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口镇全镇辖 19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 19个行政村分别是后街村、前街村、小商塬村、松沟村、秦岭铺村、秦川村、秦峰村、罗代湾村、胡村、里程村、梁坪村、中坪村、铁炉子村、东峡村、西峡村、刘村、泉源村、青兴村、牛山村,全镇5157户,20713人。在全镇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属客家人。他们大多是清顺治18年(1661年)以后到乾隆年间,由政府强行迁入或者因战乱、灾荒逃难而迁居来的广东、安徽、江西等地的客家人。他们至今还保留着客家人的方言和风俗习惯。他们性情温和,讲究礼仪,团结友爱,待客热情。他们说话声音圆润,婉转如歌。陕西省客家协会曾多次来此,寻根问祖话沧桑,支助帮扶谋发展。[1]
1949年设黑龙口乡,1950年设铁炉子乡、韩峪川乡、红门河乡,1958年为黑龙口、铁炉子、韩峪川、红门河管理区。1961年设立黑龙口、铁炉子、韩峪川、红门河公社,1984年改黑龙口镇、铁炉子乡、韩峪川乡、红门河乡。
1996年,黑龙口镇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前街、后街、小商塬、松沟、秦岭铺、秦川、秦峰、罗湾、戴湾、石灰岔10个行政村;铁炉子乡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铁炉子、胡村、里程、梁坪、石牛、东峡、西峡、道岔、中坪、湾沟10个行政村;韩峪川乡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梨洼、泉源、青兴、牛山、景家沟5个行政村;红门河乡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红门河、大商塬、磨沟庙、小韩峪、白杨、竹园、龙床沟7个行政村。
1997年撤区并乡,撤销铁炉子乡、韩峪川乡,并入黑龙口镇。2010年,黑龙口镇面积126平方千米,共4965户19448人(约十分之一属客家人),辖19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后街村;红门河乡面积44.2平方千米,共2345户8101人,其中农业人口7976人,辖7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红门河村,距市区22千米。2011年,撤销红门河乡并入黑龙口镇。2015年6月撤销黑龙口镇,并入牧护关镇[2]。
黑龙口镇街道位于流峪河与七盘河的交汇处,为丹江的发源地。镇三面环山两面临水,312国道和101省道横贯其中。相传汉高祖刘邦入关中西取咸阳,即于此分兵两路进军,一路由此过蓝桥,另一路则出峪经张家坪。黑龙口镇是出入商州的必经之路,故有“商州西大门”之称。
全镇占地面积0.69平方公里,居住面积4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920平方米,集市面积2720平方米。集镇住户199户,人口782人。为黑龙口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分为东西两街,中间以拱桥贯通南北,主要商业活动和居民居住在东街。1954年丹江暴涨,冲毁旧街。1956年修建新街,街道长590米,宽5米,总面积2950平方米。早先均以青石铺砌,1986年国家投资5.9万元,铺设水泥路面。随后,又安装了铸铁管道780米,修建水塔1座,是全市首家安装自来水的乡镇。驻镇单位有区党委、区公所、镇党委、镇政府、区供销社、税务所、邮电支局、地段医院、粮管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信用社营业所和黑龙口镇初级中学、街道小学、中心小学等。
黑龙口镇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春季春暖花开,日光融融,松柏吐芽,鲜花遍野,是人们踏青、游山的好去处;夏季,万木葱茏,满眼碧绿,流水淙淙,寂静清爽,是人们避暑寻幽的绝好去处;秋季,满山红叶,杂果累累;冬季,山舞银蛇,银妆素裹。全镇既有江南景色,又兼北国风光,若悬河境内有祖师庙、千年古树、二龙戏珠等壮丽景观,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黑龙口镇依山傍水,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形成高山松柏盖顶,浅山油松戴帽,半山果树缠腰,山下树阴笼罩的绿化体系。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铅、锌、金为主,土特名产以核桃、樱桃、板栗、豆角、麻油见长,黑龙口的豆腐干更是誉满商州,名不虚传。
黑龙口镇政府位于黑龙口后街村三组,紧邻国道。全镇 55名在职干部,八个下属单位、十七个驻黑单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和谐稳定、突破发展”为工作主线,第一责任保稳定,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工程搞党建,按照“依托优势求发展,调整结构建基地,面向科技夺高产,为民办事见实效,钱粮双增人口降,维护稳定保安全”的工作思路,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镇形成了 以西峡、东峡为主的千亩紫豆角基地,以地膜洋芋为主的五千亩洋芋基地,以罗湾、小商塬为主的万亩板栗基地,以秦岭铺村为主的畜牧养殖基地,以三大市场为主的个体工商业发展基地。
在豆制品产业发展上,引资建起了丰惠豆制品加工厂,并从市农科所受让了“黑龙口”牌豆制品注册商标,秦岭铺豆制品加工园区也已投入使用,并与黑龙口供销社达成了联合生产销售协议,全镇豆制品产业开发实现了加工厂、加工园区两条腿走路。在矿产品开发上,我们在抓好中坪铅锌矿管理的基础上,又引资建起了华秦浮选厂,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全镇工业产值。在无公害产业开发上,我们先后申请取得了无公害洋芋基地认证、无公害大豆基地认证、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认证、无公害豆腐干产品认证,全镇无公害产业发展方兴未艾。黑龙口的各项主导产业发展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镇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创业。
勤劳
该镇地处秦岭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邑民养成质朴、勤劳的性格。“男务耕猎,女事蚕桑”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农忙时节,男女老幼全家出动,披星戴月,劳作不息。农闲时节,积肥整地,饲养猪牛,少有空闲。年逾古稀者下地耕作屡见不鲜。年少的割草拾柴,放牧牛羊,帮做家务习以为常。农妇尤为辛苦,做饭洗浆,喂养猪羊,下田劳动,终年不息。民众对游手好闲和不务正业者多有微词,说“不知他是个弄啥的”。这种勤劳的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该镇人,成为人们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精神力量。
节俭
该镇因自然条件较差,长期以来民众虽勤劳不息,但生活仍难获温饱,故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节俭,从不浪费钱物,养成了节俭的风尚。在饮食上农忙时吃稠些,农闲时吃稀些,一些可食用的植物采集加工和粮食搭配食用。在衣着上平时穿旧的差的,节日走亲或赶集才穿好些,破了的衣服补好再穿,大孩子不穿了的衣服改裁后给小的穿。花钱上精打细算,有用才买,不花冤枉钱。八十年代以来,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多数家庭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节俭的风尚犹存。
互助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该镇人为克服天灾人祸和生产生活中一家一户难以克服的困难,养成了团结互助的好传统。民国时期,农民为摆脱高利贷的盘剥,不少人自愿组织“纳钱会”,推举会首主持会务。会员中谁有大事要办但资金困难时,由会首主持会员按股纳钱,共同出资帮其解决困难,全体会员轮流过完即告结束。类似此种性质的还有“孝义会”、“渠会”等。在日常生活中,准家有婚丧大事,基建盖房,打墙安磨等,只要主家打个招呼,邻里都会不计报酬热情相帮。新中国成立后,旧有的民间组织虽是不再存在,但该镇人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仍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尊老爱幼
该镇人尊老爱幼风气浓厚,多数家庭虽不富裕,但老幼之间相处和睦,生活和谐。青年人多能体谅老年人辛苦一生不易,对父母怀有感激之情。在生活上尽量给以照顾,好吃的好穿的先让老人,做事说话注意分寸,不惹老年人生气。谁虐待父母必会受到众人指责,也难在社会生活中和大家交往相处。群众中流传着一名俗语:“少连那连他大(父母)都不认的人来往”。老年人也能体谅青年人的难处,儿子结婚时多将最好的房子作新房,而自己却住差些的房子。宁可自己穿旧些,也要给儿女 穿好些。有好吃的饭菜时不忘给儿孙留一些。在社会生活中青年人对老年人多称“老者”,以示尊敬。老年人和青年人交谈时开口常说“好娃哩”,以示亲切。青年人和老年人发生争执时,劝说的人对青年人常说,“人家是老者嘛,你倒犟啥哩”。又对老年人说,“你是老者嘛,倒连娃们争啥哩,你承让些。”一场风波也就很快平息了。
重情守法
该镇人诚实厚道,仗义宽谅,看重人情。亲朋好友中不论哪家有婚丧大事或人情酬酢,只要知道必行礼仪,即使自己不能前去,也要托人行情。在社会生活中不论对当地人或外来人,在交往中重感情,讲义气,多诚实,少欺诈,朋友有难,能尽力相帮,故多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融洽。信奉“仁义值千金”的古训。该镇人在重情的同时还重视守法。旧志载“邑民安分守己”,如有纷争“一经官断,无不允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互相告诫“犯法的事可不敢干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建设,群众学法守法之风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