二十多位武师,基本上都是原 中华武士会的会员。
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各省闻风而起,纷纷兴办国术馆,中华武士会会长李星阶顺应形势的发展,与河北省主席商震、北平市长张荫梧,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及社会名流发起,在天津又成立起河北省国术馆,李星阶被公推为教务处长,走完了17年历程的中华武士会,接受了河北省国术馆的改编。
中华武士会自1912年成立,至1928年结束,历经17个年头,在中国近代武术史上铸下了一座辉煌的里程碑,它所传承的武门脉系至今延续在民间,它所创造的武学形态,经久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