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便驰马善射。乾统年间过继给大丞相耶律隆运,乾统六年(1106年)封晋王。性格上喜欢说人长处,而少说别人短处。当时宫中见读书的人便加以斥黜。耶律敖卢斡曾入寝殿,见小底茶刺看书,就拿来观看。赶上诸王到来时,偷偷地放在袖子里,说:“勿令他人见也 。”一时被称为长者。长大后,人气望,在朝廷内外都很得人心。
保大元年(1121年),南军都统耶律余睹与其母文妃密谋立他为王,事情泄露,耶律余睹投降金国,文妃被处死,耶律敖卢斡实际上并未参与,免罪。保大二年(1122年),耶律撒八等又谋立他为王,未遂。辽天祚帝知道耶律敖卢斡得人心,不忍诛杀他,令缢杀他。有人劝他逃跑,敖卢斡曰 :“安忍为蕞尔之躯,而失臣子之大节 。”(怎么能够为了小小的躯体,却丧失掉臣子的大节呢。)于是就死了。听说了此事的人都很伤心。
天祚帝辽天祚帝日夜忧惧,把珠玉珍玩打了五百多包,备了二千匹骏马,准备随时出逃。他扬言道:“我和宋朝是兄弟,和西夏是舅甥,到哪里都不失一生富贵。”一个在大敌当前首先想到了政治避难的国家首脑,这个国家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天辅四年(1120年)五月,金太祖亲率大军攻占了辽朝的上京,辽天祚帝逃往西京大同府,辽朝郡县已失其半。不久,金朝又与宋朝订立了联合灭辽的海上之盟,全面灭辽的序幕已经拉开。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辽朝再次发生了朝野震惊的内乱。
辽天祚帝共有六子,依次为晋王敖鲁斡,梁王雅里、燕王挞鲁、赵王习泥烈、秦王定和许王宁。其中文妃所生晋王因贤能最受国人拥戴。而元妃之兄萧奉先时任北院枢密使,他擅断朝政,一心想让元妃所生的秦王能继承皇位,便处心积虑诬陷文妃和晋王。
文妃萧瑟瑟有三姐妹,大姐嫁给耶律挞葛里,三妹嫁给耶律余睹。保大元年(1121年),耶律余睹正率兵与女真在前线打仗,文妃之姐去军中看望她随军的三妹。萧奉先就诬告驸马都尉萧昱与耶律挞葛里、耶律余睹勾结谋反,拟立晋王为帝,以天祚帝为太上皇,文妃也预知此事,而其姐是去军中通风报信的。昏愦的天祚帝竟然杀了萧昱、耶律挞葛里和文妃之姐,文妃也被赐死,惟有晋王幸免一死。
远在前线的耶律余睹得到消息,在怨愤绝望中率心腹投降了金朝。天祚帝急派奚王府萧遐买等将领率兵追击,诸将追至半途商议说:“主上偏信萧奉先。余睹乃宗室豪杰,倘若抓了他,改日我们都会成为余睹的。”于是,就放其逃生,以“追袭不及”复命。辽朝民心军心也由此可见了。
保大二年(1122年),耶律撒八等又谋立他为王,未遂。辽天祚帝知道耶律敖卢斡得人心,不忍诛杀他,令缢杀他。有人劝他逃跑,敖卢斡曰 :“安忍为蕞尔之躯,而失臣子之大节 。”(怎么能够为了小小的躯体,却丧失掉臣子的大节呢。)于是就死了。听说了此事的人都很伤心。
《辽史·卷七十二·列传第二》:
金辽战争晋王,小字敖卢斡,天祚皇帝长子,母曰文妃萧氏。甫髫龀,驰马善射。出为大丞相耶律隆运后,封晋王。性乐道人善,而矜人不能。时宫中见读书者辄斥,敖卢斡尝入寝殿,见小底茶剌阅书,因取观。会诸王至,阴袖而归之,曰:“勿令他人见也。”一时号称长者。及长,积有人望,内外归心。保大元年,南军都统耶律余睹与其母文妃密谋立之,事觉,余睹降金,文妃伏诛,敖卢斡实不与谋,免。二年,耶律撒八等复谋立,不克。上知敖卢斡得人心,不忍加诛,令缢杀之。或劝之亡,敖卢斡曰:“安忍为蕞尔之躯,而失臣子之大节!”遂就死。闻者伤之。
论曰:天祚不君,臣下谋立其子,适以杀之。敖卢斡重君父之命,不亡而死,申生其恭矣平![2]
辽史论曰 :“天祚不君,臣下谋立其子,适以杀之。敖卢斡重君父之命,不亡而死,申生其恭矣乎 !”(天祚帝不守君道,臣下谋立他的儿子为王,他恰好借口杀掉了儿子。敖卢斡看重君父的命令,不逃跑而死,像申生一样的恭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