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民间故事

北票民间故事

中文名 北票民间故事
遗产编号 Ⅰ—52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目录导航

历史源流

北票地域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北票属东胡山戎之地。

秦属辽西郡。

西汉属幽州辽西郡。

东汉属幽州辽西郡柳城县。

魏晋属昌黎郡。

东晋十六国的前燕、前秦、后燕属昌黎郡 (治龙城今朝阳)。

北燕属昌黎尹龙城。

北魏属营州昌黎郡龙城(和龙城)。

东魏、北齐属营州。

隋属柳城郡柳城县。

唐属辽西郡。天宝元年 (公元七四二年)改营州治所柳城。

辽属中京道,在北票县境内。会同三年 (公元九四0年),设川州治所咸康,辖三县:咸康县(南八家子乡四吉板)、弘理县(土城子)、宜民县 (黑城子镇)。后又设置盛吉县(上园镇)。

金大定六年 (1166年)降川州为宜民县,属北京路兴中府。

元属大宁路川州。

明属营州前右卫屯 (朝阳),后又归泰宁卫(朝阳至阜新辽河以西后为蒙古土默特所并称卓索图盟的土默特右翼旗)。

清属塔子沟厅东境。

光绪三十年 (1904年)属朝阳县辖。

主要内容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北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作为与北票人民所继承创造的精神财富有机组成部分的北票民间文学,自然会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北票人民的精神风貌,北票这片热土所独具的历史文化特征和鲜明的艺术性。世代流传下来的地方民间传说与故事,是辽西蒙、汉民族共同拥有的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重要的科学、历史及文化价值。

传承意义

北票民间故事具有刚健朴实的艺术风格,既承继了汉族民间文学长于叙事的特点,又吸纳了蒙古族民间文学长于比拟描摹的艺术特色。北票民间故事语言平易通俗,叙事流畅自然,人物形象鲜明,极富中国民间文学的特点,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这些民间文学作品,或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或引人深思的民间故事,或生动朴实的民间歌谣,或警醒后人的民间谚语,无一不是北票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并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票市文化体育事业服务中心获得“北票民间故事”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传承现状

1984年,北票市文化馆编辑了民间故事集《吐默特的歌声》。1985年-1987年,在国家重大人文科研项目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中,编辑了50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北票资料本》,并在省评比中获得一等奖。2008年,北票市文化局编辑出版了《北票民间文学》第一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