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瓷是中国清代模仿禽、兽、虫、鱼、植物等形象造型的瓷器。名出清代朱琰《陶说》。清代乾隆年间有很生动的象生瓷。因象生瓷系模仿各种生物的形象,故多为色调齐全的粉彩瓷。象生瓷所模仿的生物种类有:①禽鸟类。如鸡、鸭、鹤、鹌鹑盒等;多呈卧状。②海螺类。③果品类。如瓜果盘,盘内盛有瓜、石榴、樱桃、栗子、花生及螃蟹等。④草虫类。如蝈蝈、蝉、螳螂等。象生瓷的色调形态与真物酷似,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象生瓷在乾隆年间最为盛行,除瓷塑外,还有仿青铜器、漆器、大理石纹盒、木纹盒、织金锦、锦皮书函等,均可达到乱真程度。
1清乾隆款仿漆菊瓣盘
高 3.5 厘米, 口径 16.7 厘米, 足径 9.2 厘米。 此件仿漆盘是为了取悦乾隆皇帝而特制的玩赏品。 菊瓣盘里外均饰仿朱漆的朱红色釉, 盘心楷书金字乾隆御题诗 “吴下髹工巧莫比, 仿为 (伪) 或以旧还过。 脱胎那 (哪) 用木和锡, 成器奚劳琢与磨。 博士品同谢青喻, 仙人颜侣晕朱酡。 事宜师古宁斯谓, 拟欲摛吟即愧多。” 下有 “乾隆甲午御题”, 落款后为联珠印章, 一圆形楷书 “乾” 字, 一方框篆书 “隆” 字。 此件胎质较厚重, 釉色光亮, 金字不退色, 光亮如新,造型规整, 仿漆器极逼真, 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 盘为高圈足, 底仿黑漆饰以黑色釉, 上书 “大清乾隆仿古” 六字三行金字楷书款。 我院还藏有一件漆器作品, 清乾隆款朱漆菊瓣盘, 除了材质不同,其他均一模一样。
2清乾隆款仿红雕漆描金缠枝花暗八仙冠架
高 27.5 厘米, 底径 15.5 厘米。 冠架通体为柱式, 由圆球形帽托、 多节状立柱、 海棠形底座三部分组成。 全器为瓷胎仿剔红漆器工艺所制, 即在瓷胎上经雕剔加工后, 施以类于漆器的彩釉入窑烧制而成, 器物外表颇有雕漆的感觉。 该器雕刻纹饰异常精美, 通体为朱红地, 剔雕处描以金漆, 帽托顶部为一圈如意纹, 球面为八宝纹和缠枝花纹, 下部为须弥纹; 立柱上部为两层莲花瓣承柄, 柄部较细, 柄中间为圆形腹, 腹部雕刻四朵花卉, 四面出弧形脊; 柄下部为钟形, 分别雕有回纹、雷纹、 缠枝花纹, 须弥纹等, 层次分明; 立柱下部四面有白釉蓝花制成的镂空云头状托架, 起稳定支撑作用;冠架底部是较厚重的海棠形基座, 座面满饰卉纹, 外面有米珠点和半花纹, 四个底足制成如意头形, 足尖露胎; 底面为仿朱红漆釉, 上下左右各有描金梅花, 中央为描金篆书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款。 此冠架精美绝伦, 造型精湛, 足以乱真,是仿漆器中少见的珍品。
3清乾隆仿木漆花卉山石笔筒
高 14.1 厘米, 口径 14.8 厘米, 底径 14.1 厘米。 笔筒造型呈圆筒式, 直口, 深直壁, 口径、 底径相若, 口壁略薄, 底壁较厚, 笔筒底部微内凹, 近于璧形底, 胎体较厚重。 全器为仿木漆器釉, 笔筒外壁为黑漆釉地, 其上仿彩漆制数重山石, 石色土黄、 青灰, 与真石相似; 巨石左侧为一株斜生的杂树和丛生的兰草, 树上黄花缤纷, 绿叶繁茂, 一派生机, 巨石右侧为野生的山菊花, 迎风起舞, 花姿浪漫; 山石纹理间凸雕有阳文篆书 “入昭” 2 字小方印; 笔筒底为黄褐釉, 亦为仿漆木之制。
4清乾隆款仿玛瑙釉双连笔筒
高 8.2 厘米, 腹径 7 厘米。 该笔筒为双连造型, 即由两个菱形方筒连缀一体, 形成方胜形的一件器物。 笔筒为直口, 深直壁, 平底, 底部有 6 个瓷足, 插于所附底座内。 筒口沿描金, 全器内外皆为仿玛瑙釉, 在黄褐色的石胎上, 遍布玛瑙石材的纹理, 玛瑙色泽十分逼真, 石材质感亦极强; 筒底部有描金篆书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方图章款。 该器整体造型大方新颖, 釉色华贵, 制作考究, 工艺精湛, 体现出皇家内廷文房用品的雅气与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