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砂器

荥经砂器

产地 荥经
中文名 荥经砂器
目录导航

砂器简介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古城坪古城上)是荥经砂器主产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严道古城遗址”的所在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是荥经、严道的发祥地,这里生产的砂器才有资格称“荥经砂器”。1981年前称“荥经砂锅”,主要受产品的局限性,那时的“荥经砂锅”几成了荥经的代名词,外地人从砂锅开始认识荥经。1981年后,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工艺的发展,统一称为“荥经砂器”。

地域范围

荥经县古城坪位于108国道旁,距成都180多公里,仅两个小时就可以从成都到达荥经砂器的产地。在长900米、宽750米的古城村及邻界的严道镇小坪山一带,都是荥经砂器的主要原料粘土的资源范围,储量极大,常规开采可达千年以上。

粘土资源

荥经砂器的地域特征:位于严道古城遗址周围,依山傍水,荥河南岸的第三阶地上,高出荥河约40米。南临中峻山,北望青下坝,东眺打鼓溪,西靠荥河陡岸。古有“战略高地”之称,俗有“古城云烟”之景,今有“探奇觅古”之说。 荥经砂器的主要原料粘土,俗称白善泥,呈黄白色,土质细腻,粘性极强。其化学成份为AL2O3、Fe2O3、CaO、MgO等,无污染,无有毒有害元素,具有生态性。而此粘土仅荥经古城坪特有,具有唯一性。

荥经县是产煤县,煤碳储量达3亿吨,作为砂器的原料、燃料资源充足。上釉原料由杉桠发展为锯木屑、木渣等代用品。精品茶具采用电烤制,减少上釉工艺,保持其原始古朴风,现代观赏性和实用性。

历史渊源

荥经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当中原经历夏、商周时,这儿先后是古蜀虫氏——鱼凫氏的古国及杜宇、开明两相继王朝的领地。

战国后期,秦灭蜀(公元前329年),秦国从现在的陕北地区(上郡)迁来大批严允部落羌人,与本地人一起,修筑了一条从临邛(今邛崃县)到这儿的大道——严道。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异母弟樗里疾战功显赫,惠文王把富庶的严道封给他,并设置了严道县,治所就在今古城坪。

近年来,从古城坪严道遗址附近出土了大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珍贵文物,有力地佐证了这里曾作为古代蜀国边陲重镇、商贸集散地,南方丝绸之路之地,曾显现出一派商贾云集、繁荣兴旺的景象。

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发现有一大批造型各异的生活陶器,从制作原料、制作方法、火候特征、造型风格、生活用途等都与现今荥经砂器极其相似。从这些出土文物陶器进行考古分析,当时运输条件局限,不可能从中原、远处运输来大批型制粗糙的简单生活用品。当时古城坪为严道治所,人丁兴旺,需要的大批简单生活用具就只能有一个途径——就地取材,就地制造。由此,可以推断,荥经砂器的制作历史应该有两千多年了。

据荥经县志记载:荥经六合乡古城村多粘土,砂器生产历史悠久。据1982年考古学家从当地发掘的秦汉文物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砂器生产。清乾隆、嘉庆年间,有王氏制作砂器,代坤山、曾跃从王氏学艺制作。

荥经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朝庭大官南巡,经过古城坪,一路上爬坡上坎,腰酸腿痛,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官员命令手下人去找开水解渴,下人接二连三的找了好几户人家,都因百姓太穷,拿不出烧开水的家什,但官兵追得紧,有一户人家情急之下,随手抠了一砣湿泥巴捏成窝窝,放在火上烧开水。当朝庭大官喝到这开水,连声说好喝、好喝。大官走后,当地人家都依照倒用泥巴做成各式各样的锅,放到柴火上烧,就烧成了现在的砂锅。就这样,荥经砂器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民国时期,古城坪有砂锅烧制窑13座,曾由县实业所选送产品到四川省政府评比,获奖牌3枚。官府每月派人征官货,按户征收砂锅2件。当时,主要产品有敞口砂锅,坦砂锅,甑饭砂锅,烘锅、水缸、炉具、药罐等。

解放后,荥经砂锅产品种类日渐增多,主要有节煤炉、蜂窝煤炉,火锅、茶壶茶具、电炉盘、花盆、禽畜食槽等40多个品种,100多个规格。这些砂器质地古朴,抗腐蚀、耐酸碱,不起化学反应,储食物不变质,烹制食品煨、炖、煮、烧均可,能保持食物营养成份和食鲜味美。著名川菜砂锅鱼头器具用的就是荥经砂器。特别是用它熬制中药,不走药性更是一绝。

50年代初,农村集体兴办砂锅厂,统一经营。

1958年4月,县工交部门将六合乡古城村20户个体砂锅生产户组成荥经地方国营砂锅厂,属全民所有制企业。

1962年,荥经地方国营砂锅厂被调整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更名为荥经砂器生产合作社。

1981年,荥经砂器生产合作社改为荥经县工艺砂器厂,属二轻工业系统。至此,荥经砂锅习惯称为荥经砂器。同年,荥经县砂器产品参加美国费城工艺美术产品展览。

1983年,荥经砂器获四川省二轻工业厅科技奖励项目的推广应用四等奖。同年,砂器产品金鱼盖砂锅参加全省二轻系统工艺品旅游产品评比,获优质奖。

1985年,荥经砂器运往澳门试销,并在广交会上展出,受到国内外人士普遍好评,日本客商提出批量订货的要求。

2001年至2002年,全国女排甲A联赛四川荥经赛区,组委会将荥经砂器——宝鼎作为礼品赠给四川女排;将砂器工艺茶具赠给国家女排主教练,砂器茶具带出国门,深受国际友人的欢迎,纷纷提出订货要求。

2002年4月,荥经砂器部份产品在南京全国旅交会上荣获旅游产品银奖。雅安市政府赠送南京市博物馆荥经砂器宝鼎。

2002年5月,荥经砂器参加西博会展销,产品受到省内外客商的青睐。

2004年9月,荥经砂器参加雅安市茶文化“一会一节”展销,独领风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引起众多商家的浓厚兴趣。

文化内涵

荥经砂器经历了由单纯生活用具为主的荥经砂锅,发展成为以砂器为载体的工艺制品砂器,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工艺价值已远远超过砂锅自身生活用品的价值范围,产品逐步工艺化、艺术化,加上它古朴独特性,已当之无愧的成为民间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支绚丽奇葩。

文化价值

荥经大量出土的文物——砂器,对研究荥经历史起到不可估量的考古研究价值作用。本土陶器作为砂器的前身,不但起到人类文明发展、诞生炊具,进化饮食方法的实用作用,而且可以从陶器的类型、型制,制作工艺,产品流通,考古研究出当时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文化传承,风土人情,体现出殷实的考古价值。

2004年9月,雅安市成功举办茶文化“一会一节”,又把茶祖吴理真的另一项发现——荥经茶具始祖的桂冠挂在荥经严道,终于把严道“茶具始祖”与“蒙顶茶叶始祖”历史联姻,渊源理顺。

茶叶始祖吴理真本来就是严道人氏。严道治所初始古城坪,古城坪的砂器作为当时严道辖区内的主要生活用具,应该成为不争的事实。吴理真在蒙山植茶采茶,自然要用到家乡的茶具了。而砂器正好填补了吴理真何来茶具烹茶的空白。

俗话说“好花要有好土栽,好茶要有好茶具”。“荥经县志”乾隆版沿用民间流传的“品高李白仙人掌,香引卢仝玉液风”,这香引卢仝的茶具不正是荥经砂器吗?历史上蒙山一度属严道,难道只有蒙茶,不用制器具?这用具不敢断言全是荥经砂器,但作为山野农夫、凡夫俗子的吴理真,不可能用得起中原一带的器皿,只能就地取用。那严道砂器不正好首当其冲吗?因此,可不可以这样断言:茶叶文化源于蒙山,茶具文化始于严道。这其中发明人应是吴理真一个人。

张国防先生著的《吴理真演义》,浓墨重彩提到吴理真用严道黑砂鼎熬制茶药,用黑砂器冲泡蒙顶茶,可谓情真意切。虽说演义有些小说味,但张先生的多次采风寻根,依据都是有理有据(详见《茶祖吴理真演义》第三回、第六回)。而且,从中得到一种启示:好茶配好具,治病又防病。这不正是荥经砂器无腐蚀、无毒无害、生态有益特征的有力佐证吗?

艺术价值

从砂锅到砂器,主要是制作工艺的改进。从砂器本身的改进到产品类型朝工艺美术品方向发展,专家学者对砂器工艺美术品价值的认同,将砂器规入民间工艺美术品类,基本上达到了共识。产品通过参加各类展销,有关部门认同砂器制作者可以评为艺术职称。本土世人获得了“省工艺师”、“省民间一级艺术家”、“全国民间艺术家”等艺术职称。目前,荥经已有4人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家”的殊荣。

产品从龙砂锅、金鱼盖砂锅、工艺贴花砂锅、龙凤锅等自身砂器工艺的改进,到生产工艺茶具、花瓶、壁画、艺术人物像、动物模型等。

原四川美术学院马高骧夫妇,美国雕塑家查乐斯等艺术界人士多次来荥经,精心制作砂器工艺品,产品在加拿大、美国等展览,引起了轰动效应。作品集也在美国出版发行。

师承马教授的雅安群艺馆段禹龙、刘承志老师,曾深入荥经砂器产地,精心制作了一批精湛砂器艺术品,参加各类艺术品展,并发表在文化美术报刊,深受好评。

1961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将荥经砂锅拍摄成新闻纪录片。

1976年,荥经砂锅参加广交会工艺美术展。

1977年,荥经砂锅参加北京工艺美术产品展。

1982年,荥经砂锅编成歌曲,参加雅安地区文艺调演。

雅安电视台曾以荥经砂器为题材,拍摄的专题片《黑砂》,获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1995年,《西南航空》杂志社以“荥经砂器盛古风”为题,宣传报道了荥经砂器。

2003年,中央电视台《搜寻天下》栏目,以搜寻方式报道了荥经砂器的古朴风貌。

荥经砂器的产地六合乡,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及产地的唯一性,获得市“砂器文化之乡”的美誉。

制作工艺

目前,荥经砂器的制作基本沿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故产品可能件件不雷同,件件是绝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制作方式分为采料、粉碎、搅拌、制胚、晾晒、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几道程序。其工艺要求环环紧扣,一丝不苟,其中尤以制胚造型是砂器工艺的重要环节。手工的轻重、图案的精致、打磨的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焙烧的火候、上釉的优劣也决定着产品质量。

采料主要指取粘土、备煤渣;加工粉碎,原始作坊采用役牛碾细、和水、牛踩,现都是球磨机粉碎、搅拌机搅拌;制胚采用托转盘,模具(或不用模具)手工制作,脚蹬踩转盘。成型、贴花、雕刻、独特造型均在这一环节完成;晾晒采用自然阴干,不宜曝晒;焙烧是将阴干的毛胚放入特制的地坑或烧窑,一般一层煤一层毛胚的放,点火封闭,经10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出炉时,将带着高温的产品投入上釉地坑燃烧上釉;最后出炉,降温后入库,检测成品质量分类存放。

原始古朴的手工生产具有产品精致、独特、不重复等特性,同时这也具有文物性特点。而且具有节约原料、节约资源的优点。

荥经砂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