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

陋室

目录导航

词语拼音

陋室【lòu shì】

【注音】ㄌㄡˋ ㄕˋ

词语释义

简陋的居室。[1](一般用于对自己住所的谦称,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陋室。)

陋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担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时建造的居室,因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而为人所熟知。

词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五:“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矣。”

唐 刘禹锡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老舍 《民主世界》二:“不平则鸣,以堂堂的委员而住这样的猪圈差不多的陋室, 裘委员 搬来之后就狂吼了三天。”

词语例句

身居陋室,整日作画,他对此已完全心满意足了。[2]

爱情可化陋室为宫殿。

近反义词

近义词:寒家

反义词:豪门

陋室简介

   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半边街。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载:“和州陋室,唐刘禹锡所辟,有《陋室铭》柳公权书。”明代正德十年(1515)和州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并建有“梯松楼”、“半月池”、“万花谷”、“舞鹤轩”、“瞻辰亭”、“虚山亭”、“狎欧亭”、“临流亭”、“迎熏亭”、“筠岩亭”、“江山一览亭”等,可惜后来俱遭兵燹,惟刘禹锡《陋室铭》流传千载其高尚的情操.优雅的文辞,像山间的清泉,滋养着民族的心灵。

陋室修缮

“陋室”的艺术字“陋室”的艺术字(8)  清乾隆年间,和州知州宋思仁在旧址重建陋室九间。室前有石铺小院和台阶,苔藓斑驳,绿草如茵,林木扶疏,室后有小山.龙池,碧波如洗,游鱼浮沉。民国6年(1917),岭南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一方。

   1986年,由省、县拨款修葺,并建空花围墙一道。门庭“陋室”二字为诗人臧克家所题。《陋室铭》碑由省书法家孟繁青仿柳体书,刻碑。陋室正厅塑刘禹锡全自站像,上悬“政擢贤良”横匾,周围挂有全国、省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方绍武、司徒越、葛介屏、萧劳、要铎、文永华、江波等人书写的楹联和条幅及金石家,葛许光的印章条幅。主室走廊门旁有楹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旁木柱上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楹联。

  1988年,县里投资近百万元,在陋室的“仙山”、“龙池”一带,建成一座“陋室公园”。面积50多亩,山上建有江山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池中建有临流亭、履仙桥等。周围筑仿清镂花墙300多米,正门坐南朝北,牌坊式门楼,“陋室公园”匾额,为安徽省著名书法家张恺所题。1986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作品

作品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⑾之乱耳⑿,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品译文

  山不一定要很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很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品德高尚的我住在这里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至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在这里与我谈笑均乃博学者,来往绝无知识浅薄的人。闲时可以用来弹弄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者简介

刘禹锡_陋室铭的相关图册刘禹锡_陋室铭的相关图册(8)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

相关新闻

记者亲历第一线:“陋室”下的“正义”(2013年11月27日 16:34:27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11月27日电(记者 于子茹)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赵豫日前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令人动容的话:“我们办公的地方可是一座‘危楼’,但别看我们办公地点破,可是我们惩治起贪腐来毫不含糊。”据了解,该院近年共受理提请批准审查、逮捕和不逮捕共有千人之多,受理移送起诉也有千人左右;办理反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几十起。

赵豫介绍,西安铁检院现在使用的房屋是70年代铁路局建设的资产,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今年4月18日凌晨,北邻宾馆失火殃及我院,我院损失惨重,目前只能在原有基础上搭建临时性建筑维系办公办案。现有三层楼属于临时性建筑,屋顶使用期只有5至10年”,赵豫说。

记者了解到,西安铁检院办理的案件尤其以铁路重点领域职务犯罪最为突出。“铁检办理的案件与地方检察院不同,我们办理的案件主要集中在贪污和挪用公款两个方面”,赵豫说,“在近年的线索初查过程中探索创新,逐步尝试‘以帐查事、以事查人、以人查案’的工作方式,有的放矢、步步推进。”近年来,西安铁检院查处了铁三院郑西高铁咨询项目部张鹏等贪污案、中铁外服西安分公司王长建等贪污案等多起重特大案件,其中王长建案件涉案金额1千余万,为当年陕西省查办案件涉案金额最高的案件。

    赵豫说,由于铁检管辖的特殊性,西安铁检院办案经费常年吃紧。2009年启动司法体制改革后,人事冻结,人员缺口问题日益突出。“体制改革以来,无论是办案经费,还是人员问题都得到了改善。”赵豫最后表示,“不过检察系统作为法律的‘保险丝’,担负着法律最后保障的作用,我们不管条件再艰苦,也要积极自身挖潜,力争克服困难。”

四川七旬翁身居陋室痴迷科研获13项专利(2015-04-20 23:34:00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4月20日电 (记者 胡敏)十余平方的房间,一盏台灯两副眼镜,77岁的刘贤仁便可伏案一天。退休十余年来,他对科研的痴迷不减当年,获得了13项发明专利,其中一项防酒驾自动断油停车装置更是备受关注。

  刘老的防酒驾“神器”其实并不复杂,一个感应器和微控器相连,一台电压器模拟汽车电源,一桶矿泉水代表油箱,两个软管代表油管和电线。

  20日下午,中新网记者来到了刘贤仁的工作室对他进行了采访。一个书柜,两个书桌,占据了他工作室的大部分空间。在书桌上,摆放的正是他发明的防酒驾“神器”,刘老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够尽快步入生产阶段,减少因酒驾而产生的事故。

  “驾驶员喝了酒后,掌握方向盘时,感应器吸收其呼出气体,发出指令后与微控器转换,使汽车自动断油断电”,刘老喝下一小口酒,自己做起了实验,不到一秒的时间里,代表“油箱”就停水了,整个装置也停电了。

  防酒驾“神器”只是刘老13项专利中的一项。刘老退休前,曾是四川省交通厅的高级工程师,专门研究汽车设计。退休以来,他已获得13项发明专利,这其中很多与汽车安全有关,除了防止酒驾,汽车防盗、防超载、防自燃、防超速均有专利。

  “我亲自看到过四死一伤的车祸,那位驾驶员失去了知觉,汽车横冲直闯”,刘老说,自那以后,他就思考汽车安全的问题,控制酒驾的问题。

  刘老在上大学的时候,由于打篮球导致膝关节受伤,最后落下了病根,行动不太方面。为了科研攻关,他能够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坐在工作室里。

  “想不通的时候,也是背着流眼泪,老都老了何必还去搞呢”,刘老说,自己坚守陋室科研,完全是出于对汽车的热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与汽车打交道超过了半个世纪。

  刘老说,不知道自己的专研的劲头从何而来,只觉得自己在伏案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并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多发明些东西。

  刘老的工作室有三位成员,一位质检员和一位助理,两位成员的年纪也都超过了60岁。在陋室里,以刘老为首的三位老年人,有一个想改变汽车生态的梦想:希望防酒驾“神器”,能够像汽车安全带那样普及,从而造福于大众。[3]

高埗危房改造 困难户陋室焕新颜(2014年12月04日 08:44 来源:南方日报)

  居有其屋是每一户家庭的基本愿望,12月3日,笔者获悉,高埗镇今年继续落实好危房改造政策,对5户困难户进行房屋修葺,4户租赁补贴及实物配租,目前修葺工程已陆续进入尾声,春节前全部可以入住温暖的“新居”。

  这几天,高埗镇冼沙村的村民刘领嫦只要一有空,都会站在自家的老屋前,看着施工人员给房屋修葺加固,盼望着能早日修好入住。

  刘领嫦说:“在简陋的环境里生活了近20年,以前地板不平整,有高有低,不时会漏水,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以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城建部门根据刘领嫦房子的实际状况设计了修葺方案,目前工程已进入尾声,预计12月中旬完工。据介绍,为保障村民居有其屋,今年高埗镇把刘领嫦等5户困难户纳入了危房改造对象,由政府出资帮助修葺危房,另有4户获得租赁补贴及实物配租,目前修葺工程已相继进入尾声,春节前全部可以入住舒适的“新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