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子

菜包子

目录导航

历史起源

菜包子菜包子(5) 包子是一种古老的面食,它起源于三国。相传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从此,在民间即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诸葛亮创始的馒头,毕竟里面加上了牛羊肉馅,工序复杂且花费较多。于是,后人便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出现了白馒头(不带馅的)。

包子这种面食制品大约在魏、晋时便已经出现。但包子的原名却叫“馒头”。晋代束皙在《饼赋》中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曼头”。这里所说的“曼头”其实就是包子。至于“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在《爱竹淡谈薮》一书中载:“宋朝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们视为神医。”宋代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不仅写了《笼饼》诗称赞,对其诗亦还自作注释;其《笼饼》诗云:“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陆游的注释为:“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唐人止谓馒头为笼饼。”由此可见,当时四川用猪肉合面做的馒头,就已经很有名了。

北宋陶谷的《清异录》就谈到当时的“食肆”(卖食品的店铺)中已有卖“绿荷包子”的。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分茶饭酒店、包子酒店、花园酒店三种,而包子酒店则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这一时期包子已经很普遍了。

营养价值

包子是发酵食品,多吃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传统发酵食品的原料来源很广,发酵采用的微生物种类多样,其发酵形式主要有液态或固态发酵和自然或纯种发酵.传统发酵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强大的保健功能。

同样是面食,可发酵后的馒头、面包就比大饼、面条等没有发酵的食品营养更丰富。研究证明,酵母不仅改变了面团的结构,让它们变得更松软好吃,还大大地增加了馒头、面包的营养价值。

酵母可以保护肝脏

让面粉发酵有很多办法,如小苏打发酵、老面发酵、酵母发酵等。这些方法原理上都一样,就是通过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蒸煮过程中,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于是面食就变得松软好吃了。但是前两种方法都各有弊端,小苏打会严重破坏面粉中的B族维生素,老面发酵会使面团产生酸味,只有酵母发酵,不仅让面食味道好,还提高了它的营养价值。

酵母分为鲜酵母、干酵母两种,是一种可食用的、营养丰富的单细胞微生物,营养学上把它叫做“取之不尽的营养源”。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以外,酵母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有实验证明,每1公斤干酵母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公斤大米、2公斤大豆或2.5公斤猪肉的蛋白质含量。

发酵后的酵母还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酵母里的硒、铬等矿物质能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动脉硬化,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发酵后,面粉里一种影响钙、镁、铁等元素吸收的植酸可被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经过发酵的包子、馒头有利于消化吸收,这是因为酵母中的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因此,身体消瘦的人、儿童和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更适合吃这类食物。同样,早餐最好吃面包等发酵面食,因为其中的能量会很快释放出来,让人整个上午都干劲充足;但对于要减肥的人来说,晚餐最好少吃馒头,以免发胖。

食疗作用

1.提高免疫力:铜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2.补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3.安神除烦: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

特色包子

开封灌汤包子

  开封有两大名吃,鲤鱼焙面和灌汤包子,皆为皇家经典美食。或许是东道主未知身边坐有一民间美食家,居然没有上鲤鱼焙面,给我留有印象的是蟹黄鱼丸与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就是包子里面有汤。应该说,我是先认识武汉的四季美汤包而后结识灌汤包子的,去开封以前,我尚不知有灌汤包子一说。席间摆谈,知为灌汤包子是皇家食品,估计灌汤包子还是在前,四季美汤包在后。皆因四季美汤包落脚大武汉,享誉武汉三镇,商业大埠,南北东西交通枢纽,占了一个好地盘。 汤如诗歌,肉馅是为散文,面皮为小说。因为小说是什么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点,诗歌便就是文中精华了。故此,吃罢灌汤包子,率先记住了汤之鲜,肉馅是近乎于汤进入味觉感观的,面皮除去嚼感,几乎可以忽略。此便是南人吃北国之体验,未知北人是否列面为第一位。

贾三灌汤包子

  贾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差不多都是经商理财、运营资本的天才;同时,西安的回民有着悠久的吃苦敬业、爱国爱教的传统。贾三依靠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祖祖辈辈传下的敬业精神,历经三年初创,五年立基,十年的潜心发现,二十年的不断出新,创制出了“灌汤”形式 的、以“贾三”冠名的系列美食。“贾三灌汤包子”的价值和意义,不只是拘囿于为西安食苑填空补缺的层面,他的“灌汤包子”蕴籍着许许多多令人思考的东西。传统的小吃多大以“顶盘挑架”“沿街呼号”形式买卖,进一步发展也就出现了“明锅亮灶”“前店后家”的店铺和街市格局,而贾三灌汤包子是以“集团化”的营销思路进入市场的。贾三名下有自己的专业研究队伍、营销策划队伍和产业开发队伍。   可以说,贾三以“灌汤包子”响名享誉,同时,赋予“灌汤包子”无限的价值和意义。贾三本着中国文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传统理论,用小小汤包做出了无限大的事业。贾三是西安小吃苑的一朵奇葩,够得上货真价实,也够得上独道独行;他在展示西安小吃区域特色的同时,更多展示了西安穆斯林饮食文化的特色。香美,鲜咸适中。

吕记汤包

  吕记汤包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因曾经是张作霖的最爱之一,因而又被称为“大帅包”,因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又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一展风采,被授予中华名小吃荣誉。   

吕记汤包创史人吕仁先生,祖籍在山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迫于生计携全家老小闯关东,来到奉天(今日的沈阳),最开始时在奉天北市场旁开了一家山东大碱镘头店,凭借山东人特有的勤劳、质朴,小店生意红红火火,但吕仁并不满足于此,他发现发面的鲜肉包子更受人们的欢迎,可是他本身并不会做,听朋友说,几十里外有位老师傅做的包子,是当地的一绝。吕仁没多想,提着礼物便去拜师学艺,无奈人家的包子配方是祖传的,老师傅不肯教,为了能让老师傅收自已为徒,他吃尽了苦头,吕仁曾顶着大雪在老师傅的门口站了两天一夜,以至于双腿冻僵,后来老师傅被真情打动终于收他为徒。   

学来了真技术的吕仁结束了自已的大碱馒头铺子,专门开了一家发面肉包店,因为其味道鲜美独特、人也实在,很短的时间内小店的生意就异常的火爆。那时候总有当兵的来小店买包子,时间长了才知道,原来张作霖也总差副官来买,“大帅也吃吕记包子”的消息在民间就传开来,时间长了吕记汤包便成了“大帅包”,吕仁的店生意更加火爆,短短几年内便在奉天发展到了十几家分店。   

时间的车轮进入了上世纪70年代,在那个全国均富的时代,吕记汤包也逃不掉被终结的命运,而90年代的改革开放又从新焕发了吕记的生机,吕仁的后人终于又扛起了吕记的大旗,在老家山东又开拓了一片吕记的天空,并有兴应邀到人民大会堂一展风采,并被授予“中华名小吃”的殊荣。   

吕记汤包发展了90多年,吕记的第三代传人吕文杰女士发现,时代在发展,技术也要革新,于是,她访遍大江南北,以吕记祖传中草药调味为基础,整合了全国各地包子制作工艺之特长,使吕记汤包在技术上、味道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汤汁充盈、香而不腻、养胃健脾、回味悠长”便成了当代吕记汤包的最好诠释。而且可以随身携带。

制作方法

做法一

食材准备

主料:面粉800g,干冬菇10朵,小白菜400g,猪肉滑400g

辅料:酵母粉4g,干冬菇10朵,葱姜适量

制作步骤

1.取一小碗清水,加入酵母和一勺砂糖融化,之后倒入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盖子或保鲜膜,我大概揉了10分钟,很费力。

2.肉滑里加入3勺清水,顺一个方向搅拌,让肉滑充分吸收水分,之后加入小勺生粉和适量的生抽、精盐、胡椒粉、小勺花椒粉、葱花、姜末等顺一个方向搅拌,最后加入色拉油搅拌均匀。

3.小白菜洗干净后,开水里煮1分钟,再过一道冷水,滤干。

4.小白菜和水发好的冬菇都切成小丁,挤干水分后加入调好味的肉泥中,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精盐、麻油、鸡精(由于生抽里有很多味素,我没有再放味精鸡精)搅拌均匀。

5.调菜馅最好都顺一个方向搅拌,馅的味道要稍微重一些菜好吃,但是也不能太咸了。花椒粉不要放太多,我取的是花椒的香味,不想要麻的感觉。

6.我是揉好面团才去买菜、调馅,2个小时后来看面团发的如何,结果发现好像发过了...起码发了4倍...现在室温大概25度,发酵一个小时就应该够了。

7.取出面团,撒点干粉在上面,揉成长条后切成小块。不敢加太多干粉,也不敢用力揉搓,担心给压实了,蒸的时候发不起来。

8.擀面杖把小面团擀成边薄中间厚的皮。包入大勺菜馅,左手托着,右手折褶子,把菜馅包入。

9.凭着小时候看老妈包包子的记忆,还是勉强能做出个样子。不过没有人帮手拍照,包的过程就记录不下来了。

10.包好后,放入蒸锅,做好不要垫纱布,因为还是会粘得厉害,好办法就是直接在包子底沾上色拉油,放在垫子上就最简单,也一点都不沾。图里是第一锅,没经验,底都粘在纱布上了。

11.蒸锅底下加上冷水,与包子一起中大火蒸,水沸后再蒸10来分钟就可以了,咔咔。看看蒸好的样子~还是发了不少的。

12.包的是比小孩拳头大小的小包子,一共蒸了35个。可配上白粥、肉粥、番茄鸡蛋汤、紫菜蛋花汤,是夏天比较好的一餐。俺一口气吃了8个,嘿嘿,好吃极了~[1]

做法二

食材准备

主料:普通面粉400g,清水200g,

辅料:酵母3g,细盐2g,白糖5g,植物油8g,青菜一把,香菇五朵,黑木耳五个,豆干四块,虾米适量

制作步骤

1.面团原料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我用面包机揉的~

2.发酵至2倍大;面包机也具有发酵功能的

3.取出发酵好的用手揉搓面团排出空气,然后搓成长条,再均匀分成小面团备用;

4.趁面团发酵的时间,准备馅料.干香菇和黑木耳用温水泡发;

5.然后将全部馅料切成小丁,混合,

6.调入盐、白糖、鸡粉和一点植物油,搅拌均匀;

7.取一个小面团,用擀面棍擀成圆形,中间部份比周围的要厚;放入适量的馅料,包成包子,依次包好;锅里放好清水,摆上蒸架,将包子保留好一定距离放好,盖锅盖,进行二次发酵15分钟;

8.然后开火,上汽后,蒸10分钟即可。关火焖3分钟左右,再揭开锅盖,就可以趁热享用了![2]

做法三

食材准备

主料:低筋面粉300克,水160克,卷心菜100克,红萝卜100克,猪肉馅100克,木耳(水发)20克

辅料:酵母(干)2克,糖10克,食用油少许,盐适量,生抽适量,葱适量

制作步骤

1.先将酵母放入水里混合均匀,糖和面粉先混合,加入酵母水。

2.和成比较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或湿布放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3.其间准备馅料,红萝卜去皮刨成丝,水发木耳泡发切丝,卷心菜切丝。五花肉剁碎。放入适量的盐和酱油腌制片刻。

4.锅里倒入适量的油,盐,除了猪肉馅,全部倒入锅里翻炒至蔬菜稍为变软即可关火。方便包馅的时候容易操作。

5.加入猪肉馅,搅拌均匀,待用。

6.手指蘸少许面粉,在面团表面戳个洞,不塌陷不回缩,表示面团发好了。

7.排气,分割成小团子。大小随意。

8.案版粘少许面粉,取一面团压扁,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每一张面皮叠在一起要放适量的面粉防粘。

9.取一张面皮,放入适量有馅料。

10.从一面开始摺起。

11.收口。多做几次就会了。

12.放上油纸垫底。醒发10分钟,冷水上锅大火蒸,烧开冒蒸汽后看时间蒸15分钟左右,关火焖2分钟。快速揭开锅盖以防水滴在包子上面。[3]

制作技巧

面团

1、反复揉合发好的面团,以排出面团里面的空气。

   2、或拿着面团用力往案板上摔,也可排出面团里面的空气。

  3、面团里面的空气排净的表现:把面团切开,切面处没有明显的气泡。

   4、把面团搓成圆柱形的长圆面条。

   5、长圆面条割成大小相等的面剂子。

   6、面剂子切面处应没有明显气泡,如果发现气泡,应重复揉面团的步骤。

面皮

1、把干面粉洒在案板上。

   2、面剂子切面朝上放在案板上,把面剂子旋转捏紧成圆形。

   3、掌心往下用力压扁面剂子。

   4、把面剂子压成扁圆形。

   5、一边左手捏紧面剂子的边缘并不停旋转面剂子,一边右手用擀面杖擀面剂子。

   6、把面剂子擀成边薄中间厚的圆面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