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玛丽亚·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是菲律宾第14、15届总统。她是菲律宾第二位女总统 ,也是前总统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的女儿。她曾就读于华盛顿乔治敦大学,有金融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她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是同班同学。
回国后,阿罗约继续深造,先后获得马尼拉大学协会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菲律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阿罗约曾在大学里任教,其后在阿基诺政府担任贸工部长。1992年,在其父亲昔日政坛朋友的支持下,首次参选参议员并以最高票数据当选。1998年又以压到性票数当选副总统,从此走上权力之路。她是在2001年1月20日菲律宾叛乱中接替艾斯特拉达担任代理总统职务的。菲律宾最高法院一致认同她的就任。2004年连任成功。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1947年4月5日生于菲律宾班诗兰省;
1968年到华盛顿乔治敦大学学习;
1986年2月,马科斯下台后,阿罗约进入新总统阿基诺夫人的内阁,担任贸易和工业部的副部长。
从1988年到1990年,她掌管纺织服装出口局。
1992年和1995年两度当选参议员,曾任贸工部副部长。
1998年5月当选为副总统,兼任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长,
2001年1月20日菲律宾叛乱中阿罗约接替前总统担任总统职务的。最高法院一致认同她的就任。
2001年1月就任菲律宾第14任总统。
2004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6月30日宣誓就职。
2017年7月任中菲了解协会主席。[2]
2018年4月9日,当选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理事。[3]
2022年12月,受聘为福建师范大学菲律宾研究中心顾问。
现任菲律宾众议院高级副众议长,福建师范大学菲律宾研究中心顾问。[1]
童年的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格洛丽亚是个书虫,一个专心致志的优秀学生,15岁搬进总统府马拉卡楠宫 ,在总统府度过了两年难忘的时光后,格洛丽亚中学毕业,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前往美国留学。
马卡帕加尔为格洛丽亚选择了位于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在一次同学的生日聚会上,娇小美丽的格洛丽亚与高大英俊的何赛·阿罗约相遇。春去秋来,格洛丽亚在美国已经留学两年了。何赛·阿罗约向格洛丽亚提出了结婚的请求。马卡帕加尔夫妇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女儿中止在美国的学习,回国与何赛结婚,在国内继续学业。于是格洛丽亚便在结束大二的课程后,启程回国。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格洛丽亚·阿罗约回国时,马卡帕加尔已不再是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先后取得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境界,她决定留校做一名教师。1969年,阿罗约的长子迈克·阿罗约出生了,阿罗约夫人欣喜若狂。她快乐而充实地生活着。直到马卡帕加尔的回忆录出版,阅读了父亲的回忆录,阿罗约夫人觉得很惭愧。她回想起父亲在马拉卡楠宫总统办公室操劳的身影,开始问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阿罗约夫人开始走出校园,她为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撰写专栏文章,在电视台主持经济节目。文静秀丽的阿罗约·很快以鲜明的观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声名鹊起。
1986年马科斯政权在“人民革命”中被推翻,阿基诺夫人上台,阿罗约被任命为贸工部部长助理。阿罗约对政坛上的权力斗争视而不见,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1988年,她被任命为纺织工业出口局局长,开始独当一面。阿罗约夫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开始为菲律宾人所熟知。1989年5月,她由于其出色的政绩被阿基诺夫人任命为贸易工业部副部长,分管政策研究室和服装出口。
1992年1月,阿罗约夫人决定竞选参议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不惑之年跨入政坛,阿罗约夫人强烈地感觉到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她必须创造政治奇迹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几个月前,从大洋彼岸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向同窗好友发去贺信后,阿罗约夫人更加感到出奇制胜的必要。马卡帕加尔全家都非常支持阿罗约夫人的决定。阿罗约夫人十多年的执教经验锻炼了她的口才,使她能够在万人集会上依然雄辩滔滔,在媒体的工作经验使她在与新闻机构打交道时游刃有余。 1992年5月,阿罗约夫人如愿以偿,当选国会参议员,她的政治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她的勤奋工作得到了菲律宾上下的一致认可。担任参议员不久,她就被任命为四个重要的经济委员会的主席。她数次当选“杰出参议员”。她还被香港一家周刊评选为1998年“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妇女”。她的政绩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于是她决定参加第二次参议员竞选。
阿罗约夫人成为1995年参议员选举的“选举皇后”,所获选票不仅是当年之冠,而且超过了菲律宾建国以来任何单个候选人所获得的选票数。竞选的辉煌胜利使她雄心万丈,她开始向更高的目标———马拉卡楠宫迈进。1998年的总统选举,虽然最终结果是阿罗约夫人成为埃斯特拉达的副手,但毕竟已离总统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2000年,埃斯特拉达爆出收受赌博集团贿赂丑闻和艳史秘闻,要求他辞职的声音不断高涨 。根据菲律宾宪法,如果总统任期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完成任期,应当由副总统接任。在得到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等菲政坛重量级人物明确支持后,阿罗约开始与埃斯特拉达划清界限,同时她所领导的力量党和其他两个主要在野党在宿务市组成了反对埃斯特拉达的联合阵线。军方和内阁要员先后表态支持她领导的反对派。菲律宾最高法院宣布,总统职位悬空,由副总统阿罗约宣誓就任总统。
阿罗约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消除贫困、打击腐败、摈弃亲属政治等等。实施这个建国方案的是一个勤奋务实的总统和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2005年6月5日,菲律宾一家广播公司通过电台播放了一盘据称是阿罗约与一名选举官员在2004年大选期间的电话录音,阿罗约在电话中涉嫌示意选举官员舞弊。全国哗然。6月28日,阿罗约表情凝重,在对全国电视讲话中作出出人意料的表态,“我道歉。我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7月8日,一直支持阿罗约的内阁成员发生分裂,10名部长级官员集体辞职并且加入反对阿罗约的阵营,令风雨飘摇中的菲政局更添动荡。
尽管身陷政治漩涡,但从始至终,阿罗约在三个问题上立场坚定。第一,她承认曾在大选期间因关心自己的票数致电选举委员会官员,但那是在计票和审票过程结束之后,不会影响选举结果,所以不构成舞弊行为。第二,她始终坚持不辞职,特别是在一直支持她的内阁成员、商界人士和包括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在内的社会名流都“掉转枪口”后,阿罗约 依然端坐浪尖,强调自己在2005年大选期间的清白,“我不会屈服于压力。”第三,阿罗约一直希望这场政治危机能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解决,所以欢迎反对派与她在国会“对簿公堂”。
两天后,菲律宾影响最大的天主教会发表声明,表示不赞成反对派要求阿罗约辞职的立场,但同时要求成立真相调查委员会,调查反对派对阿罗约选举舞弊的指控。菲律宾约有84%国民信奉天主教,教会的声明使菲律宾持续一个多月的政局动荡出现了缓和转机。
在得到教会的温和表态后,阿罗约发表声明,表示“谦卑的感谢”,并承诺遵从教会的建议,反省自己的道德问题,欢迎反对派对录音事件的调查甚至弹劾。在2005年录音事件发生以前,何赛·阿罗约再次被称卷入非法赌博69。为了避免家人的丑闻“火上浇油”,6月29日,阿罗约再次放低姿态,宣布丈夫暂时远居国外,为她的政治生涯作出牺牲。宣布这一消息时,阿罗约眼含热泪,回顾自己的父亲、已故前总统马卡帕加尔当年对她的训导———上帝第一,国家第二,家庭第三。
阿罗约的原名是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是她嫁给迈克·阿罗约后的称呼,准确地说应该叫她阿罗约夫人。而她的父亲,前总统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生于吕宋岛 邦板牙省,据考证,为福建人后裔。
阿罗约的丈夫何塞·米格尔·图亚松·阿罗约是一名律师和商人,他们有三个子女。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4日,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前总统阿罗约在7月15日的一次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中结果呈阳性,随后自我隔离并进行治疗。但在7月23日进行的核酸检测中,其结果仍然呈阳性。[4]
阿罗约接任总统后提出建立“强大共和国”的目标,在政治和外交上紧随美国,强化与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减少贫困的措施,使菲律宾社会经济发展渐有起色。 执政期间,阿罗约一方面致力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另一方面采取强硬措施打击包括绑架在内的各种犯罪活动,使曾一度被称为“世界绑架之都”的菲律宾治安状况开始好转,经济也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首任期间,菲律宾人民平均薪资上涨11%,外国投资增加了26%,国内罢工现象减少了一半。
出席活动照片(3)阿罗约总统严于律己,工作勤奋,对内阁成员非常严格。阿罗约总统每天准时上下 班。第一次内阁会议结束后,教育部长习惯地询问总统关于午饭的安排,“没有安排。”阿罗约夫人说完后飘然而去,内阁成员留在会议室里面面相觑。
阿罗约是一个相当活泼、外向的人。她的口才极佳,在记者招待会上总能够妙语连珠,诙谐幽默,因此深受媒体的欢迎和追捧,这与传统观念中总统一般不苟言笑的印象简直大相径庭。
生活中的阿罗约是真实而可爱的,在周日,她喜欢和家人呆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陪丈夫打打高尔夫球,陪儿女看看影视剧,而且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影视迷”。受具有华人血统的家人影响,她很喜欢看功夫片,在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风靡东南亚的时候,也是“流星迷”一族的阿罗约还特意在总统府接见了主演言承旭。对于阿罗约而言,工作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但决不会因此而放弃真实的自我。
作为一位极具明星气质的女总统,阿罗约总统凭借的不仅仅是其美丽,她秉承了其父亲民主的作风,在当上菲律宾总统后不久,就宣布开放总统府供民众参观,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英国路透社的记者曾经拍摄到这么一张照片:一个菲律宾小男孩紧紧地拽住总统的手不放,而阿罗约也毫不介意地头探出车窗,望着这个孩子,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阿罗约总是那么随和、迷人,也正因为此,她赢得了很多菲律宾人民的信任和尊敬。美丽而亲民,使她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讲话照片(3)阿罗约2001年就任菲律宾总统时年过半百,但外表看上去却显得非常年轻。当有媒体 问及有何保养秘诀时,阿罗约说:“我没有美容秘密。我从没有过于担忧我的容貌。也许上帝给了我让我看上去年轻的基因。”
如果说娇美的容貌是与生俱来,那么阿罗约在着装上的高雅独到无疑又为她加分不少。阿罗约对中国的旗袍一直情有独钟。在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阿罗约身着一件大红色的中国旗袍,站在众元首政要中,显得格外精致动人。后来阿罗约在总统府国宴厅宴请华文媒体主要负责人时,再次穿上了那件红色的旗袍,立马成为惹人注目的焦点。她兴奋地表示:“因为春节快到了,我特地穿上这套服装。”谈笑中,对于旗袍的喜爱溢于言表。
2002年9月,菲律宾一本名叫《Tatler》的杂志刚一上市即在首都马尼拉引起轰动,因为该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是他们的女总统阿罗约和4位政府部长。4位政府部长全都穿着一身黑西装戴着墨镜,与平时的形象判若两人,而娇小的阿罗约被四位人高马大的部长簇拥其中,明星气派十足。他们这一造型完全是照抄好莱坞电影《黑衣人》里面的两位男主角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的打扮,令人忍俊不禁。总统发言人解释道,该杂志是一本生活杂志,而并非像《时代》那样严肃,阿罗约只是想借此体现自己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一面。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2011年8月9日,菲律宾政府禁止因涉及贪污丑闻的前总统阿罗约出境。阿罗约被指在竞选总统期间挪用数亿比索政府资金充当竞选经费。阿罗约对此指控予以否认。菲律宾司法部门要求至少将阿罗约列入移民检查站“观察名单”60天。阿罗约的丈夫在上周已被列入该名单。列于该名单中的人员不能离开菲律宾国境,除非得到政府批准。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上任一年之后,完成肃贪机构的人事整顿,并着手对前总统阿罗约夫人涉及的贪污丑闻展开调查,阿罗约有可能面临多达4件贪污罪的控告。菲律宾监察专员称,当初阿罗约总统享有总统刑事豁免权,但现在她已卸任,调查人员重新审视过去的文件,并搜寻更多新的证据。
阿罗约于2010年到任后改选家乡班巴加省众议员,顺利当选,也成为菲律宾第一位“降级”继续从政的前总统,政治观察家怀疑,她“不耻下任”是为了保持政治影响力,逃避有关弊案的追查。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2011年11月18日,菲律宾选举委员会正式以“操控选举”的罪名起诉前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 ·阿罗约。
选举委员会当天说,阿罗约涉嫌于2007年与安帕图安家族共谋,操纵在南部马京达瑙省的参议院选举,使12名支持阿罗约的候选人全部当选。选举委员会发言人希门尼斯说:“我们只不过接到调查结果后发现这些证据足以指控,因此提起诉讼”。马尼拉帕赛地区法院于2011年11月18日下午向阿罗约发出逮捕令。
当地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菲律宾前总统格洛丽亚·阿罗约在菲首都马尼拉一间医院遭到警方逮捕,没有离开医院,而是由警方在病房内看守。她被指在2007年大选中存在舞弊等行为。带领人员执行逮捕行动的警方高官称阿罗约在医院病房中被捕,“她现在被拘留在南部警区”,该警官介绍说,“因为她的身体状况(不佳),我们不会把她带出来......我们只是在她的病房外安排了警力。”[5]
阿罗约先前坚决否认选举舞弊、腐败等一系列指认。
阿罗约的律师劳尔·拉姆比诺2011年11月18日谴责当局指控阿罗约的做法,认为这意在阻止她离开菲律宾。“他们违反了与既定程序相关的基本规则。显而易见的是,这项(指控)决定从一开始就在高压下作出”。
警察在阿罗约住院的门口戒备2011年12月2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针对菲律宾政府与中国一家电信设备制造商之间的一笔报价过高的合同,菲律宾检察官29日对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提出一项新的刑事指控。据称该合同涉及巨额回扣。
阿罗约的丈夫和一位前选举负责人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否认曾收受数百万美元回扣。但此事从未经过正式调查,因为阿罗约禁止高层官员透露细节。
菲律宾反贪检察官就上述问题合同向阿罗约、阿罗约的丈夫何塞·米格尔·“麦克”·阿罗约、前选举专员阿巴罗斯(Benjamin Abalos)以及前运输部长门多萨(Leandro Mendoza)提出指控。
法院发言人博卡(Renato Bocar)说,阿罗约被控因个人利益而批准该项目,虽然她明知该项目的批准存在违规和反常情况。 这一指控是基于中兴通讯的顾问马德里亚加(Dante Madriaga)2008年在参议院的证词做出的。马德里亚加说,这一项目最初报价为1.3亿美元,后为了给相关人员回扣,报价大幅飙升。
菲律宾前经济计划部长内里(Romulo Neri)作证说,阿巴罗斯向其行贿,要求他批准这一合同。另一名证人德·贝内西亚三世(Jose de Venecia III)说,有人承诺给阿罗约的丈夫7000万美元回扣。
2011年11月19日,警方派遣人员前往医院,为阿罗约拍照,提取她的指纹。如果阿罗约操控选举的罪名成立,她可能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菲律宾帕赛市地方法院2012年7月25日批准前总统阿罗约缴纳100万比索(约15万人民币)保释,认为对其“选举欺诈”的指控过于薄弱。不过,由于阿罗约仍面临掠夺罪的控告,因此未获准出国。[6]
2015年10月8日,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的律师引述联合国信函说,阿基诺三世政府以贪污之名拘禁阿罗约的举动是政治行为,违反人权。
阿罗约的律师加东8日召开记者会宣布,阿罗约向联合国任意拘留问题工作小组提出的人权投诉已经获得回音。加东引述该工作小组的电子信函说,阿基诺三世政府对阿罗约施行的“医院拘禁”是“任意独断的”,违反国际人权法,因为肃贪法庭在多次驳回保释请求时,没有考虑阿罗约的个人情况。他还指出,联合国这个工作小组认为,拘禁阿罗约的行为出自于政治动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