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邮报

丹佛邮报

目录导航

丹佛邮报-历史

1895年,曾做过酒吧招待的塔门与西部想在房地产和博彩业中赚钱的邦菲尔德联手买下了《丹佛邮报》,正是在这个时代,《丹佛邮报》依靠巨大鲜红色的标题、混乱的排版、煽情的报道而赢得了生机勃勃但是不负责任的名声,它的所有者也跟着出了名。

在《丹佛邮报》最走运的20世纪20年代,每年他们能赚100多万美元。《丹佛邮报》虽然充斥着特稿和煽情的故事,但是也刊登噱头,并开展讨伐运动,使这份报纸在落基山地区声名远播。

在落山基地区,这份报纸标榜自己为“你的大哥”。塔门和邦菲尔德在一间墙壁漆成红色的办公室办公,当地人随口也把这个地方称为“血桶”。

由于《丹佛邮报》激进报道和曝光,因而导致一些受到牵连的人起诉塔门和邦菲尔德,并且还有人起诉这份报纸的业主有勒索行为。然而,法院并没有认定这些指控,《丹佛邮报》充当自己鼓吹的“人民的斗士”的角色得以持续下去。

丹佛邮报-转运

1924年塔门死去之后,《丹佛邮报》开始转运。它扣押了当地一油田租赁丑闻的新闻,直到迫使承租人签订了一项可使《丹佛邮报》获利50万美元的合同。为此,美国报纸主编协会道德委员会提议开除邦菲尔德,但是最后他获准辞职。然而,有关《丹佛邮报》的新闻成倍增长,《丹佛邮报》依然红火。

1926年,由于当时美国著名报阀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团购买了《丹佛邮报》在落山基地区的竞争对手晨报《落山基新闻》和晚报《时报》,并与斯克里普斯《快报》合并。之后《丹佛邮报》与它们的竞争引发了美国当时最激烈的报业竞争。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丹佛邮报》编辑部以及发行部无所不用其极,丹佛充斥着煽情新闻和免费的礼物。1928年,双方休战,根据协议,《时报》停刊。这样在落山基地区,晨报领域只剩下了《落基山新闻》,晚报领域剩下了《丹佛邮报》。

在《丹佛邮报》后来的20年里,丹佛报界继续保持着什么都登的时代养成的老习惯,直到管理层的变化带来恶劣新的方针,对塔门-邦菲尔德时代的记忆才逐渐为人遗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