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运动是一个社会运动理论,解释六十年代中开始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这个时期的社会运动有别于旧形式(工人运动)的运动。这个时期的运动强调对于后物质主义的价值的追求,例如民主运动、人权运动等。
社会运动都是由下述三个要素结合起来的:一是不断地、有组织地向目标当局公开提出群体性的诉求;二是为特定目标而组成的专门的协会、联盟、公开会议、游行、集会、示威、请愿、声明、口号等是社会运动的常备节目;三是参与者协同一致所表现出的价值、统一、规模和奉献。
第一,工人运动是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展开的,而新社会运动虽然也在一定的民族国家范围内发生,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全球化了。
第二,社会运动的对象由清晰变得模糊。
第三,从社会经济斗争转向文化斗争。
第四,工人运动、新社会运动与政治的关系各不相同。
第五,工人运动的主体是社会意义上形成的主体,而新社会运动的主体是指文化意义上形成的主体。
一般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的人们强调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工人运动之间的历史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新社会运动理论则强调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工人运动之间的差别。应该承认,这两种理论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
作为社会运动,传统社会运动和现代新社会运动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正是这种共同点,我们才可能都把它们看作是社会运动,并把它们作为社会运动来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