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

植物界
别称 天然植物
中文学名 野生植物
目录导航

概述

生植物,是指原生地 天然生长的 植物。

我国 野生植物 种类非常丰富,拥有 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特有植 物种类繁多,约17000余种,如 银杉、 珙桐、 银杏、 百山祖冷杉、 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 濒危野生植物。我国有 药用植物11000余种和药用 野生动物1500多种,又拥有大量的作物野生 种群及其近缘种,是世界上栽培 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还是世界上著名的 花卉之母。

野生植物是重要的 自然资源和 环境要素,对于维持 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野生植物的 法律 保护, 国际社会还签订了许多关于保护野生植物的国际合约或协定。我国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国家重视 保护野生植物。早在1950年5月 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就制定法规保护稀有 生物。70年代后,国家还进一步重视对野生植物的保护。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明确提出加强植物的保护。《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保护法》、《 森林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都从各自的角度对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作了相应的规定。此外,还制定了一些专门的野生植物保护法规,如1984年6月25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农牧渔业部关于制止乱搂 发菜、滥挖甘草,保护 草场资源的报告》,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野生植物的保护的重点是珍贵稀有的野生植物。1982年通过的我国现行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植物。

我国政府于1984年发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收载植物354种;1987年发布了第二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收载植物约400种;同年公布了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制定了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药材名录》;1989年又公布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现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植物、动物 自然保护区己达近千处。在野生药材方面,开展野生 中药变家种、家养或进行野生抚育;建立中药 种质资源库;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对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94年, 国家林业局和 农业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入419种和13大类物种约1000多种,并于1999年8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掌握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资源状况,为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996-200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从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急迫需要出发,确定生态作用关键、经济需求量大、国际较为关注、科研价值高且资源消耗严重的189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其中有148种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另有41种列入正在争取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1996年9月30日国务院令第204号发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对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 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更做出明确法律上的规定。 zhengque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调查结果显示,104种物种极危或濒危,其中 百山祖冷杉、 普陀鹅耳枥和银杉等57种极危, 巨柏、 水杉、 观光木和 滇楠等47种濒危, 岷江柏木、 福建柏和 红豆杉等61种易危, 秦岭冷杉、广东松( 华南五针松)和 土沉香等14种依赖保护, 金毛狗和 翠柏等7种接近受危,另有 光叶蕨、 金平桦和 秤锤树3种野外未发现;55种野生植物种群数量过少,包括野外未发现的光叶蕨、秤锤树、金平桦3个 物种,11个物种的野外 植株数量仅1-10株,12个物种的野外植株数量为11-100株,13个物种的野外植株数量为101-1000株,14个物种野外植株数量为1001-5000株,以及 人参和 瑶山苣苔2 种 草本植物;156种野生植物 种群结构不合理,主要包括55种种群过小,44种年龄结构过老并呈衰退趋势,57种种群以幼树和小苗居多;49种野生植物仅存1个分布地点,极易使野生 种群陷入濒危或极度濒危的状态;75种野生植物因生境恶化,陷入濒危状态;92种野生植物因 市场需求过大导致资源过度利用。

另外,相关 专项调查表明,我国 苏铁植物的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近30年我国野生苏铁居群与株数至少减少了60%,其中苏铁、 四川苏铁和 灰干苏铁3种野生居群已几乎绝迹, 德保苏铁、 多歧苏铁等8种处于濒危状态。大部分种类分布范围狭窄,除 篦齿苏铁外大部分种类分布局限在某省,甚至某几个县或某条河流,如灰干苏铁仅分布在云南省个旧市 保和乡及黄草 坝乡。

通过调查,也可喜地看到我国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利用有了很大发展,123种调查物种在国内有栽培,栽培总面积约135万 hm2,发展人工培育来解决利用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国野生植物培育利用业有了很大发展,花卉、药材、 园林绿化等行业都已建立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培育基地。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为珍稀特有 濒危植物,虽然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其 野外生存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人工培植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原因,野外生存状况依然堪忧,保护形势相当严峻。

一般野生植物资源

近年来随着 六大林业工程稳步推进,尤其是 野生动植物及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三北长江等 防护林工程的实施,自然保护区发展势头良好, 森林面积实现了持续增长,使我国野生植物生存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之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我国野生植物面临资源锐减、生境恶化、分布区域萎缩、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严峻形势,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有4000多种植物受到各种威胁,其中1000多种处于濒危态势。

目前,我国一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但尚未纳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更是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威胁, 兰科植物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我国约有兰科植物173属1200多种和大量的变种、品种,属于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但由于兰科植物未被列入已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导致兰科植物的保护目前没有法律依据,加之许多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其野外生存状况很不乐观。特别是 国兰属、 兜兰属、 万带兰属和 杓兰属等兰科植物,由于过度采集,大批量的市场交易,野生资源急剧消失,有些当年的 兰花山甚至变得连一棵兰花也找不到。 石斛属植物是重要的药材,每年用量2000t以上,而其人工培育数量极少,其产量不足需求量的1‰,目前国内 石斛资源已近枯竭。值得庆幸的是,兰科植物已被列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15大优先保护物种之一,将会为兰科植物的生存状况带来改观。

总之,近年来我国野生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有些物种的利用已超出了可承受限度而面临枯竭甚至濒危,需要抢救性保护;我国野生植物资源数量普遍不多,相当物种已不具备作为 经济资源的条件,必须将野外资源主要作为 生态资源对待,实行普遍保护。因此,必须用发展观点来做好保护工作,加强野外资源保护,大力发展野生植物资源的人工培育,促进由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培育利用人工资源为主转变。[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