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崖仙人崖,翠峰高耸于崖顶,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 间,颇有雅趣。三崖,依其方位,名曰东崖、西崖、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为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五峰”和罗汉沟群峰众相参差罗列,姿态万千,若揖拜“玉皇峰”,人称“十八罗汉朝玉帝”。
仙人崖2013年6月12日(端午节)晚,微博红人潘石屹(甘肃天水人)在其微博发表“甘肃天水的仙人崖。欢迎朋友们来旅游。”微博推介仙人崖景区,引来微博粉丝一阵好评。
旅游小贴士
1、仙人崖地势较高,有山有水,树木成林。温度一般比别处要低4—5度,因此,夏季是仙人崖旅游的最佳季节。
2、在仙人崖你可以品尝到当地居民自家制作的浆水面、凉粉、手工面条等等当地的特色小吃。
3、仙人崖景区有供游客住宿的旅店,也有很有特色的草地帐篷供游客住宿。也可以乘车直接去麦积区市区住宿。
门票:40元
住宿:仙人崖附近酒店(天水翠怡酒店 138元起)
交通:在天水火车站或麦积区都有通往仙人崖景区的专线旅游车。
仙人崖的寺宇总名叫华严寺,到明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把华严寺改名灵应寺,主要是把仙人崖的庙宇,划拨给韩开府(明韩王朱松的府第),变成了韩开府朱家私人家庙了。故一般人把仙人崖和灵应寺往往互称。
“仙人送灯”为秦州十景之一。古时,南崖脚下,依崖修建了燃灯阁,是仙人崖的主建筑之一。每当夏秋深夜,天然磷光与阁中的油灯和烛光浮动辉映,人传是神仙携灯往来,故有“仙人送灯”之说。
仙人崖的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如西崖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筑和修缮的,大佛殿内西北角一个小斜梁架,据专家鉴定,是唐代屋架遗品。东崖有罗汉堂一幢,供大佛及十八罗汉,系明代建筑和塑像。南崖燃灯阁虽于清道光年间毁于火灾,但仍残存北魏晚期塑像。石岩洞为明末肃王朱炽宏(韩王朱松第十五代世孙,世袭与肃王)、大剑侠汪士墉、大书法家王了望隐居论道之处。玉皇阁东南侧下的壁岩间,有石窟佛龛,内存唐代壁画。
仙人崖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天水市东南65公里处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石窟的东北方向,始于南北朝,据今近一千六百年。宋代称“华严寺”, 明代永乐皇帝赐名“灵应寺”。相传此处过去常有高人隐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崖景区由三崖、五峰、六大寺组成,寺观修建于峰顶或飞崖之下,知名景点有“仙人送灯”、“净土松涛”、“仙水湖光”等,其景色兼具北方的雄奇和南方的秀丽,景景相连,犹如仙境。其中位于朱家后川的净土寺,是天水最有名的佛教净土宗寺院。现为佛、道合一的石窟寺庙。
仙人崖三崖中,以西崖面积和佛殿数量为最,14座殿宇内有唐、宋、明、清各代佛像100多尊,艺术价值极高。“仙人送灯”、“净土松涛”、“仙水湖光”、“十八罗汉朝玉帝”,仙境意趣,景景相连。其中位于朱家后川的净土寺,为天水有名的佛教净土宗寺院。仙人崖景区在麦积山景区的正北方,处于秦岭的西俪。因其地处南北方交界,所以在北方的雄山旁常伴南方的秀水淙淙。南北方景色相比相衬,浑然一体。景色极为诱人。仙人崖地势险要,以石岩洞、献珠峰、南天门、宝盖山、千佛崖最为典型,奇山、秀水、绿树、野花相映,涉足其间,确有身临仙境之感。如果在清早出发,可先游麦积美景,下午,顺来路经麦积乡转东向去仙人崖景区。
仙人崖景区自然风景秀丽,山巍、水秀、崖峻、林密;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寺宇、庙观、窟龛多建于高耸的峰顶或凹凸飞崖间。自南北朝以来,历代在这里均有建筑和泥塑雕像,遗憾的是多被损毁,遗存较少。据一九五三年中央文化部勘察团鉴定,这里现存的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兴建和重新修缮的,部分泥塑为北魏晚期作品。长期以来,这里是释、道、儒三家共存的风景胜地。
仙人崖景区主要由石莲谷、仙人崖、罗汉沟、净土寺、瀑布崖、翠英山和哭祷峡等景点组成。
仙人崖由三崖、五峰、六寺组成。三崖即东崖、西崖和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即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而灵应寺又是仙人崖的通称。
仙人崖在这一景点中最宏伟壮观的是由“五峰”和罗汉沟群峰共同构成的“十八罗汉朝玉帝”的景象。其景象的具体构成为:东、西峰和玉皇峰三峰参列,玉皇峰处于正中;宝盖峰和献珠峰与三峰比列,宛若仙童侍立;另有罗汉沟的群峰似具若揖若拜之势,故有“十八罗汉朝玉帝”之美称。在这里现保存有北朝、宋、明、清等朝代的塑像一百九十七尊,壁画八十七平方米,永乐年间的珍贵铜佛像5尊。以及明清两代建造殿宇二十七座五十四间,多数建于天然岩庵下和巉岩奇峰颠。
仙人崖三崖中,以西崖面积和佛殿数量为最,14座殿宇内有唐、宋、明、清各代佛像100多尊,艺术价值极高。
仙人崖地势险要,群峰峦嶂,岩石万仞,松桧成林,鸟语花香。以石岩洞、献珠峰、南天门、宝盖山千佛崖最为典型,奇山、秀水、绿树、野花相映,涉足其间,确有身临仙境之感。珠山与宝盖山之间有一孤峰,望之如塔,峰上有燃灯阁,内有明代塑像燃灯佛。相传这有天然仙灯,深夜有灯火自崖石飞出,故以“仙人送灯”的美称列入秦州八景之中。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人浪漫的笔触传神的描绘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仙人崖自然之神行走在陇山渭水之间,挥动他巨大的双手雕琢着奇山异水,当他忙完麦积山之后,想挥挥指尖的沙砾,一不小心把一座砂崖的底部摸去,使之形成一面巨大的石檐,檐下成穴,形如蛤蟆嘴,下面能藏千军万马,看着这不经意间的作品,造化之神转身便以此为中心设置了许多奇石险峰、飞瀑流泉,一处人间仙境在造化之神的背影里慢慢长大。
一千六百年前,一些自绝红尘的文人墨客游历至此,结庐崖下修身养性,终究得道成仙飞升而去,石崖自此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仙人崖。
一个中秋夜,躺在麦草垛上等待月亮的升起,不知什么原因,几个人除却或轻或重的呼吸声,谁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任凭山风飘过树梢草尖,带来丝丝木香燃烧的香味,把思绪完全放开,让他自由的游走。黝黑的夜在等待中慢慢亮了起来,一轮磨盘大小的橘黄色的全月在高远深邃的天宇东方款款升起。急促的木鱼声声,僧人们开始了晚课,高大宏伟的大雄宝殿里烛火通明,香烟飘渺,清脆的木鱼声,悦耳的铜铃声,抑扬顿挫的颂经声,把人的灵魂从沉重的肉体中召唤出来,在佛光下进行洗礼,让人的每个毛孔、每根神经都充满灵动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