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茴茴蒜多年生草本。茎高15~50厘米,与叶柄均有伸展的淡黄色糙毛。3出复叶,基生叶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宽卵形,长2.6~7.5厘米,中央小叶具长柄,3深裂,裂片狭长,上部生少数不规则锯齿,侧生小叶具短柄,不等地2或3裂;茎上部叶渐变小。花序具疏花;萼片5,淡绿色,船形,长约4毫米,外面疏被柔毛;花瓣5,黄色,宽倒卵形,长约3.2毫米,基部具蜜槽;雄蕊和心皮均多数。聚合果近矩圆形,长约1厘米;瘦果扁,无毛。生于溪边或湿草地。
[1]
幼苗子叶阔卵形,先端钝圆,且微凹,全缘,有长柄。上、下胚轴均发达。初生叶1片,叶片3浅裂, 掌状,有长柄且在基部两侧有半透明膜质边缘。后生叶为掌状3深裂,叶柄密生长柔毛。
成株高15~50厘米,茎直立,有伸展的淡黄色粗糙毛。叶互生,叶片为3出复叶,基生叶和茎下部叶 有长柄,柄的基部扩大成鞘状,有毛; 叶片宽卵形,顶生小叶有长柄,3深裂,裂片狭长,上部疏生不规则锯 齿,两面有毛,侧生小叶2或3裂,柄短或无柄; 茎上部叶片渐变小,近无柄。花序具疏花; 萼片5片,常向 下反卷曲; 花瓣5片,与萼片近等长; 雄蕊与心皮多数。
子实聚合果近长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6~10毫米。瘦果卵圆形,有短喙,扁平,中央微凹陷,褐 色。
[3]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广西、贵州均有。生于海拔700-2500米、平原与丘陵、溪边、田旁的水湿草地。印度、朝鲜、日本及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有。
[2]
主要价值
治肝炎,肝硬化腹水,疟疾,疮癞,牛皮癣,哮喘,牙痛,胃痛,风湿痛。①《中国药植图鉴》:全草为引赤刺激剂,并用治气管疾病。民间用以外包寸口,治疟疾,塞鼻去眼翳,包耳下治牙痛,外搽治牛皮癣。②《陕西中草药》:降血压,消炎退肿,退云翳。治高血压症,哮喘,食道癌,恶疮痈肿,角膜云翳。
生物学特性
茴茴蒜为多年生草本。种子和根芽繁殖。在甘肃兰州于春季3~4月由种子和根芽萌发出苗,实生苗出土 较迟,5~6分枝营养生长,6~8月开花、结果,8~9月种子陆续成熟。华北地区花果期5~9月。该草喜湿润 环境,生于水田边、湖旁、溪边或渠沟边。
[3]
采集季节
夏季采收,常鲜用或晒干用。
[1]
相关性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微温,味苦辣,有小毒。②《陕西中草药》:淡,温,有毒。
化学成分
全草含乌头碱,飞燕草碱(delphinine),原白头翁素等;还含无机元素铁、铜、锰、镍等。
种子含黄酮类: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槲皮苷,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有机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柔花酸(ellag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熊果酸;蒽醌类:蒽醌,大黄素,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还含tachioside,蛇床子素(osthole),7-酮香木鳖苷(ketologanin),豆甾醇等。
主要危害
主要危害水稻、小麦、蔬菜等作物。稻田、麦田、菜地常见,有时部分农田发生数量较多,危害较重。
[3]
古籍考证
①《中国药植图鉴》:全草为引赤刺激剂,并用治气管疾病。民间用以外包寸口,治疟疾,塞鼻去眼翳,包耳下治牙痛,外搽治牛皮癣。 ②《陕西中草药》:降血压,消炎退肿,退云翳。治高血压症,哮喘,食道癌,恶疮痈肿,角膜云翳。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