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镇东桥位于四明山镇梨洲庙下村得梨洲溪上,是一座单孔石拱廊桥。桥长7.8米,宽4.6米,拱高4.7米,整座桥用块石砌成。桥上建有廊屋5楹,以供人憩息,其中跨溪3楹,两边各一楹延伸至过道,全长13.2米。
历史传说
桥建于明代。据传,据说镇东桥建于明朝末年,是一位叫王裕仁的乡贤率民建造。当时,山溪上曾造过好几座桥,但因洪水年年泛滥成灾,桥因此屡建屡毁。王裕仁于是召集山民共议建一座牢固的石桥。最后建桥就定在村口两山的峡谷处。因为这里坚固的山崖是天然合成,当地人称两山分别为狮子山和大象山。而那峡谷处突兀的山崖又分像是狮子和大象的大腿,桥建在此处,有力夺万钩之势,坚不可摧。乡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种自发的激情终于在这天施展了出来。动工时,据说民工们在两桥脚下还各放上了铜铡斧头,以镇神妖。桥坐落在村东首,故名“镇东桥”。建造者曾在桥拱中央画一横线,对众人说:洪水过桥不得超过此线,超过此线,水就越桥而过,镇东桥可保安然无恙。几百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预言绝不是夸大其辞,几次特大洪水中,溪上的其他古桥及一些沿溪建筑都遭到损坏,惟有镇东桥毫发未伤。其实,这与该桥的选址科学有关。梨洲溪流至镇东桥前,有一个90度的急转弯,转弯处山岩突兀,急流到此受山体阻挡,锐势大减,同时,撞击岩石所激起的浪花,正好从下游近在咫尺的桥上越过。因此,桥不会受洪水的正面冲击,可以永保无虞。
古桥西侧建有文昌阁,为两层台阁式建筑,高7.3米,犹如桥头堡矗立,显得气垫雄伟。与文昌阁隔溪相望有“黄梨洲纪念馆”。三百多年前,黄梨洲在四明山结寨抗清时,曾一度居住于梨洲,在上痒庙著述、讲学。为追念这位与村同名的先哲,故特建此馆。馆内陈列分“黄梨洲生平业绩”、“黄梨洲与梨洲”和“历代名人与四明山”三个部分,展示有文字、图片、实物等。纪念馆与桥之间,有几十株参天大树,其中的一株古柏,径大数围,树干苍劲而斑驳,至少已有五六百年树龄,它若能开口,一定能详述梨洲先生当年在此的行迹。
建造特点
桥下游溪畔,有不少红枫培育基地。沿溪而行,满眼红叶,配以青山绿水,令人目不暇接。
选址科学稳固如山据了解,庙下村因山上建有上庠庙而名,村中王姓始祖王存盛在明代初年自新昌迁来。源于下甘竹岭的庙下溪流经村中,过下游的王姓分支溪下村后,与大茅岙之水汇合,最终流入鄞西皎口水库。为沟通庙下村和溪下村的交通往来,当地曾多次建桥,终因山洪汹涌,屡建屡毁。据说镇东桥建于明朝末年,是一位叫王裕仁的乡贤率民建造。经山民共议,建桥定在村口两山的峡谷处。当地人称两山分别为狮子山和大象山,而峡谷处突兀的山岩就像是狮子和大象的大腿,桥以天然山岩为桥基,有力夺万钧之势,坚不可摧。桥坐落在村东首,故名“镇东桥”。还有一种说法,设计建造此桥的是上庠庙的僧人,一名僧人曾在桥拱中央画一横线,对众人说:山洪涌来若超过此线,水就会越桥而过,镇东桥可保安然无恙。几百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说法绝不是夸大其辞,几次特大洪水中,溪上的其他古桥及一些沿溪建筑都遭到损坏,惟有镇东桥毫发未伤。据庙下村一位老翁说,自从他懂事起,再凶猛的洪水也很少能漫过镇东桥半个桥洞,1988年的猛烈洪水漫过桥面,镇东桥依然稳固如山。其实,这与该桥的选址科学有关。溪水流至镇东桥前,有一个角度很大的急转弯,转弯处山岩突兀,急流到此受山体阻挡,锐势大减,同时,撞击岩石所激起的浪花,正好从近在咫尺的桥上越过。因此,桥不会受洪水的正面冲击,可保无虞。镇东桥长10米,宽4米,整座桥全用块石砌成,桥上还有五楹廊屋,古色古香。屋内铺地板,置长凳,供行人休憩。桥建成近400年间,桥屋曾数次翻修,而以山岩而成的桥基未作重建。
简介
镇东桥,架于宁海县城北面16公里紫溪璜溪口村东,取锁镇村口之意,称镇东桥。旧为木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改建成石桥,更名登云桥。咸丰十一年(1861)被洪水冲毁,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全部柏木结构,中间置一石桥墩。连桥堍长21.24米,桥孔净跨11.26米,高6.75米,桥面宽4.24米,上建木构架瓦屋七间,仍名镇东桥。 该桥横跨紫溪入海处,系重要通道,且为渔民观潮下海之停息地。是浙东罕见的廊桥。
优势
与其他桥梁比起来,镇东桥有两个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是它的廊屋式桥顶,在宁海是罕见的;二是它一木到底的横跨结构,是宁海绝无仅有的。
宁海城关出北门,四十五里,至璜溪口;右折二公里,至铁江村。在紫溪与铁江的交汇处,有一廊屋式的建筑,横跨在紫溪上,那便是镇东桥了。
因镇东桥旁有一座下罗殿,镇东桥又称下罗殿桥;因镇东桥整体都是用木构建,当地百姓又名之为木板桥 。
历史
镇东桥始建于明,初为木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易木为石,并更名为“登云桥 ”。咸丰元年(1816)桥毁,同治十一年(1872)改建成单孔屋盖式石台木面桥。关于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改建木桥事,当时的宁海县令程煜有记:
(镇东桥)在北四十五璜溪口东,旧传架木为之。同朝嘉庆年改用石,更名登云,程令煜记。
常闻莫为之先,虽美勿彰,莫为之后,虽盛勿传。是祖宗之诒谋,端赖子孙之善继述也。回浦邬氏,其先世居紫溪,氏族繁衍,星罗棋布,惟璜为最。其时,路道桥梁井然条理,宅居三官殿侧,创建一桥曰镇东,村西洞口建筑一桥曰集义。两桥相照如双虹辉映。桥环水口,路绕烟村,诒谋善也。迄明季崇祯时,与盛朝龙兴初,海口作祟,兵灾频遭,路迁桥毁。虽集义重修,苦又洪水倾圮,幸际升平日久,其族之父老贤达好义者,欲为祖述先猷,复修古制。或捐资,或输力,莫不踊跃争先,路已告竣,桥又成,适逢先道宪王公经临其地, 士民环请勤碑作记,以垂不朽,首肯未果,今又忌余为之记,余虽于簿书鞅掌,中喜其克绍前徴后,先继美,因缕述之以志。其子孙继述 之善也云尔!时在乾隆8年,岁次癸亥,冬,吉旦。
咸丰辛酉秋,洪水冲圮,同治壬申修复,仍名镇东,邬载熙有记。桥旁有三官殿、羊府庙,下有牡砺滩,铁江。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镇东桥历史上几经损毁,盖因该桥身置紫溪与铁江的交汇处,每到风潮来时,洞口庙山脉的洪水均沿紫溪下泄,象山港潮水挟铁江而上涌,内外呼应,前后夹攻,致镇东桥累遭沧变。幸邬氏百姓急公好义,每到桥毁时,“或捐资,或输力,莫不踊跃争先”。当时有一个传说,说当时村中住有一靠编打草鞋为生的母子,母年迈力衰,但仍日继咎,夜秉烛,织草鞋不辍。天长日久,积有一些薄资。听说村中集资修桥,即倾囊而出,全不顾家贫三餐无继,儿独媳妇无着,村民一时传为美谈。
修葺
到解放后,镇东桥又集中修缮过两次,一次是1953年,因年代久远,桥大梁下垂,村民们集资修葺 ,中间加了一只水泥墩,从而成两孔;第二次是1983年。当时有乡贤邬时通作《镇东桥述序》载:“惜胜景无完整桥宇,美中不足,长期有望 ,锦上添花。地方有识之
辈,视此桥以年久失修,零落不堪,而国家亦关怀名胜古迹,因有恢复之必要,刻不容缓。一人动议,万人响应,今春建设,秋季竣工,面貌焕新。”我们今天见到的,即是1983年后重修的样子,历次重修,除了中间加一墩,两边撑梁 改石为木外,没有改变清同治十一年(1872)改建的屋盖式石台木面桥这一基本结构。
建筑特色
镇东桥全长23.5米,宽5.4米,高3.9米。两边桥台由粉红色细料石砌筑;桥身全系木结构:底层3根各长24米的合抱柏树(一说杉树)大梁纵跨两台,上铺6根横梁,其上再加4根纵梁,与大梁二错二叠。最后在纵梁上铺横木,覆面板,构成桥面。桥上覆屋瓦,形如长廊,两边护栏半身高,可倚可望 ;廊道两边设置长凳,可坐可躺。桥廊东西两门楣上镌有两帧门披,东为“潮涌澜回”,西为“虹垂彩焕”,照应了《镇东桥碑记》中“两桥相照,如双虹辉映”句。在东西两侧桥台,还各有一只石刻兽头,突出于石壁,相向而望,据称是一种叫“螭”的祥兽,有镇邪、避水之作用。至于镇东桥何以造成屋盖式,盖因当地村民大多以养牡蛎、捕小海为生,每当风雨来袭,无处遮避,便造成这屋盖式廊桥让人遮风挡雨;同时也为了节省功夫,免却往返之劳,便于劳作者休息;桥廊的两边放置着两溜长长的凳子,可坐可躺,可俯可依。每到遭遇风雨,或夏昼炎午,来此躲风避雨,消暑休息的人不计其数。挥汗如雨,至此顿成清风满怀;神疲力竭,至此忽然赏心悦目。待人们吃饱喝足、神清力健之时,又纷纷出工,一时牡蛎滩上又见蛎刀闪闪,铁江上下又见筏影点点。从中可见古人以人为本的人性关 怀。
镇东桥风景优美。斜倚桥栏,北可望洞口山晴翠,紫溪逶迤西来;南可赏象山港烟波,铁江奔腾东去。四时之景不同,所收风景各异。《镇东桥碑记》谓之“桥环水口,路绕烟村”,《镇东桥述序》谓之“风景优美, 髻山对峙,尖峰挺秀,金山为屏”,信然。
位于福建大田县城关的均溪河上,是一座多孔石拱廊桥,桥长30米,宽8米,拱高26米。镇东桥明成化八年(1472年)在县城东郊始建大田桥(木桥);大田置县时,改为镇东桥。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为石块构筑的大拱桥,时称东溪虹影。1985年,县人民政府重修镇东桥,桥的造型更加雄伟壮观。咏镇东桥)诗句有“大桥飞南北,景象胜天虹,亘古岿然立,智慧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