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一中创建于1943年,是中国共产党员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省立邢台中学,
1953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78年是河北省首批装备的重点中学。邢台一中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邢台一中以师生素质高、教学质量高、高考升学率高在邢台市和省内外遐而闻名,被誉为邢台基础教育的最高学府,优秀生聚集的殿堂和大学生的摇篮。
邢台一中,创办于抗日烽火中1943年,它的前身是太行一行署创办的晋冀抗日中学,校址在河北省赞皇县野湖泉,1945年,邢台解放,晋冀抗日中学迁到邢台,并改称为“太行联中干部学校”。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立邢台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56年,更名为“省立邢台一中”。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76年,一中由邢台地区辖属改为邢台市辖属,校名改为邢台市第一中学。1978年学校被定为河北省首批(当时全省仅有13所)装备的重点中学。
建校六十年以来,邢台一中和衷共济,砥砺耕耘,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志士才俊,积淀了敦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严谨、笃实、文明、创新”的校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宏扬传统,更新理念,拓宽思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根本改善,办学层次日益提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今天的一中以其光荣的历史,雄厚的师资,严谨的校风,精良的装备,幽雅的 环境,成为邢台市高中段教育的龙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步入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2]
求真问道之志,久而弥笃;经世济民之业,于斯为盛。新世纪,新一中!新机遇,新发展![2]
在风雨中,我们一路走来。
一所学校的诞生,或许看似偶然,但其背后,必定存在必然的因素,1943年,抗日前线仍是战火纷纷,战士热情高涨,嘹亮的号子声,突突的射击声,在冀中平原天边绚丽的晚霞之下此起彼伏;而此时,美丽幽雅的的赞皇野湖泉诞生了一所教育的火种——晋冀抗日中学,虽然,这是一个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的名字,但它肯定也是浪漫的,湖边水草斜依,泉水清凉,美丽的中学生穿着统一的制服,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赞皇边20公里的邢台此时还没有解放,邢台被称做"牛城",那是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某年天降暴雨,农田被淹,洪水逼城,百姓遭难,有一神牛从天而降,一声大吼,喝退了洪水,"牛城"由此得名.
1945年,邢台解放了,学校迁往邢台,并改称为“太行联中干部学校”。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地方干部的缺乏,与地方行政区域性建设的迫切需要,命名为"干部学校"反映著明显的时代特征。1950年,正式更名为“邢台中学”,开始了解放后正常培养国家科技人才的办学之路。1974年前后曾被命名为“太行中学”。1976年,正式定名为"邢台第一中学"。
黄土地上,春绿秋凉,多少莘莘学子,热切的眼神走进一中的学校大门,又怀着更大的梦想走出,校门旁一座历史遗留下来的椭圆顶形的碉堡,已经锈迹斑斑,但它见证着学校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一批批孩子走进又走出这里的步伐.
学校在发展,同时在岁月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而它究竟培养了多少人才,我们表面看不到,但历年从这里走出的才子名流,只有那些深深情怀的师长们心里清楚.
回望历史 满怀激情向未来 我们要加油
邢台一中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代代教职工辛勤耕耘的历史,是一批批学子求学的历史。
追溯往前,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汇成一条条曲折奔腾的河流,满载着理想和亲情;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如同一串串凝重激越的音符,谱写着新的华章。
邢台一中创建于1943年,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里,邢台一中的火花从这里燃起,第一批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高举抗日大旗,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相传至今。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新中国的成立激励着一中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光辉的明天。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省立邢台中学,此时,邢台一中已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生们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描绘着一中的光辉的未来。
侵华日军在邢台修建的兵营,现为一中校园
欢送同学参军(抗美援朝)
侵华日军修建的碉堡,现保留于一中校园西北角
1953年,邢台一中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教师敬业,学生质朴,学校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教学质量好,办学水平高享誉冀南大地。1960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嘉奖。
文革期间,师生学工、学农、学军。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了很大影响。学生在这里仅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
恢复高考后的1987年,学校重新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沐浴着科教兴国的春风。邢台一中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邢台一中已经成为全市乃至河北省教育事业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走出校门,学工学农
建校劳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平整校园
帮助麦收
学校总占地面积92553平方米,教学楼、教辅楼11栋,总建筑面积80844平方米,在校生4774人。现有教职工447人,其中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8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学科名师11人,省骨干教师28人,市学科名师3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79人。图书馆面积330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订有300余种报刊,可同时容纳1500人进行阅览。学生公寓13600平方米,有2800个床位。学生餐厅4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集教学、实验、阅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一体的教学综合楼被誉为“河北教育第一楼”。校园绿化面积21000平方米。
菁菁校园学子们放飞理想虽然已经是初冬,但是漫步在学校的卵石小径上,你会感到这里是温暖的;路旁的二球悬铃木叶子已经脱光,在风中摇晃着轻灵的小球;斜斜的夕阳的余辉照在操场上,几个学生在沿着操场慢跑,那边几个学生在打篮球,生龙活虎的样子,脸上汗涔涔的;那边,图书馆里已经亮著明亮的灯光,学子们悄无声息的埋头苦读.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之外,这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少伟人或成功者,都是从书中展开理想的翅翼,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转过操场那边宽敞明亮的机房,一排排的电脑屏幕在闪烁着,屏幕前是专注的脸庞,电脑,正以不可逆转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在某种形式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谁能否认,或许小比尔盖茨就可能在这里诞生
优越的办学条件,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是有活力的,创意的;老的,是丰富而醇厚的,邢台一中在历史厚重文化与历久弥新的现代文化的交融中,发展着独特的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邢台一中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科技实验楼8300平方米,达到省级一类实验室标准,内设6个物理实验室,5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3个电教室,2个微机室,10个多媒体教室,2个网络中心,共有470多台计算机(电脑)、15台笔记本电脑。建成了400米标准塑胶草坪运动场和六个塑胶篮球场。
理化生实验仪器设备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电化教育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集多媒体、广播、投影、语言训练为一体,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的完整体系,实现了教师办公网络化和自动化。建成了400米标准塑胶草坪运动场和6个塑胶篮球场。实现了教师人人有微机,班班有微机,校园网的升级与拓展,为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展示了一中的设备优势和发展潜力。
每个教室与寝室均有多媒体设备,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中荟萃了一批学识渊博,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学校现有特级教师8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学科名师11人,省骨干教师28人,市学科名师3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79人。有41人次受到过省级以上表彰。
学校十分注重学习优秀学校先进经验,曾到邯郸市第一中学、衡水中学访问,也曾到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等重点初中学习先进经验。
一中有一个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领导班子,他们带领全校师生拼搏奉献,勇攀高峰,描绘出邢台市一中发展史上更加绚丽的画卷,一中的明天会更好。
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斐然,多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又荣获省文明单位等21项省市级奖励。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学水平逐步上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获全国和河北省一等奖的达44人次。
近几年获省竞赛成绩部分同学名单
赵新宇获省物理竞赛一等奖刘栋获“希望杯”高中邀请赛一等奖
李海洪获数学竞赛第一名 霍峰尉获高中化学竞赛一等奖
王钧涛获数学竞赛一等奖 张国晨获省十一届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陈烨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杨华获第二届省高中生英语奥赛一等奖
李磊明获省物理竞赛一等奖 李小楠获第二届省高中生英语奥赛一等奖
高勇获省地理竞赛一等奖 潘荣芳获第二届省高中生英语奥赛一等奖
杨健获数学竞赛一等奖 李劲宇获青少年计算机比赛一等奖
刘立志获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一等奖郭瑞获全国数学竞赛获省一等奖
李云炎获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沈丽芳获省英语竞赛一等奖
韩冬青获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马然获英语竞赛一等奖
潘建涛获省物理竞赛一等奖杨勇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
尼京获化学竞赛一等奖 段瑛涛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
贺东哲获省物理竞赛一等奖侯志刚获全国数学邀请赛一等奖
侯庆虎获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刘耀获河北省少年计算机奥林区竞赛一等奖
郑磊获省一等奖 张函获河北省少年计算机奥林区竞赛一等奖
任强获河北省化学竞赛一等奖陈磊获河北省少年计算机奥林区竞赛一等奖
刘裕嘉获河北省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何胜辉获化学奥赛河北赛区一等奖
尹瑞获省初中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 梁文梁获化学奥赛河北赛区一等奖
刘立军获省青少年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耿潇、杨瑞兴获省物理竞赛一等奖
杜昱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一等奖李哲、侯琨获全国外语竞赛高一年级一等奖吴蕊、甄云霞获全国外语竞赛高二年级一等奖梁瑞获全国外语竞赛高三年级特等奖
代洁、品英辉获全国外语竞赛高二年级一等奖 高伟哲获全国中学生物学联赛一等奖
刘耀、马维、黄涛获全国外语竞赛高三年级一等奖
陈睿、陈珩、贺明获全国外语竞赛高三年级一等奖
褚向宁、赵润峰、刘羽、李志新获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
郄文辉、和川获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赵晓捷、郄文辉获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文凤岐获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一等奖
高伟哲获全国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赵万贺获全国物理奥赛一等奖
程雪松获全国生物奥赛一等奖
陈方哲获全国化学奥赛一等奖
祝牧获初中生物竞赛一等奖
陈方哲、侯啸飞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
赵重阳获生物省一等奖
郭泽宇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
邢台一中几十年来的建校历程,沧桑中闪烁着荣耀,发展中是闪现着光华。一中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兢兢业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邢台一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获省以上部分荣誉称号)
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全国传统项目先进单位
全国文明先进单位
全国体育先进单位
河北省文明学校
河北省德育先进单位
河北省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先进学校
河北省传统项目先进单位
河北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河北省电化教学先进单位
河北省卫生保健先进单位
河北省安全保卫先进单位
河北省重点中学实验室首批联查荣获一等奖
河北省输送人才二等奖
河北省开拓老年事业奖
河北省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河北省爱国歌曲歌咏比赛先进学校
河北省优秀考点
河北省道德建设计划先进集体
河北省中招工作先进单位
河北省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集体
河北省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先进集体
河北省中招、高招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6]
红色的主调表现了一中的历史——在革命中诞生,明显的“1”字,简洁的画风,彰显了一中的传统。围绕“1"字的光在尾部相撞擦出明亮的火花,寓意着激情与奋斗,同时由于“1”字合组为“中学”的“中”字。上面和下面分别是汉字和英文的“邢台市第一中学”“NO.1 High School of Xingtai”的校名。校徽彰显着邢台一中的魅力和风采。
严谨、笃实、文明、创新
邢台市第一中学校歌
迎着灿烂的朝阳,披着金色的霞光;古城邢台的育花园圃,少年英俊荟萃的地方;攀高峰我们情豪志壮,渡学海我们劈波斩浪;勇敢的海燕从这里腾飞,矫健的雄鹰从这里高翔;啊 一中可爱的学校,啊 一中光荣的学校;任重道远,前途无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谱写一中崭新的篇章
抗日烽火里诞生,和着祖国的脉搏成长;群英会奖旗迎风飘舞,岁月峥嵘战绩辉煌;九州大地桃李花开,五湖四海遍吐芬芳;艰苦奋斗爱国爱党,我们的传统源远流长;任重道远,前途无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谱写一中崭新的篇章。
关怀勉励 佳绩瞩目成焦点
作为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重点中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祖国的发展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邢台教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后,全校教职员工乘争创全国示范性高中的强劲东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革故鼎新、追求卓越,使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一年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快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党和人民给了一中很高的荣誉,各级领导亲莅一中,对学校的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褒奖。
学校以严谨、笃实、文明、创新为校训,崇向务实,追求一流,被誉为邢台基础教育的最高学府,名牌中学学子的殿堂,重点大学才子的摇篮。从恢复高考以来,共向高校输送了16496名大学生,其中上北大、清华等重点学府的4608人,高考达本科线以上的数不断创历史新高。2000年735人,2001年1120人,2002年1452人,2003年1638人,2004年1696人,2005年上本科线人数占毕业人数的90%以上。各级领导到学校视察指导,对学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市委书记柳宝全、市委副书记石玉春,在市教育局长常中秋、校长尚野村陪同下视察该校。
市长张洪义、市政协主席任延廷听取学校发展规划介绍。
副省长何少存在常务副市长王金廷陪同下听取学校发展规划介绍。
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志坚在副省长杨迁等的陪同下考察该校。
原省政协主席李文珊为该校题词。
副市长郭俊苓莅校指导工作。
原市委书记藏胜业视察该校。
原市委副书记王三堂在该校听取介绍。
市人大主任齐耀增慰问该校教师代表。
市委书记董经纬、市人大主任齐耀增视察该校。
市委副书记石玉春、副市长郭俊苓在该校视察。
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副省长杨迁考察指导学校群体工作
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李志坚同志到学校指导工作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参加学校承办的省重点中学联谊会
市委书记董经纬市人大主任齐耀增慰问教师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立红慰问骨干教师
市委书记董经纬,人大主任齐耀增到校听取学校发展情况的汇报
副省长何少存到学校考察指导
市委书记石玉春、副市长郭俊苓指导学校工作
副省长柳宝全、市委书记石玉春到学校考察指导
解放军中将王炳春(一中学生)到母校参观
光阴荏冉,岁月悠悠,春风化雨,陶冶精英。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方,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校长 | 书记 | 革委会主任 |
---|---|---|
杨 维(1943—1944) | 无 | 无 |
赵尔连(1944—1945) | 无 | 无 |
汪鸿文(1945—1946) | 无 | 无 |
崔子义(1946—1952) | 崔子义(兼)(1946—1952) | 无 |
李世权(1952—1953)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杨少章(1953—1956)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秦思林(1957—1960)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张 惕(1960—1962)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孙受田(1962—1968)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无 | 张文书(1969—1973) | 张文书(兼)(1969—1973) |
无 | 田学武(兼)(1973—1976) | 田学武(1973—1976) |
无 | 任宗庆(兼)(1976—1978) | 任宗庆(1976—1978) |
南征和(1978—1983) | 李 敏(1978—1981) | 无 |
南征和(1978—1983) | 张廷灿(1981—1983) | 无 |
李玉赠(1983—1997) | 王庆云(1983—1992) | 无 |
李玉赠(1983—1997) | 柏景芝(1992—2000) | 无 |
尚野村(1997—2009) | 柏景芝(1992—2000) | 无 |
尚野村(1997—2009) | 薛进喜(2004—2010) | 无 |
李建雄(2009—2010) | 薛进喜(2004—2010) | 无 |
高云洪(2010—今) |
高云洪(兼)(2010—今) | 无 |
校长 | 书记 | 革委会主任 |
---|---|---|
杨 维(1943—1944) | 无 | 无 |
赵尔连(1944—1945) | 无 | 无 |
汪鸿文(1945—1946) | 无 | 无 |
崔子义(1946—1952) | 崔子义(兼)(1946—1952) | 无 |
李世权(1952—1953)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杨少章(1953—1956)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秦思林(1957—1960)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张 惕(1960—1962)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孙受田(1962—1968) | 和修堂(1952—1969) | 和修堂(兼)(1952—1969) |
无 | 张文书(1969—1973) | 张文书(兼)(1969—1973) |
无 | 田学武(兼)(1973—1976) | 田学武(1973—1976) |
无 | 任宗庆(兼)(1976—1978) | 任宗庆(1976—1978) |
南征和(1978—1983) | 李 敏(1978—1981) | 无 |
南征和(1978—1983) | 张廷灿(1981—1983) | 无 |
李玉赠(1983—1997) | 王庆云(1983—1992) | 无 |
李玉赠(1983—1997) | 柏景芝(1992—2000) | 无 |
尚野村(1997—2009) | 柏景芝(1992—2000) | 无 |
尚野村(1997—2009) | 薛进喜(2004—2010) | 无 |
李建雄(2009—2010) | 薛进喜(2004—2010) | 无 |
高云洪(2010—今) |
高云洪(兼)(2010—今) | 无 |
撒下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一代代的老师,黑发变为白发,岁月中失去芳华,但紧随而后的是一个个洋溢着成功的笑脸,一中工龄最长的老师,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0个年头,亲眼目送一代代的学生走出校门,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骄傲是唯一的感受,欣慰是唯一的回报。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出优秀毕业生近4万。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中有不少人担负着重要职务:浙江省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刘枫,原河北省副省长宋书华,中宣部理论局局长贾春风,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书敏,全国人大信息中心主任张绍敏,计算机专家王振山,导弹专家赵景辉,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后研究生徐志国,河北省文联主席浪波,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尧山壁,北京人文大学副校长、北京市著名作家李德堂,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文生。他们都是以邢台一中为起点,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60多年的积淀,60多年的成就,邢台一中在新的形势下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华,呈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她是璀璨的明珠,映亮了邢襄大地;她是知识的殿堂,培育着万千学子。今天,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正豪情满怀,众志成城,向着全国一流名校的目标迈进。
邢台一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和骄人的业绩。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铸就了光荣的传统,创建了名校,造就了名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
校友浙江省委副书记刘枫和中央领导人合影
南开大学院长李增吉
一中学生侯庆虎(南开大学博士生)从教于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
校友解放军少将王炳春
清华保送生
2005年高考文理科状元
校友副省长宋书华
全国人大代表张少敏
1943年第一届校友
新校区位于桥西区滨江路与七里河南观光路交叉口
总占地面积约374亩
新校区建成后高中部将搬至新校区
初中部将搬到一中现本部
预计新校区将于2020年8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