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鸟类学家斯克莱特根据各地鸟类的差别,将全球分为六大鸟区,这就是华莱士版世界动物地理分区的前身。
1876年,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演化论泰斗华莱士和达尔文都肯定了六大区划分的正确性,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形成六大动物地理分区。
2012年,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的研究论文显示,一个由本·霍尔特博士等15名国际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花费了20年的时间来编辑所有已知的哺乳动物、鸟类和两栖动物(共两万多个物种)的进化信息和地理信息,从而形成了新版的世界动物地理分区图。[1]
由于这六大动物地理分区是在鸟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对于其他动物类群而言略有出入,但形成这种动物地理分区的基础是地球表面陆地分布的物理阻隔,所以对其他动物类群而言,虽然存在一定出入,但对于其它脊椎动物特别是陆生脊椎动物也适用,只是这些不同类群的脊椎动物的分布状态会略有些各自的特色。例如东洋界和澳新界的哺乳动物区别甚大,鸟类的区别虽大但尚有一定的共有类型,而在论及昆虫的分布的时候则常将二者合并为印澳界。
古北界:面积5.41亿平方千米,包括欧亚大陆绝大部分和非洲北部东洋界:面积0.75亿平方千米,包括东南亚、新几内亚和附近的岛屿埃塞俄比亚界:面积2.21亿平方千米,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澳新界面积0.87亿平方千米,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太平洋上的岛屿新北界:面积2.29亿平方千米,包括北美大陆大部新热带界:面积1.90亿平方千米,包括南美大陆南极界:面积0.03亿平方千米,包括南极洲以及附近海洋。
2012年本·霍尔特等提出的分区法新图表明,世界生物地理分区被分成11个生物地理大区,并展示了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1]
霍尔特分区法(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