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江瑶族乡

华江瑶族乡

人口 17495人
中文名 华江瑶族乡
面积 442.28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简介

华江瑶族乡成立于1985年9月5日,地处兴安县城西北部,位于华南第一峰―― 猫儿山南麓,距桂林市区66公里,距兴安县城41公里,东与严关镇相连,西南与溶江镇毗邻,北与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接壤,总面积442.28平方公里。全乡辖千祥、升坪、同仁、锐炜、杨雀、高寨、水埠、洞上、小河9个村委会,154个村民小组。

人口与民族

全乡总人口17495人,居住着汉、瑶、壮、苗、土家等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26.6%,是兴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自然资源

这里地处漓江源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河流纵横,素有“九江八河”之称,水利资源十分充沛,矿产资源蕴藏量大,主要有锰矿、钨矿、萤石矿、长石矿等。

经济

这里土地肥沃,竹木资源丰富。其中 毛竹面积达15.7万亩,是全国的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

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乡领导班子和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瑶乡面貌发生了巨变。形成了以毛竹生产加工、水电、旅游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华江瑶族乡现有竹木加工企业105家,产品达40多种,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畅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等国内市场;有小水电站33家,装机容量4万千瓦。2011年全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798元。

美丽的华江,如一颗藏在深海中的璀璨 明珠,正被人们渐渐托出水面,她那迷人的魅力和耀眼的光华必将为世人所瞩目。

交通通讯

全乡已建成升高、升资、主干柏油路面全长40公里,其中升资正扩建成二级公路,村级四级公路7条,全长80公里,其中上实现了“村村通路”, 通客运班车,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移动和联通信号覆盖全乡。

集镇建设

到2001年底,全乡共建有小水电站17座,总装机容量达13000千瓦,已架通华江——千祥东村、千祥——高寨的35KV输电线路,修建了35KV变电站,解决了全乡近95%以上的群众的用电问题。

以1公里长、24米宽的民族大街为标志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民族文化体育中心、民族农贸广场等公用设施已建成使用,街道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 全乡9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办公楼。

华江瑶族乡华江瑶族乡

教育卫生

全乡有中学一所,教学班12个,共有教学楼和宿舍楼三栋,在校学生800人,初中学生入学率100%。 全乡共有9个村级小学,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13人,在校教师163 人,儿童入学率达100%。

全乡有乡级卫生院1个,已建成蛇伤、烧伤等多门类的治疗中心。有医院门诊大楼一栋,医院职工宿舍楼一栋,医务人员20多人,拥有病床20张,年接诊2万多人次,1999年被评为区一等甲级医院。全乡拥有村级卫生所20个,实现了村村建有医疗点,解决了群众的就医问题,1999年被评为自治区卫生乡镇。

文化体育

华江乡1997年建成了占地面积2888平方米的“华江民族文化体育中心”,该中心有能容纳3000多观众且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一座,室内文化活动室11间,简易舞厅4个,参加业余文化体育活动的人达40%以上。建有文化广播站,由广播站定期利用电视节目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生在本乡内的大事。现全乡共有文体娱乐场地129所,其中,篮球场78个(含2个灯光球场),乒乓球室13所,溜冰场2个,台球室32个,有龙、狮队8个,体育队16支。华江是一个拥有体育优秀传统的乡,本乡的李玲玲勇夺八运会、九运会女子柔道冠军,该乡的文化体育代表团在2001年的桂林山水旅游节上,一举获5个第一,成为全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旅游

有桂林超然派生态景区、猫儿山景区、龙潭江景区、红军标语楼、老山界、忘忧谷等多处景区景点,形成了华江集农家乐、红色旅游、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高品位生态旅游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