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也寸志

芥川也寸志

目录导航
  • 人物经历
  • 主要作品
  • 荣誉记录

芥川也寸志自幼显示出音乐才能,中学时师从桥本国彦学作曲,从井口基成学钢琴。1943年入东京音乐学校作曲系,从师伊福部昭,1949年毕业于本科及研究科。1953年与团伊玖磨、黛敏郎组成作曲家社团“三人会”,翌年举行第1次新作品演奏会。早期代表作有《交响三章》(1948)、《交响性管弦乐曲》(1950)、《三折画(弦乐三章)》(1953)等。其创作深受伊福部昭、普罗科菲耶夫、I.F.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1950年,他参观了印度埃洛拉石窟寺院后受到启示,创作了《埃洛拉交响曲》(1958)。1967年完成的以呼吁保卫和平为主题的独幕歌剧《广岛的奥尔甫斯》,曾获萨尔茨堡歌剧奖,并于1984年5月在莫斯科举办的第2届国际音乐节上演出。1977年起担任日本作曲家协议会委员长,并多次担任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审委员。1954年曾来中国访问。

芥川也寸志的其他代表作有《阴画》(弦乐合奏,1966)、《1970年交响性的不断反复》(1967)、《大提琴与管弦乐队的固定节奏》(1969)、《管弦乐狂想曲》(1971)、《秋田地区的催眠歌》(小提琴与乐队,1977)等。他还写过歌剧、舞剧作品多部。声乐曲《车尘集》(1949)采用中国历代女诗人的诗歌谱曲。芥川也寸志的创作常采用节奏型及其固定音型作为构成乐曲的主要手段,作品写得精细、完美,快板乐章富于动力,慢板乐章抒情别致,音乐展开过程畅流不息,洋溢着现代人的潇洒气息。

日本电影学院奖
  • ▪1983-02-17    第6届    最佳电影配乐    疑惑[1]   (提名)    
  • ▪1981-02-12    第4届    最佳电影配乐    震动的舌头[2]   (提名)    
  • ▪1980-03-29    第3届    最佳电影配乐    信札疑云[3]   (提名)    
  • ▪1979-04-07    第2届    最佳电影配乐    鬼畜[4]   (提名)    
  • ▪1978-04-06    第1届    最佳电影配乐    八墓村、八甲田山[5]   (获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