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喉杜鹃

毛喉杜鹃

中文名 毛喉杜鹃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毛喉杜鹃
中文学名 RhododendroncephalanthumFranch.(1885)
杜鹃花科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超目 菊超目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毛喉杜鹃毛喉杜鹃(11)毛喉杜鹃毛喉杜鹃(5)常绿小灌木,半匍匐状或平卧状,罕直立,高0.3-0.6(-1.5)米。枝条短而粗壮,灰棕褐色,幼枝被毛和鳞片。叶芽鳞宿存,较小,线状至披针形,显明。叶厚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芳香,长约1-3.5厘米,宽0.5-1.6厘米,顶端圆或钝,有短突尖,基部常圆钝,边缘反卷,上面暗绿色,有光泽,无鳞片,无毛,下面密被淡黄褐色、黄褐色或带红褐色的鳞片,鳞片重叠成2-3层;叶柄长约3毫米,被鳞片。花序顶生,5-10花密集成头状,花芽鳞在花期宿存,花梗长2-5毫米,被鳞片;花萼大,淡黄绿色,5深裂,裂片长圆形或卵形,长4-7毫米,外面被鳞片,边缘被长睫毛;花冠狭筒状,长(0.8-)1.2-1.5(-2)厘米,白色或粉红至玫瑰色,外面无鳞片,花管长6.5-13毫米,内面喉部被密髯毛,裂片5,开展;雄蕊5(-8),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卵圆形,长1-2毫米,密被鳞片,花柱粗而短,与子房等长或较短,无毛。蒴果卵圆形,长3-4毫米,被鳞片,被包于宿存的萼内。花期5-7月,果期9-11月。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青海(玉树)、四川西北部、云南北部、西北及中部、西藏东南部及南部。生于多石坡地、高山灌丛草甸,尤为高山杜鹃灌丛的优势种,海拔(3000-)3800-4400(-4600)米;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

主要价值

医药花:平喘,清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