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流星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有人说,它源于传统民间杂技的水流星;有人说,它源于武术中的流星锤。而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东街村,人们说起“风火流星”,必先从一人一地说起。这人,就是现在有据可查的“风火流星”的创始人韩荣华;这地,就是曾经商贾云集、富庶繁华的祁县。
“风火流星”之所以受到民间追捧,离不开几代艺人的不断改良和完善。
风火流星
它不仅将锣鼓艺术、民间杂技、传统武术融为一体,产生出惊险刺激的视觉效果;还因为它制作简单、易于携带、内容质朴的特点,使它具有强身健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而双龙开道、火龙缠身等一组套路,在民间艺人手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喜庆的节日气氛平添几分亮色。
“风火流星”是把一米多长的绳子两头各拴着一个十几岁少年拳头大小的铁笼,里面是炽热的炭火,表演者通过两手做背花、满头花等动作,使绳子两端的铁笼在空中由慢到快旋转,柔软的绳子就像坚硬的棍子,加上笼中火花四溅,形成各种图案。
晋阳“风火流星”的创始者是形意拳的代表性传承人韩荣华,1928年他受民间杂技的启发,将传统武术中某些演练手法和技巧与民间杂技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风火流星”,成为当时民间社火活动中独树一帜的表演项目。
由于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民俗文化已不为年轻人看重,加上现有的老艺人对此技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他们步入老年,许多人疾病缠身,已无法完整表演这一绝技,使这一绝技在过去的30多年里,走上了濒临灭绝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