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

铜仁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铜仁市各区县铜仁市各区县(23)铜仁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

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

唐置万安县,后改常丰县,分属思州、锦州、黔州。

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清代铜仁建置无变化。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

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

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

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

铜仁少数民族铜仁少数民族(12)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

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

1952年,四川省秀山县九江乡划归贵州省松桃县。

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

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

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

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

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

1991年全区通过“建并撤”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自此开始建置为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2011年10月22日,撤消铜仁地区设地级铜仁市,撤消原县级铜仁市设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行政区域为新的碧江区行政区域;撤消万山特区,设铜仁市万山区。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铜仁市下辖2个市辖区、8个县。[7]

区划详情

2个市辖区:碧江区、万山区。

8个县:江口县、玉屏侗族自治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7]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7°45'—109°30'、北纬27°07'—29°05'之间,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8]

地形地貌

铜仁自然环境铜仁自然环境(4)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在远离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洼地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坝子及其它地貌面积仅占3.9%。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成为铜仁市东西部的分水岭,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

地貌以低中山丘陵为主,其次为高中山和河谷盆地本区地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地质构造控制,褶皱轴及断裂线的走向多为北北东或北东向,因而不同时代或不同性质的岩层大致以北北东或北东向相间排列,致使地貌分布也成北北东向排列的格局-根据地貌类型及组合在空间上的差异,将全区地貌划分为3个一级区,10个二级区。

气候特征

铜仁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季风气候明显,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年日照时数1044.7—1266.2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7.6℃,日均温>10℃的初日在3月下旬初,终日为11月下旬初,间隔250天,积温5300℃。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毫米,无霜期275—317天,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山间、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全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润物宜人。[8]

水文特征

铜仁市境内水流属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乌江水系,其中沅江水系流域面积6879平方公里,占38.2%;乌江水系流域面积11124平方公里,占6.8%。境内河流均属山区雨源型,由降水补给形成地表径流。

境内河流按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共有229条,其中,20平方公里—99平方公里的172条,100平方公里—499平方公里的42条,500平方公里999平方公里的7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条。在229条河流中,境内长度在5公里9.9公里的58条,10公里及以上的71条,其中,10公里50公里长的156条,51公里—100公里的10条,101公里—200公里的4条,201公里以上的1条全地区河流10公里以上的总长度为4389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河网密度为24.35公里,其中,沅江水系74条,总长1963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的河网密度为27.61公里;乌江水系97条,总长2426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的河网密度为22.22公里。河网密度以东部玉屏侗族自治县境内最密,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为3965公里,亦是贵州省之最;以西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最稀,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为20.48公里。

境内河流的发源地,除过境的舞阳河、乌江干流以外,其余均发源于武陵山脉。主要河流均沿地势向东、北东和北三面迂回流入湖南省或重庆市,一般呈放射状。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3年,铜仁市拥有土地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在总面积中有耕地4658.89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5.87%;[9]果桑、茶叶等园地105.29平方千米,占0.58%;林地8211.19平方千米,占45.61%;牧草地1906.52平方千米,占10.59%;其它农用地1095.55平方千米;占6.08%;建设用地603.34平方千米,占3.35%(其中:居民及工矿用地539.76平方千米,交通用地44.84平方千米,水利设施用地18.7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21.55平方千米,占1.23%;未利用土地1200.67平方千米(未含滩涂面积),占6.67%。耕地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低山河谷,低山丘陵或剥夷面、低中山山脚、山腰及山谷盆地和断陷盆地等地面。

植物资源

紫薇紫薇灵芝灵芝铜仁市共有树种627种,分属89科,283属,以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薪炭林、防护林、竹林、特用林所占比重较小。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珙桐、紫薇;列为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钟萼木、连香树、鹅掌揪;列为三级重点保护的有穗花杉、金杉槭、厚朴、凹叶厚朴、花榈木、楠木、白辛树、丽江铁杉、华铁杉、苌苞铁杉等。珍稀树种大多数集中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境内天然牧草大体可分为6大类,共计160种,即禾木科牧草类74种,豆科牧草类16种,杂草类38种,水生青科类3种,饲树类4种,饲用藤灌木类25种。境内有药用植物500种以上,已考察准确的高等药作植物有100科,227属,413种。产量较大的植物药有莫茱萸、杜仲、厚补、黄柏、五倍子、金银花、瓜萎、射干、半夏、天麻等。境内大型真菌也很丰富,蕴藏有33科、77属、151种。其中竹黄、灵芝、茯苓、乌勃等21种可作药用。含抗癌物质或有抗癌作用的有采绒草盖菌、菱红菇等12种。还有香菇、木耳、松乳菇等30种,是城乡居民广为喜爱的美味山珍。栽培植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和蔬菜,共计812个地方品种,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以及薯类、麦类、豆类、杂粮等594个品种;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等11个品种。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青麻、向日葵、茶叶、蚕桑等53个品种;蔬菜主要有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甘蓝类、鳞茎类、水生菜类、瓜类、野生菜类等13类,154个品种。境内栽培水果主要有柑橘、橙、柚、桃、李、梨、杏、柿、枣、苹果、葡萄、板栗、枇杷等。境内各山区还盛产猕猴桃、刺梨、红籽、八月瓜等多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果品。

动物资源

黔金丝猴黔金丝猴家畜以猪、牛、羊、狗为主,也有少量马、驴、兔等饲养。家禽以鸡、鸭为主,也有少量的鹅、鸽饲养。境内水生动物以鱼类最广,共有5目16科93种,种属最多的有锂科、鲍科、鳍科。除鱼类外,还有两栖动物大鲵、青蛙等;有爬行动物鳖、龟等;有软体动物蚌、螺等;有节肢动物日本沼虾、秀丽白虾等。大鲵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境内共有各类野生动物大约400余种,其中兽类动物约60余种,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黔金丝猴、黑叶猴;有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熊猴、红面猴;有列为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林麝、毛冠鹿和穿山甲。黔金猴又叫灰金丝猴、自肩仰鼻猴,在世界上仅分布于本市梵净山,是非常珍贵的濒危物种;黑叶猴主要分布于本市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两栖动物分属2目8种11属,大约40余种,珍稀两栖动物除大鲵外还有尾斑瘰螈、大绿蛙、合征姬蛙、棘指角蟾等4种。爬行动物分属3目8科23属,约50余种,其中蛇目有32种,毒蛇有7种,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13种。境内鸟类动物分属16目35科约200余种,其中留鸟类、夏候鸟类等繁殖鸟约占65%,冬候鸟类、旅鸟类等非繁殖鸟约占35%,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鸳鸯、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和红腹锦鸡等4种。

矿产资源

铜仁地区矿藏丰富,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

金属矿有汞、锰、金、银、钨、锡、铁、锌、钒、铅、铂、镁、镍、铌钽、碲、硒、锢、镓、锗、钴,共23种。

能源矿产有煤、铀、地下热水,共3种。

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硅石、萤石、石煤、长石、磷、硫铁、碧玉石、花岗石、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紫袍玉带石、辉绿岩、脉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页岩、板岩、毒砂、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设用砂、含钾页岩、陶瓷用高岭土、砖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种。

汞矿和锰矿储量极为丰富,是境内最具特色的优势矿产。汞矿主要分布于万山、碧江、松桃等县(区)。锰矿集中分布于松桃、碧江的县(区),锰矿储量2.5亿吨,远景储量可望达到3.5亿吨,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此外,储量较大的还有:煤矿,主要分布于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等县,已探明C+D+E级储量达3亿吨;铁矿,主要分布于石阡、沿河、德江、印江、江口等县,已探明的储量共达7249万吨;磷矿,主要分布于松桃、铜仁、沿河等县(市),总储量为400万吨;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石阡境内,总流量为58.45~62.4升/秒。含钾页岩,主要分布于碧江区、万山区,预测储量50亿吨;页岩气预测储量1.2万亿立方米;硫铁矿,主要分布在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已探明储量共达22873万吨。

人口

202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49.30万人,常住人口328.26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9.95‰,比上年下降4.17个千分点,户籍人口死亡率为4.61‰,比上年下降2.66个千分点。[4]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李作勋[6]
 市委副书记 钟汰甬[10][11][12]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陈康
 副主任 熊光奎、张洁、杨彪、任廷浬、黄洪州、龙群跃、黄继荣[13]
 秘书长 杨秀明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副市长 钟汰甬、黄进、王飚、叶栋槺、潘攀、李俊宏、杨云[13]、于毅[14]、范楚平[15][12]
 秘书长  胡志勇[16]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肖洪
 副主席 冉晓东、张吉刚、杨德振、张浩然、刘五星、赵震洋、刘嘉赋、刘鸿丽
 秘书长 安波[17]

(以上表格内容来源于:[18][19][20][21][22][23][24][25][26][27]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李作勋[6]
 市委副书记 钟汰甬[10][11][12]

综述

 职务 姓名 
 主任 陈康
 副主任 熊光奎、张洁、杨彪、任廷浬、黄洪州、龙群跃、黄继荣[13]
 秘书长 杨秀明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副市长 钟汰甬、黄进、王飚、叶栋槺、潘攀、李俊宏、杨云[13]、于毅[14]、范楚平[15][12]
 秘书长  胡志勇[16]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肖洪
 副主席 冉晓东、张吉刚、杨德振、张浩然、刘五星、赵震洋、刘嘉赋、刘鸿丽
 秘书长 安波[17]

第三产业

文化

铜仁铜仁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6.03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367.5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779.08亿元,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440元,同比增长8.4%。

2021年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1%,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0%,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3%,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4]

地方文化

铜仁铜仁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3.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农业产值335.44亿元,增长10.2%;林业产值47.23亿元,增长8.3%;畜牧业产值114.84亿元,增长8.8%;渔业产值13.11亿元,增长10.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96亿元,增长9.1%。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8.06万亩,同比增长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9.68万亩,同比下降0.2%;蔬菜播种面积193.87万亩,同比下降4.3%。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38.13万亩,同比下降2.4%;果园面积91.14万亩,同比增长0.8%。

2021年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252.22万吨,同比增长7.4%,其中稻谷产量58.75万吨,下降1.4%;油料产量12.80万吨,增长1.6%;茶叶产量5.26万吨,增长27.2%;水果产量66.28万吨,增长26.7%。

2021年全年肉类产量28.88万吨,同比增长9.4%。水产品产量6.25万吨,同比增长20.7%。禽蛋产量3.12万吨,同比增长30.8%。猪存栏196.04万头,同比增长6.7%。牛存栏60.91万头,同比下降11.4%。羊存栏69.95万头,同比下降0.4%。[4]

地方特产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集体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3%。

2021年全年铁合金产量43.39万吨,同比下降5.2%;发电量127.04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2.1%;卷烟72.70亿支,同比增长2.4%;精制茶8303.11吨,同比增长13.6%;水泥748.77万吨,同比下降21.7%。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619.21亿元,同比增长39.0%;实现营业收入532.77亿元,同比增长25.7%;实现利润总额34.09亿元,同比增长64.3%;实现税金总额7.60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1年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6个,比上年末增加26个,其中: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1个;二级资质企业72个,增加9个;三级资质企业及其它资质企业73个,增加17个。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3.74亿元,同比增长4.3%。[4]

交通

固定资产投资

铜仁铜仁

2021年,500万元及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6.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0.6%。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1%,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9%。

2021年,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本年到位资金724.8亿元,同比下降7.2%,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70.9亿元,同比下降4.0%;国内贷款189.5亿元,同比增长27.1%;自筹资金303.2亿元,同比下降29.2%。

内贸、外贸和物价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1%。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7%。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下降1.0%,限额以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9.4%,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8%,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2.8%。

2021年全年直接进出口总额150167万元,同比增长141.8%,其中:出口额139988万元,增长132.3%;进口额10179万元,增长453.6%。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4%,上涨0.4%。其中:食品烟酒下降1.4%、衣着上涨0.6%、居住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2%、交通和通信上涨4.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下降0.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

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30.66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06亿元,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4.13亿元,增长7.3%;非税收收入22.93亿元,下降2.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5.8%。

2021年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1.65亿元,同比下降3.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69亿元,下降16.1%;教育支出99.13亿元,增长0.4%;科学技术支出5.88亿元,下降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22亿元,下降3.1%,卫生健康支出53.61亿元,下降2.2%,农林水事务支出74.64亿元,下降10.8%。

2021年全年实现税收总额106.49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增值税46.22亿元,同比增长11.0%;消费税11.04亿元,同比增长2.4%;车辆购置税5.31亿元,同比下降7.4%;企业所得税13.89亿元,同比增长1.4%;个人所得税9.23亿元,同比增长78.9%;城镇土地使用税1.25亿元,同比下降3.0%;城市维护建设税3.56亿元,同比增长10.9%。

2021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40.56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住户储蓄存款1075.44亿元,增长13.3%。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061.27亿元,同比增长18.5%。

2021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8.4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35亿元,下降4.1%;人身险保费收入23.09亿元,增长4.6%。赔付支出16.17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财产险赔付9.22亿元,增长8.2%;人身险赔付6.95亿元,同比增长10.2%。[4]

社会

邮电通信

三月三

侗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赶坳”或“社场”。男女老幼穿上民族节日盛装,汇集在山坳上唱歌或摆故事,自在游乐。青年男女用对唱山歌的形式,倾吐衷情。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又叫“尝新节”。将新米、瓜菜和鱼肉等品供奉祖先,然后全家共餐。这一天不论富户或一般人家,都曝晒衣服被褥,俗称“晒龙袍”。族长翻晒谱牒,以防霉烂、虫蛆。

石阡说春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唐代,是石阡世代流传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说春”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说词讲究,意在劝农,同时还为百姓送去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祝福。

上刀梯

上刀梯,又称上刀山,其用途是傩活动中“还过关愿”时作“关”来用。后来被民间艺人综合成一种艺术形式。表演时加上了民族舞蹈、唱山歌、打击乐伴奏,男女表演者每上一步都要表演惊险壮观的动作技艺。

毛龙节

石阡仡佬族毛龙灯,是石阡仅有、国内唯一的特有灯种,是古夜郎文明发源地石阡的仡佬族“竹王崇拜”与中国“龙文化”融合、衍生而成的文化形式。该灯全以竹子编扎,由灯宝与毛龙两部分构成。表演时,数十人各执手柄舞动毛龙,并可多条毛龙相接摆出各种造型。夜间表演,整条毛龙通体透明,舞动之时更为壮观。2005年,“石阡仡佬族毛龙节”被中国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事业

土家族麻糖酒:只有20度左右,颜色金黄透明,风味独特。

天麻:著名中药材,有提气益神等功能。个大肥厚、饱满坚实。

傩面具:木雕工艺品,既可作傩戏的面具,又是一种装饰工艺品,造型古朴,题材多为鬼怪动物等。

思州石砚:又名金星石砚,是中国“八大名砚”之一。石质细腻,造型精细。

紫袍玉带:盛产于梵净山周边地区,是一种极为珍贵的石头。一块有几种层次分明的颜色,不同的石头有不同的颜色层次分布。[28]

医疗卫生

综述

2021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3986公里,比上年增加79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37公里,新增297公里。

2021年全年机动车保有量72.30万辆,增长4.9%,其中:汽车保有量42.01万辆,增长8.5%;摩托车保有量30.25万辆,增长0.4%。

2021年全年全市公路、水运货物运输量7958.25万吨,比上年增长4.2%;货物周转量1538543.38万吨公里,增长0.9%。民航货邮吞吐量44.56吨,比上年下降12.3%。

2021年全年全市公路、水运旅客运输量7550.57万人,比上年下降13.5%;旅客周转量606668.3万人公里,下降10.2%。民航旅客吞吐量52.8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1%。[4]

航空

2001年,大兴民用机场竣工复航。2009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批准铜仁机场更名为“铜仁凤凰机场”,铜仁凤凰机场先后开通贵阳、长沙、重庆、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桂林航线,现已并入首都机场集团。

铁路

铜仁火车站铜仁火车站(5)截至2016年6月,铜仁市共有两条铁路建成通车,境内全长118公里,分别是湘黔铁路复线和渝怀铁路。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境内长36.65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

铜仁至玉屏铁路工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预计2016年年底完工通车投入使用。

公路

截至2013年,铜仁市配套建设了公路枢纽中心服务站及县、乡站场119个,其中客运站63个。G60沪昆高速公路玉屏段、G56杭瑞高速公路大思段、 G56 杭瑞高速公路思遵段、思南县经石阡县至黔东南州剑河县高速公路(思剑高速公路)和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S15铜大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松铜高速公路也已经完工通车。到2015年已实现县县通高速(10个区县)。

文化艺术

劳动就业

2021年邮政业务总量5.68亿元,同比增长23.7%。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18.04万件,同比增长162.3%;快递业务量1735.29万件,同比增长50.7%;快递业务收入3.16亿元,增长39.9%。

2021年年末电话用户数391.50万户,同比增长4.8%。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8.73万户,同比增长23.2%。移动互联网用户327.02万户,同比增长7.1%。电话普及率为122.78部/百人。[4]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普通小学1164所,在校生34.02万人;初中学校210所,在校生16.74万人;普通高中45所,在校生11.6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含中职附设班)18所,在校生3.74万人;普通高等学校5所,在校生6.36万人。[4]

高等院校

院校名称 类别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地址
铜仁学院 公立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本科 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公立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专科 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立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专科 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民办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专科 德江县城南新区

高级中学

二类省级示范性高中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铜仁一中)、贵州省思南中学、铜仁市第二中学、松桃民族中学、石阡民族中学、沿河民族中学、德江县第一中学[29]
三类省级示范性高中 铜仁市民族中学(铜仁三中)、印江民族中学、贵州省石阡中学[29]
市级示范性高中 铜仁市第四中学、铜仁市第八中学、铜仁市实验中学、铜仁学院附属中学、万山区民族中学、江口中学、玉屏民族中学等。

脱贫攻坚

院校名称 类别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地址
铜仁学院 公立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本科 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公立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专科 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公立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专科 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民办大学 贵州省教育厅 专科 德江县城南新区

环境保护

二类省级示范性高中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铜仁一中)、贵州省思南中学、铜仁市第二中学、松桃民族中学、石阡民族中学、沿河民族中学、德江县第一中学[29]
三类省级示范性高中 铜仁市民族中学(铜仁三中)、印江民族中学、贵州省石阡中学[29]
市级示范性高中 铜仁市第四中学、铜仁市第八中学、铜仁市实验中学、铜仁学院附属中学、万山区民族中学、江口中学、玉屏民族中学等。

人民生活

202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4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年末卫生机构床位28066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5948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659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364人,注册护士11484人。[4]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市有剧团14个,文化馆(艺术馆)11个,图书馆11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1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3.96%,比上年提升0.19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01%,比上年提升0.05个百分点。[4]

旅游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9万人,同比下降1.6%,城镇登记失业率4.13%。全市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62万人,同比增长10.1%;转移农村劳动力9.14万人,同比下降1.0%。[4]

旅游概况

2021年末,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22万人,同比增长15.7%;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4.80万人,同比增长1.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1.56万人,同比增长3.4%;参加失业保险14.73万人,同比增长10.1%;参加工伤保险41.85万人,同比增长61.3%;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14.80万人,同比增长1.8%。

2021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08万人,同比增长5.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8.03万人,同比下降0.5%;参保生育保险19.13万人,同比增长5.0%。

2021年末,全市城乡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9万户,共计30.81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49万户、共计8.63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9.41万户,22.18万人。

2021年全市有福利院8个,床位1116张,集中供养人数589人;敬老院128个,床位7962张,集中供养人数2956人。[4]

主要景点

2020年,全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好“五步工作法”,探索形成了“七个极”工作要求、“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和“76554”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5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4.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解决千百年来困扰铜仁的贫困问题,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

著名人物

2021年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15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31.94万立方米/日,其中:县城以上污水处理厂22座,设计处理能力25.5万立方米/日;建制镇污水处理厂93座,设计处理能力6.44万立方米/日。2021年城市(县城)处理污水8600.39万立方米,全市已铺设污水管网1677千米。[4]

荣誉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84元,同比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20072元,增长17.3%;经营净收入10431元,增长6.0%;财产净收入2962元,增长9.6%;转移净收入3219元,下降22.2%。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700元,同比增长19.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

202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1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工资性收入5485元,增长4.6%;经营净收入4236元,增长22.2%;财产净收入69元,增长9.7%;转移净收入2502元,增长7.5%。

202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948元,同比增长12.1%。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4平方米。[4]

词条图册

2021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2起、死亡66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4起,死亡人数减少25人。发生1起较大事故,死亡4人。其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发生事故36起,死亡37人;采矿业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建筑业发生事故15起,死亡19人;商贸制造业发生事故5起,死亡5人;其他行业发生事故2起,死亡1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农业机械、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业未接到事故报告。[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