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小样儿小样儿一般是指出生体重比同龄正常体重低25%的小儿,胎龄在38至42周之间而体重在2500克以下者,称足月小样儿,在小样儿中最常见。 世界上每年约24万婴儿的出生体重<2500g,其中足月小于胎龄儿占30%-40%,我国小于胎龄儿发病率为5%-10%,占低出生体重儿的 50%-60%,足月小于胎龄儿体重多在2500g以下,非匀称型较多,此类婴儿因孕周已足,但出生后能力低下,容易发生胎粪吸入、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宫内感染等先天异常,尤其可发生发育、神经行为及智力落后,且小于胎龄儿死亡率为正常足月儿的8倍,因此近来对小于胎龄儿的治疗已受到重视。
宫内感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功能不全;孕妇孕期中患病;胎儿如某些染色体病或等。
多数与各种导致胎盘功能失常的因素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妊娠期感染(如风疹、巨细胞包涵体病、弓型虫病)慢性心肾病、青紫型心血管异常、早婚初产、双胎、高年经产妇、烟酒瘾、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孕期缺乏叶酸、高原地区、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妊娠末期较长期地使用四环素或抗代谢药物、脐带附着部位异常、单根脐动脉、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等因素都可造成胎儿营养不良、先天性畸形与缺氧。研究资料证明,脐静脉的氧含量及氧饱和量百分数的确随着成熟不良儿的严重度而降低,但与胎龄无关。
凡胎龄满2 8周至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为早产儿;胎儿在3 8-42周而体重<2 500g者为足月小样儿。
临床表现大多呈“老练”外貌反应好,消瘦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约占59 %,呼吸窘迫缺氧者,硬肿几乎没有, 颅骨软化变形者少, 无肝脾肿大发现, 神经反射大多良好, 有畸形者占6. 5 % 。
足月小样儿的特点是皮肤薄,干燥脱皮,胎毛少,胎脂多,头发细齐,软骨发育少,耳舟已形成,指,趾甲软,乳腺可有结节,足底有纹,阴囊皱襞多,但男婴睾丸已下降,女婴大阴唇能遮盖小阴唇,生理性黄疸不明显,生理性体重下降不明显,产热反应较好,出汗较好,较活泼,哭声大,吸吮力较强。
并发病症
足月小样儿因孕周已足,但出生后能力低下,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胎粪吸入,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还有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颅内出血,寒冷损伤综合征,宫内感染,产科因素引起的疾病及畸形等先天异常,尤其可发生发育,神经行为及智力落后,且小于胎龄儿死亡率为正常足月儿的8倍。
(1)由于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正常足月新生儿显著降低。所以可以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明确是否有甲状腺素功能亢进症造成高代谢水平影响体重。
(2)因为受各种因素如多胎、母亲妊高症、宫内感染等影响,足月小样儿可能会出现宫内发育迟缓,影响了下丘脑- 垂体-甲状腺系统的发育。故回顾母体怀孕期间的体检报告也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重点和早产儿鉴别:小样儿一般是指出生体重比同龄正常体重低25%的小儿。足月小样儿的胎龄在38至42周之间,但是体重不足2500g(2.5公斤)的小样儿,在小样儿中最为常见,而凡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为早产儿,两者应该区分开来;与未成熟比较,足月小样儿皮肤无毳毛,整个足底有纹,男婴睾丸下降,阴囊多皱襞,女婴大阴唇已盖住小阴唇。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产科 妇产科学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10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1)采取保温;
(2)因为婴儿表现瘦长, 并且有低血糖倾向存在。因此要提早开奶,出生后30分钟内就开始喂养, 以母乳为主。对吸吮、消化力佳者按需哺乳, 较快增加奶量, 使热卡争取达到每日100 Calök g~ 120 Calökg。吸吮弱者, 静脉补充10%葡萄糖液补充营养,防止出现低血糖症状;
(3)积极治疗出生后的各种疾病,一般治愈的标准为体重达到月龄的正常体重,体温及生活能力正常,呼吸平稳,吸吮有力。治疗好转的标准为体重达到月龄正常体重的低限值,一般状况改善,呼吸平稳,吸吮及吞咽良好,但体温尚不稳定,生理性黄疸未完全消退,应继续观察和治疗。
组孕母妊娠时高危因素主要是妊高征及双胎, 这二者均会引起相对性胎盘功能不良而导致宫内生长障碍, 胎儿营养不良,如果进一步加强产前保健措施,,及时处理孕母合并症, 定会使本病有所改观。
防治在于做好孕妇保健和监测工作:
(1)当孕母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静脉滴注丹参,以改善胎盘循环。
(2)足月小于胎龄儿生活力较强,食欲较好,可提早喂糖水和喂奶。并发红细胞增多症者若出现呼吸增快,可作部分交换输血,换血量约10-20ml/kg。
(3)妊高征及双胎, 这二者均会引起相对性胎盘功能不良而导致宫内生长障碍, 胎儿营养不良,所以因引起重视,早日采取治疗措施。
母乳是早产儿的首选食品。因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富于必须氨基酸,尤其是早产儿所必须的胱氨酸、牛磺酸较高,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良作用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较低。
早产儿体重越小,胃容量越小,故应采取多次少量喂养的方法,缩短间隔时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