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织锦技艺

苗族织锦技艺

中文名 苗族织锦技艺
舟形小梭 长约10厘米
目录导航

技艺简介

苗族织锦有通经断纬法和通经通纬法两种, 前者运用较为广泛,从东部 苗族的 湘西到西部苗族的 楚雄一带都使用。湘西一带织锦一般以细棉纱或丝纱为经,以粗棉、毛或丝纱为纬,多为通经断纬法织出的锦有菱形、几何纹,字纹、团花等,一般用作被面,称为粗锦。过去亦有以细彩丝线为经纬纱按通经通纬法织出的花手帕、 头巾等,称为细锦。贵州台江县、黄平县、剑河县一带以通经断纬法织出的彩锦图案十分丰富,有龙纹、舞人纹、鹭纹、 鱼纹以及几何纹等,尤以台江县施洞、革东、五河一带织锦图最为丰富,色彩绚丽,一般用作 围腰和衣背。

历史沿革

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产于海南省的黎族居住区,《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

技艺传承

老人尤为引人注目。这位参赛的老人沉稳干练,手持各式各样的棉线、麻线、丝线和金银线等,手脚并用进行织制,只见经过老人的一番的“妙手”技艺,一幅作品已初见“端倪”,不禁令人惊奇。老人专心地织制着,丝毫没有被现场的热烈氛围所“打扰”。

绣的姑娘们在忙碌着。 她个人比较喜爱苗绣,对苗绣的研究比较深,苗绣不但需要高超的技艺,而且还需要天然的悟性。看到年轻的参赛者,她感叹道:“苗绣的手艺会一直传承下去。”记者还看到展览的苗绣作品,图案丰富多彩,每件作品都十分精致。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趣味的不断变化,民族服装的市场越来越小,苗族青年人中,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人越来越少。在此情势下,苗绣艺人的数量日渐减少,现代文化越是发达,苗绣的传统技艺流失也越快。面对苗绣技艺所遭遇的危机,举办苗绣比赛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这一古老的民族工艺顺利传承下去。

荣誉记录

2018年5月21日,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