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核聚变》创刊,刊期为季刊。
1981年,该刊刊名改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
2014年12月,该刊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2]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设有等离子体物理学、核聚变工程技术、等离子体应用等栏目。[3]
该刊刊登受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实验、工程与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以及该领域中国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同时也刊登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4]
据2020年第01期期刊内页显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编辑部有编辑5人。
职务 | 名单 |
---|---|
编辑 | 张利、肖成馨、李爽、李子越、孙晓芳 |
资料来源: |
职务 | 名单 |
---|---|
编辑 | 张利、肖成馨、李爽、李子越、孙晓芳 |
资料来源: |
据2020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共出版文献2255篇。[1]
据2020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共载文1312篇、基金论文量为840篇。
该刊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源刊,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EI数据库、SA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1][3][4]
据2020年6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总被下载148052次、总被引584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59、(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62。[1]
据2020年6月2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被引量为5178次、下载量为27350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1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6278名。
该刊曾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曾获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九五”国防科技情报刊物二等奖 。并多次获四川省优秀期刊奖。[1][3]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的办刊宗旨是,促进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的理论、工程及实验成果的学术交流,推广核聚变研究中间技术及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方面的成果,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不断向前发展。[3]
1.评述类文章限8000字,研究报告研究限6000字,工作简报限5000字(均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投稿一式两份,并提供电子版。
2.文章题目要简明扼要,建议中文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标题不超过10个实词);要有300字(研究简报25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包括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城市名称和邮政编码,须写成叙述性文摘(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有3—5个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若有基金资助,需注明基金名称和编号。
3.投稿需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等。[4]
职务 | 名单 |
---|---|
主编 | 刘永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