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道路自信是指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对于当代中国路径选择的合理性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性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实现与创新的理解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充分认同、肯定及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自信。
“四个自信”的提出有一个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以上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