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

安塞区

人口 16.3万人(2023年2月常住人口)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中文名 安塞区
车牌代码 陕J
地理位置 陕西省北部
下辖地区 3个街道、8个镇
机场 延安二十里堡机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电话区号 0911
目录导航

建置沿革

安塞城区安塞城区(5)安塞区境内发现有仰韶文化遗址12处,龙山文化遗址多达160余处,证明了远在万年之前,境内便有先民在此生活和生产。

进入奴隶社会后,陕北曾是雍州之一部,安塞当属雍州之地。

商朝建立后,安塞为少数民族鬼方之地,居住着羌族等游牧民族,系商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建立,为周朝势力范围。

春秋时期,属晋国版图,为少数民族白翟所居。三家分晋后,属魏。魏惠王后元七年(前328年),魏国之河西领地尽被秦国统治,安塞属秦国上郡。

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安塞属上郡高奴县。

西汉,复设高奴县。

王莽新朝,改高奴称利平县。后匈奴南下陕北,安塞为匈奴牧马之地。

东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延安被匈奴占踞,郡县遂废,安塞境内遂为匈奴领地。

三国,为林胡族所居。

安塞全景安塞全景西晋后,南匈奴南下,安塞仍为匈奴境域。

夏国龙升元年(407年),后秦属将、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反秦自立“大夏国”,为夏国之域。

北魏灭夏,于太延五年(436年)统一北方,真君十年(449年)置广洛县;十一年(450年)置金明郡,其境与汉高奴县大致相同。另有因城县(470年前后置),其境在安塞县西南和甘泉县西北部。另有永丰、启宁二县,为北魏金明郡的属县,北周撤销。

隋代,仁寿元年(601年),为避隋炀帝杨广之名讳,改广洛为金明县。大业三年(607年),撤州制,置上郡和延安郡,辖金明县,即前朝之广洛县。大业十三年(617年),撤金明县治,并入肤施县。

唐代,武德二年(619年)从肤施县析出,复置金明县。唐初,在安塞境内还建立过全义、崇德、永安、定义和新昌县。前四县后并入金明县,其故城在现沿河湾镇的碟子沟。贞观十年(636年),置罢交县,取城北罢交谷(现化子坪乡城峁村)为名。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延昌县。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金明县,疆域并入肤施县,割西南部为敷政县。宋时与西夏在长城一带对峙,为安定边塞遂在秦长城下筑安塞堡,后在金明故城设安塞堡(为行政建置),属绥德军辖。淳祐壬子年(1252),撤堡立县,安塞县始设,治城在今碟子沟。(1268年),省敷政县入安塞县,属延安路辖。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攻占延安,改延安路为延安府,安塞为所辖十一县之一。成化九年(1473年)设榆林堡,下辖东、西、中三道,属西路靖边道辖。后又废堡、道建置,设府、州,安塞属延安府辖。

清沿明建制,延安府仍辖三县,安塞为其一县。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设道。安塞属榆林道,道治所在榆林。时不久,废道,归陕西省直辖。

安塞区地图安塞区地图(2)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共产党领导的安塞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在区境南部洛河川的安家坪(现属甘泉县辖)成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16日至22日,刘志丹率领陕北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先后和平解放了高桥寨,歼灭了新乐寨、李家塌寨子上的国民党民团,铲除国民党县政府。至此,安塞全境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安塞的统治。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2日,按照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将安塞县和安定县区域按国民党时代县界区划,从此安塞县南北合并。

1958年12月,撤销安塞县建置。将安塞县北部的王家湾、坪桥、肖官驿、真武洞、谭家营、化子坪、镰刀湾等人民公社划归子长县辖,其余皆归延安县辖。1961年9月,恢复了安塞县建置,先后属延安专区、延安地区、延安市。1968年9月10日,“安塞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安塞县人民委员会”。

1980年12月,改称“安塞县人民政府”。

2016年,陕西省上报国务院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延安市安塞县撤县设区[6]。2016年6月,《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延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04号):同意撤销安塞县,设立延安市安塞区,以原安塞县的行政区域为安塞区的行政区域[7][8][9]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安塞区下辖3个街道、8个镇。安塞区人民政府驻真武洞街道真武街1号。

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位置及直辖范围
真武洞街道 214.4 安塞区政府所在地,安塞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辖4个社区,徐家沟、真郊2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20个居民小组
砖窑湾镇 197.7 位于安塞区中部,辖7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 ,43个村民小组
沿河湾镇 210.6 位于安塞区南部,辖28个行政村,一个居民社区 ,102个村民小组
招安镇 270.3 位于安塞区中部,辖22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
化子坪镇 325.4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20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
坪桥镇 314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1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
建华镇 155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15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
高桥镇 122.9 位于安塞区南部,辖12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
镰刀湾乡 232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13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

地理环境

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位置及直辖范围
真武洞街道 214.4 安塞区政府所在地,安塞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辖4个社区,徐家沟、真郊2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20个居民小组
砖窑湾镇 197.7 位于安塞区中部,辖7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 ,43个村民小组
沿河湾镇 210.6 位于安塞区南部,辖28个行政村,一个居民社区 ,102个村民小组
招安镇 270.3 位于安塞区中部,辖22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
化子坪镇 325.4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20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
坪桥镇 314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1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
建华镇 155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15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
高桥镇 122.9 位于安塞区南部,辖12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
镰刀湾乡 232 位于安塞区北部,辖13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

位置境域

地质构造

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距延安市36千米,省会西安市280千米。东南与延安市为邻,南和甘泉县接壤,西毗志丹县,北靠靖边县,东北与子长县相交,介于东经108°5′44″—109°26′18″,北纬36°30′45″—37°19′3″之间,总面积2950平方公里,占延安市总面积的8.04%。

地形地貌

构造

安塞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鄂尔多斯地台亦称陕北构造盆地,是一个古老的地台区。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中生代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其上为沉积深厚的中生代陆相碎屑物。白垩纪末的燕山运动,使盆地全面的抬升,地层未受到明显的断裂和褶皱构造的影响,地层均显水平状或微倾斜,岩层稳定。到了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喜马拉雅运动在陕北盆地表现明显,使之再次抬升,三趾马红土部分地受到侵蚀剥蚀。

地层

安塞区境内未有中生代以前的老岩出露,主要是中生代的沉积岩系。出露基岩地层有侏罗纪青灰色砂岩,白垩纪的紫红色厚层粗砂岩(下白垩纪)和薄层细砂岩(上白垩纪)。侏罗纪砂岩见于王窑、招安、砖窑湾一带。该砂岩中夹薄层页岩和泥岩,岩层倾向北面,倾角1至2度,均出露在河道与沟道的谷底与谷坡。白垩纪地层形状与侏罗纪相似。唯其结构较松散,极易受风化,成为松散物质,易受流水侵蚀,成为粗砂的主要来源地层之一。

1.下侏罗统延安群(J y) 所见层位为延安群的中、上段。中段主要为灰白色、灰黄色,中至粗粒的块状砂岩。其上部为薄层状灰黄色砂岩和页岩互层,并含有数层煤层或煤线。上段主要为灰色砂岩和黑色页岩,夹有少量煤层,油页岩及黄铁矿结构。

2.中侏罗统直罗群(J2c) 是一套黄绿色、灰白色砂岩和蓝灰、灰绿色泥岩以及杂色页岩。在其下部偶尔夹有煤线和石炭质页岩。顶部夹有少量石膏层,厚度约150米。与下代延安群呈假整合接触,广泛出露在沟谷及山岗地带。

3.上侏罗统安定群(J2a) 岩石可明显划分三部分。底部以黑色页岩和油页岩为主,夹少量砂岩;中部主要为灰绿色、灰黄色砂岩和页岩;顶部主要为灰绿色、灰黄色、紫红色板层状或层纹状淡水泥灰岩及少量灰岩。其中夹有少量紫红色、灰绿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可见厚度6至30米,直接与白垩系或第四系接触,与下伏地层直罗群是整合接触。

4.白垩系地层 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分布层位数高,多在沟脑分布。

5.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第三系为红色岩层,第四系主要为黄土,分布很广,主要分布于杏子河、延河的一、二级支河上。

气候特征

安塞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由南向北呈梁、峁、塌、湾、坪、川等地貌,特点是山高、坡陡、沟深,相对高度约200米至300米。有4条大川道,1千米以上的沟道1802条。其中积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沟5条;50至100平方千米的沟11条;10至50平方千米的沟69条;1至10平方千米的支沟439条;沟长1至2千米的支毛沟1278条。沟壑密度为4.7万条/平方千米。有大小峁3169个,平均海拔1371.9米,最高海拔为1731.1米(镰刀湾乡高峁山),最低海拔为1012米(沿河湾镇罗家沟),平均海拔为1371.9米,城区海拔为1061米。地势除王家湾乡南高北底外,其它地区多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山丘有高峁山、雅行山、白猪山、天泽山、玉皇庙岭、神岭山等。

水文概况

安塞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长短不等,干湿分明。春季气候回升较快、风沙大、雨量少,有霜冻和春旱;夏季温暖,有伏旱、暴雨、冰雹和阵性大风出现;秋季温凉,气温下降快而有霜冻;冬季寒冷而干燥。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3条水系,主要河流有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等。水资源总量为15572万立方米,人均947立方米。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温36.8℃,极端最低温-23.6℃),年平均降水量505.3毫米(最多为645毫米,最少为296.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395.6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4%,全年无霜期157天。

土壤类型

安塞区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3条水系。其中延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9.8%;大理河、清涧河分别占5.7%和4.5%。水资源总量为1.5572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1.1781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3791万立方米。

延河

又名“濯筋水”、“延水”、“清水”。发源于靖边县天赐湾乡周山,由西北向东南流至延长县凉水岸汇入黄河。全长286.9千米,流域面积7725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总量2.94亿立方米。境内河长90千米,流域面积2649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34.29%,流速0.8米/秒。有长流水支流58条。河道转湾110多处,常流量0.5至1.5立方米/秒,洪峰流量一般100至2000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高达4170立方米/秒(1977年7月6日凌晨3时30分)。

杏子河

俗名“西川水”,又名“浑洲川水”,发源于靖边县大路沟乡关圣塌。由王窑乡井庄入境,经王窑、招安、沿河湾3个乡(镇),至沿河湾镇黄崖根汇入延河。全长106千米,流域面积1486平方千米。区境河段长40千米,为延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610.7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41%。有常流水支流26条,年平均径流量0.23亿立方米,河床宽度25至35米,流速0.7米/秒,常流量为0.8至1.5立方米/秒。

西川河

位于区境南部,因在延河西部而得名,发源于志丹县曹新庄。由西河口乡的李盆窑子入境,由西向东流经西河口、砖窑湾、高桥、至郭家砭出境,于延安市兰家坪汇入延河。年平均流量为0.20亿立方米,县境内河长4.13千米,流域面积644.9平方千米,河宽15至20米,流速0.8米/秒,有常流水支流19条。

小川河

位于区境北部,因在小川而得名。发源于王家湾乡郝家圪台,由北向南流经坪桥、郝家坪至剑华寺沟岔汇入延河,全长39.3千米,为延河支流。流域面积337.8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0.17亿立方米,常流量0.5至0.6立方米/秒,流速0.4米/秒,河床宽18至22米。

小沟河

位于城区以北偏东,属延河支流。发源于郝家坪乡大理沟,由东北向西南流经该乡9个村,至剑华寺入延河。全长10千米,河宽15米,属常流河。

双阳河

发源于王家湾乡走马梁村东,流经高龙山、麦地湾、石峁、阴山峁、王家湾、高川6个村,于靖边县青阳岔镇店家城村入大理河。全长16.4千米,境内流长10千米,流域面积89.6平方千米。属大理河支流,河宽3米,流量0.03立方米/秒,平均流速0.6米/秒,属常流河。

自然灾害

安塞区有7个土类、14个亚类、24个土属、71个土种。主要土类黄土性土,包括黄绵土、绵沙土、灰绵土3个亚类。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尤以干旱最为严重。

安塞夜景安塞夜景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灌木

狼牙刺、文冠果(当地称木瓜)、酸枣、沙棘、白芨稍、丁香、虎榛子、马茹、杠柳、胡枝子、柔毛绣线菊、黄蔷薇、多花胡枝子、白刺花、荆条、木本铁线莲、甘肃小檗、野枸杞、矮锦鸡儿、三绣线菊、细叶小檗,大果榆、河朔尧花、细弱海棠、小叶鼠李等。

药材

甘草、马蔺、车前子、茵陈、马兜铃、蒲公英、五味子、远志、柴胡、苍耳、无根草、王不留行、益母草、艾、防风、小蒜、地骨皮、地榆、茜草、知田、麻黄、穿地龙、牛蒡子、黄柏、荆芥、透骨草、树寄、金丝草、黄芩、黄精、沙参、地肤子、阳秃梢、芦草、牵牛子、秦芄、列当、连翘、大黄、百合、夏谷草、马齿苋、野菊花、茜草。

野草

黄鼠草、狗尾草、厚穗草、狗娃花、茵陈蒿、铁杆蒿、茭蒿、刺儿菜、并头草、蒲公英、火绒草、香茅草、翻白草、大羽茅、飞燕草、黄花蒿、胡枝子、黄芪、粗隐子草、芦苇、佛子茅、沙蓬、二色豆、地棉、冷蒿、野亚麻、茜草、远志、野菊花、当药、野百合、太阳花、蛇莓、异叶败酱、荩草、柴胡、狭叶米口袋、翻白草、犁头菜、并头草、闭穗、和尚头、白头翁、二列委陵菜、紫云英、白羊草、飞莲、地丁、铁扫帚、野蒜、沙参、风毛菊、唐松草、角蒿、宾草、百里香、油蒿、宿根早熟禾、芦豆草、苦苣菜、绿毛鹅冠草、长芒草、白草、马兰、牛蒡、芨芨草、款冬花、稀莶草、苦买菜、牛尾蒿、鸡眼草、地锦、红豆草、荠菜、毛莨、仙鹤草、野棉花、石竹、扫帚菜、芦豆苗、蝎子草、灰绿藜、独行菜、黄蔷薇等。

其它类

野蘑菇、木耳、地衣等。

矿产资源

野禽类有大雁、鹰、石鸡、野鸡、岩鸽、灰斑鸠、猫头鹰、麻雀等。

兽类有狼、狐、野猪、狗獾、狍(野羊)、黄鼬、鼢鼠、花鼠、田鼠、家鼠、野兔等等。

爬行类有乌梢蛇、白条蛇、腹蛇、水蛇、晰蜴(蛇鼠子)等。

人口

安塞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燃气、油页岩、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石膏、陶土等。

石油

据《汉书·地理志》载:“上郡高奴县注有淆水,肥可燃”。高奴县即包括今安塞区在内。据延长油矿、省三普大队在50至60年代勘探和长庆油田指挥部80年代勘探,安塞境内含石油面积为219.4平方千米,储油10138万吨以上。境内地层中有3个含油层。

煤炭

虽有分布,但均在200米以下,难以开采。

油页岩

杏子河流域分布普遍。上侏罗系安定群油页岩层,以安塞区为中心,北至横山,东达清涧,南沿杏子河流域及洛河沿岸广大地区均有出露。安塞区分布在大佛寺、白庙岔及杏子河一带。层厚8至15米,含油率在1—3%,工业价值小。

天燃气

随着石油地层而伴生的宝贵资源。境内天燃气多为伴生气田,现储藏量正在测探中。因技术、资金限制,只有王窑乡有部分用做生活燃料。

石灰石

全县均有分布,楼坪、高桥、沿河湾、招安等乡镇丰富。民间多有开采,烧制石灰,用于建筑涂料。

石膏

在杏子河沿岸,招安乡白坪的河对面有宽约1至5公分的平行石膏脉6至7条。石膏矿物为纤维石膏和透明石膏,都为水石膏。围岩为上侏罗统安定群灰绿色砂岩。由于脉薄而短,量小,不具备开采价值。

褐铁矿

中侏罗统上部及上侏罗统安定群中有多层褐铁矿层,一般厚约几十厘米,含铁量在35%至40%之间。层位稳定,分布广,但厚度不大,开采条件不好。含有粘土夹层。经手选后质量上好,可用作水泥配料。所见多处矿点场不具备大规模计划开采的条件。主要分布在谭家营、郝家坪乡一带。

锰矿

经化验其成分为二氧化锰,含量40%至60%。呈暗黑或钢黑色,多为土状粉末。还含有三氧化二锰(紫褐色块状)、一氧化锰(绿色、土状)等。在其沉积的上下,均伴生一薄层的成层方解石(CaCo3)。主要分布在谭家营乡的沐浴,真武洞镇的石峁子、马家沟、曹庄、汪岔、兔川,郝家坪乡的蔡阳坪等地。以沐浴及蔡阳坪最好。1945年曾有开采,用于制造氯化钾中的催化剂。

泥灰岩

安塞称“羊肝石”。有紫、红、灰绿色,呈薄层状、层纹状及中厚层状。主要由泥灰岩及少量灰岩组成,并含少量泥质岩夹层。属上侏罗系安定群顶部层位白垩系红层之下,层位稳定。出露厚度6至30米,但未见顶。

铝钒土

相传“寺崾崄”,两侧有铝钒土,经实地验证,未见到。实为中侏罗系直罗群的灰绿、紫红色页岩风化后散落地表的坡积物。颜色变浅,比较醒目。另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韩天运在边墙村灰色砂岩中取样,经西安有色金属研究所化验分析,含Al2O331.49%,CaO0.72%,MgO20.65%。这是一个重要发现。

干泥

招安乡南100米的山坡上,有干泥,呈褐黄色。溶解后,呈弧形或半圆形裂解,体积膨大。偶见少量白色粉末状物质和被膜状析出物,旁边为一下降泉水泄出地点,出露地层为第四纪中更新世老黄土。

瓦板材料

位于小草沟门内,层面上绢云母质分布较多,泥质胶结。据剥离情况分析,最小厚度为2公分,层理不甚平坦。可作房屋盖板,但不宜做装饰材料。

陶土

位于郝家坪乡鹰嵩崖、白老庄等地。该资源为中侏罗系绿色厚层岩与泥岩或杂色页岩互层中的紫及灰绿色或杂色泥岩。粘性较大,肉眼观察含砂及云母较多,不是好的软质粘土,但可用于烧粗陶。

黄陵石

据省地质学院地质专家勘探,发现了一种石色如赭、质地细腻、晶莹凝重的石头,暂命名为——“黄陵石”。据测定分析,为含有一定重量的珍贵玉石。经切削、抛光后,可作为印章石和镇纸石。现已少量采集、加工。

其它矿产资源如棕色、黄色及红色区厚层状和块状砂岩丰富,岩质较好、易加工,是石雕较好的石料。

政治

截至2016年末,安塞区户籍总人口19.7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5.1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4.6万人。全区常住人口17.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1万人、农村人口8.4人,城镇化率52.5%。人口出生率10.6‰,人品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5.5‰。

截至2023年2月,全区户籍人口19.5万人,常住人口16.3万人[2]

安塞全景安塞全景

经济

曹振宇:区委副书记、区长

杨小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刘涛:政府副区长

张志贵:政府副区长

吕国煜:政府副区长[10]

综述

第一产业

2018年,安塞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3%(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9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1%:63.4%:25.6%。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71.5%和23.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0.4、5.9和2%。完成非公有经济增加值26.9亿元,占GDP比重为25.1%,比上年提升0.7%。全年培育入库“五上企业”26户,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比为84.6%[11]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安塞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4亿元,增长41.3%。其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4.8亿元,增长102.3%,占总投资额的62.8%。油气项目完成投资20.6亿元,下降6.4%

财税收支

2018年,安塞区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2亿元,下降3.2%,其中完成税收收入6.4亿元,增长13.6%,非税收入2.8亿元,下降27.7%。财政支出21.9亿元,增长2%。 

人民生活

2018年,安塞区城、农居民两项收入分别为33197元和1145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4%和9.6%。城、农居民收入比为2.9:1。 

第二产业

2018年,安塞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1亿元,增长28.8%。其中农业产值1.83亿元,增长20.8%,累计生产蔬菜及食用菌23.1万吨,比上年净增1.6万吨,水果产量15.3万吨,比上年净增2.5万吨,蔬菜产值9.8亿元,苹果产值6.6亿元,分别占农业产值比重为53.8%和36.2%;林业产值0.75亿元,增长74.5%;牧业产值2.6亿元,增长2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亿元,增长5.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1万亩,累计生产粮食5.32万吨,增长7.7%。 

第三产业

工业

2018年,安塞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2亿元,增长32.9%。其中长庆原油产值44.3亿元,增长32.2%,生产原油130万吨,净增0.91万吨;长庆天然气产值10.5亿元,增长11.9%,生产天然气10.16亿方,净增1.34亿方;杏子川采油厂原油产值20.8亿元,增长54.6%,生产原油87.1万吨,净增5.1万吨;电力产值4.4亿元,增长11.5%;园区产值27.2亿元,增长33.5%。全年累计生产原油217.1万吨,比上年净增6万吨,生产天然气10亿方,净增1.3亿方。从拉动效应看,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2%。拉动GDP增长5.7%。 

建筑业

2016年,安塞区有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增长3%。 

交通运输

国内贸易

2018年,安塞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亿元,增长11.6%。从消费形态构成看,完成批零住餐销售额53.25亿元,增长14.5%,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7.23亿元,增长20.3%;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0.67亿元,增长14.5%;住宿业营业额3.02亿元,增长16.5%;餐饮业营业额12.33亿元,增长10.9%。 

邮电通信

2016年,安塞区邮政业务总量收长16%。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7.5%。

金融业

截至2016年末,安塞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5亿元,增长5.2%。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8.1亿元,增长12.3%。

安塞工业园安塞工业园

交通

运输

2016年,安塞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增长2.4%。

安塞区境内砂石路通村,黑色路通乡,包茂高速穿境而过,省道303、206贯通全区,距离延安市区20分钟路程,到省府西安4小时。

社会事业

2016年,安塞区完成客运量641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旅客周转量18270万人千米,同比增长13.5%;货运量493万吨,同比增长9.7%;货物周转量66057万吨千米,同比增长10.3%。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末,安塞区有中小学、幼儿园66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19所、幼儿园39所。有中小学生及在园幼儿33361名,其中高中生2821名、中职生113名、初中生6056名、小学生15327名、在园幼儿9044名。小学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3.8%。

体育事业

截至2016年末,安塞区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纪念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达到43.5率。

卫生事业

2016年,安塞区共设有公共开放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在参加延安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最终以56金、44银、44铜共2051分的总成绩获得延安市第六届运动会2016年度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单项团体奖牌12块,体育道德风尚奖牌4块。

环境保护

截至2016年末,安塞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家,其中区直医疗卫生单位4个,乡镇卫生院13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89人,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4人,注册护士305人,实有床位603张。

历史文化

2016年,安塞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64吨,氮氧排放量209吨,二氧化硫排放量95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43吨,主要污染物减排率4.02%,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0.7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4.58%,绿化覆盖率40.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7.0%。

风景名胜

安塞自古为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秦汉两朝,安塞境内的烽火台多达四五十处。宋代,安塞是宋与西夏激烈争夺的战场,堡塞遍布,战火频仍。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安塞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的交流地带,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汉民族特点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点的文化特色。而明代以后长期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得在其他地区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在安塞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

安塞秧歌安塞秧歌 安塞秧歌安塞秧歌,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每逢喜庆的日子,城镇农村都有闹秧歌的习俗。 安塞秧歌流派众多、五光十色。最有特色的当数过街秧歌、排门秧歌、走灯秧歌。内容有踢场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马,其牌场不下百余种。闹秧歌,一般在腊月二十以后开始组织人员,从正月初二起秧歌。老百姓认为,正月动动响声,全年安顺。秧歌队开始“沿门子”即挨门挨户拜年,主人以各自的经济力量摆烟、酒、糖、茶以示招待。
安塞民乐安塞民乐 安塞民乐安塞的民间音乐主要在说书、闹秧歌和婚娶丧葬中应用。乐器有唢呐、镲、鼓、三弦、笛子、管子、长号等。唢呐安塞人叫吹手,同时也是对唢呐手的称呼。吹手是农村最普及的乐器班子,红白喜事、小孩满月、建筑窑洞合龙口及喜庆节日都有吹手助乐。吹手一般为双吹,也可单吹,还可混吹。吹手还是陕北秧歌的领头,吹手跟着鼓点吹,秧歌队随着乐器节奏表演。三弦在安塞主要用于说书,有时也为戏剧演唱伴奏。
安塞刺绣安塞刺绣 安塞刺绣安塞刺绣主要是在花鞋、枕头顶、针扎、围肚、裹肚等上扎花。安塞刺绣颜色鲜艳,构思新颖,图案大多为花、草、虫、鱼、动物以及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往针扎上绣花时一般可直接进行。往鞋子、枕头顶、裹肚上绣花,先要剪花样,依据被绣物大小,选用喜欢的图样,剪好,粘贴好,即可用小绣花针走针引线,不用花绷子,直接拿在手里做。这类刺绣品一般均为结婚的信物或用品,不少裹肚、枕头顶中不乏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安塞雕塑安塞雕塑 安塞雕塑安塞雕塑包括石雕、木雕、捏塑(面塑、泥塑)三种,尤以捏塑普及。石雕从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石窑可以看出,安塞石雕艺术精湛,刀法洗练,线条流畅优美。保存较好的主要是寺庙里的佛像,还有碑、石狮子等。明清两代石刻艺术盛行,技法高超。安塞木雕主要是民间艺人纸匠用木头雕刻人头,做童男童女的头颅模型,还有一些木匠在棺木上刻花。捏塑是安塞最普及的妇女艺术,包括面塑和泥塑。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腰鼓,安塞人又称花鼓,是民间舞蹈秧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作为驱邪的打击乐在社会上流行,后又作为助阵声乐用于战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欢度佳节、庆祝胜利和丰收的民间艺术活动。在内容上也由原先单纯的打击乐演变为融舞蹈、武术、体操、器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随着技艺的不断更新,腰鼓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亲睐,堪称“中国一绝”。
安塞剪纸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剪纸,安塞人称窗花,历史悠久,是民间靠世代口授心传保留下来的一种民间美术,在民间自然形成了家族沿袭的传授形式。安塞剪纸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和民俗,而且发展和形成了当代的民间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艺术造型体系,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1993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6年5月20日, 安塞剪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塞农民画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安塞农民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被国外艺术家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198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安塞“全国民间绘画画乡”称号。安塞农民画是对剪纸、刺绣的延伸,起源于民间,内容有人物、动物、花卉等,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抒发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安塞农民画讲究装饰,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强烈的感觉印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着色较纯净,色彩较单纯,画面观感清晰、富有亮度。
安塞民歌安塞民歌 安塞民歌安塞民歌,又称“酸曲”,为劳动者自编自唱的歌曲。多为唱者即兴编出,在传唱中,不断加工而成。其特点带有浓郁的地方泥土气息,且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由于安塞民歌多为演唱者即兴创作,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富有情趣。不受时间、地点、男女老幼的限制,所以世代相传,久唱不衰。安塞民歌,从内容和调式上可区分为信天游、劳动号子、小调、歌舞曲、风俗歌曲和宗教歌曲6类。尤以信天游和小调见长,且流传广泛。

安塞剪纸安塞剪纸

红色景点

安塞秧歌安塞秧歌 安塞秧歌安塞秧歌,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每逢喜庆的日子,城镇农村都有闹秧歌的习俗。 安塞秧歌流派众多、五光十色。最有特色的当数过街秧歌、排门秧歌、走灯秧歌。内容有踢场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马,其牌场不下百余种。闹秧歌,一般在腊月二十以后开始组织人员,从正月初二起秧歌。老百姓认为,正月动动响声,全年安顺。秧歌队开始“沿门子”即挨门挨户拜年,主人以各自的经济力量摆烟、酒、糖、茶以示招待。
安塞民乐安塞民乐 安塞民乐安塞的民间音乐主要在说书、闹秧歌和婚娶丧葬中应用。乐器有唢呐、镲、鼓、三弦、笛子、管子、长号等。唢呐安塞人叫吹手,同时也是对唢呐手的称呼。吹手是农村最普及的乐器班子,红白喜事、小孩满月、建筑窑洞合龙口及喜庆节日都有吹手助乐。吹手一般为双吹,也可单吹,还可混吹。吹手还是陕北秧歌的领头,吹手跟着鼓点吹,秧歌队随着乐器节奏表演。三弦在安塞主要用于说书,有时也为戏剧演唱伴奏。
安塞刺绣安塞刺绣 安塞刺绣安塞刺绣主要是在花鞋、枕头顶、针扎、围肚、裹肚等上扎花。安塞刺绣颜色鲜艳,构思新颖,图案大多为花、草、虫、鱼、动物以及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往针扎上绣花时一般可直接进行。往鞋子、枕头顶、裹肚上绣花,先要剪花样,依据被绣物大小,选用喜欢的图样,剪好,粘贴好,即可用小绣花针走针引线,不用花绷子,直接拿在手里做。这类刺绣品一般均为结婚的信物或用品,不少裹肚、枕头顶中不乏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安塞雕塑安塞雕塑 安塞雕塑安塞雕塑包括石雕、木雕、捏塑(面塑、泥塑)三种,尤以捏塑普及。石雕从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石窑可以看出,安塞石雕艺术精湛,刀法洗练,线条流畅优美。保存较好的主要是寺庙里的佛像,还有碑、石狮子等。明清两代石刻艺术盛行,技法高超。安塞木雕主要是民间艺人纸匠用木头雕刻人头,做童男童女的头颅模型,还有一些木匠在棺木上刻花。捏塑是安塞最普及的妇女艺术,包括面塑和泥塑。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腰鼓,安塞人又称花鼓,是民间舞蹈秧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作为驱邪的打击乐在社会上流行,后又作为助阵声乐用于战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欢度佳节、庆祝胜利和丰收的民间艺术活动。在内容上也由原先单纯的打击乐演变为融舞蹈、武术、体操、器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随着技艺的不断更新,腰鼓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亲睐,堪称“中国一绝”。
安塞剪纸安塞剪纸 安塞剪纸剪纸,安塞人称窗花,历史悠久,是民间靠世代口授心传保留下来的一种民间美术,在民间自然形成了家族沿袭的传授形式。安塞剪纸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和民俗,而且发展和形成了当代的民间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艺术造型体系,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1993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6年5月20日, 安塞剪纸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塞农民画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安塞农民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被国外艺术家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198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安塞“全国民间绘画画乡”称号。安塞农民画是对剪纸、刺绣的延伸,起源于民间,内容有人物、动物、花卉等,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抒发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安塞农民画讲究装饰,注重色彩效果,追求强烈的感觉印象,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着色较纯净,色彩较单纯,画面观感清晰、富有亮度。
安塞民歌安塞民歌 安塞民歌安塞民歌,又称“酸曲”,为劳动者自编自唱的歌曲。多为唱者即兴编出,在传唱中,不断加工而成。其特点带有浓郁的地方泥土气息,且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由于安塞民歌多为演唱者即兴创作,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富有情趣。不受时间、地点、男女老幼的限制,所以世代相传,久唱不衰。安塞民歌,从内容和调式上可区分为信天游、劳动号子、小调、歌舞曲、风俗歌曲和宗教歌曲6类。尤以信天游和小调见长,且流传广泛。

名胜古迹

所获荣誉

王家湾毛泽东旧居王家湾毛泽东旧居 王家湾毛泽东旧居王家湾毛泽东旧居位于安塞区城西50千米处。1947年4月13日至6月9日,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在此居住了58天。毛泽东在这里发表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蒋介石正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两篇著作。并在这里指挥了羊马河、蟠龙战役,部署了全国其它战场上的战役。毛泽东、任弼时在王家湾居住的两孔半窑洞保存完好,室内原3人用的办公桌、小凳子、躺椅、文件箱等尚在[12][13]
军委二局军委二局 军委二局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苏区亲手创建的。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正式合并,组建成为统一的中区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迁至安塞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2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军委二局军委二局 张思德牺牲地张思德(1915年—1944年),四川仪陇县人,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随部队到达延安。1944年,为解决与会代表的烤火问题,中央的邓捷负责调人去安塞烧炭。9月5日,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挖一个新的炭窑时,因土质松软,雨水渗透,造成塌方。张思德把小白推出窑外,自己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年仅29岁。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而作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14]

词条图册

王家湾毛泽东旧居王家湾毛泽东旧居 王家湾毛泽东旧居王家湾毛泽东旧居位于安塞区城西50千米处。1947年4月13日至6月9日,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在此居住了58天。毛泽东在这里发表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蒋介石正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两篇著作。并在这里指挥了羊马河、蟠龙战役,部署了全国其它战场上的战役。毛泽东、任弼时在王家湾居住的两孔半窑洞保存完好,室内原3人用的办公桌、小凳子、躺椅、文件箱等尚在[12][13]
军委二局军委二局 军委二局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苏区亲手创建的。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正式合并,组建成为统一的中区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迁至安塞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2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军委二局军委二局 张思德牺牲地张思德(1915年—1944年),四川仪陇县人,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随部队到达延安。1944年,为解决与会代表的烤火问题,中央的邓捷负责调人去安塞烧炭。9月5日,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挖一个新的炭窑时,因土质松软,雨水渗透,造成塌方。张思德把小白推出窑外,自己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年仅29岁。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而作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1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