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率先开展素质教育,在周远清、杨叔子、张岂之、王义遒、胡显章等人的倡导下,全国开始素质教育试点。
当时,我所在的大学也进入了全国52所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大学的行列。旋即,我就写了一本[1]书:《大学人文精神构架》(1996年出版)。
这项试点工作是以一边实行、一边探讨、一边研究总结的方式进行的,应当算是扎扎实实的。历经五年,素质教育试点告一段落而进入了基地建设。
2000年8月在昆明举行过一次素质教育骨干人员的研讨会。会上,杨叔子、张岂之和我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我以我所作的报告为基础,又写出了一本著作,书名:《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2001年出版)。
这一卷就由这样两本书构成,故名之日《素质教育卷》是恰当的。
大学人文精神构架
前言
第一章 素质是什么
第一节 大学的不可替代性
第二节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三节 气质与素质
第四节 素质与品质
第五节 素质:素养与品质
第六节 素质结构
第七节 内化与外显
第八节 为(wei)人与为(wei)人
第九节 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
第二章 文化素质
第一节 知识与素质
第二节 语言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