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果韦河

奥果韦河

目录导航

简介

  Ogooue River
  亦作Ogowe。
  中非河流。发源于刚果中部莱凯蒂山西北麓,西北流经加蓬中部低地,在让蒂尔港南注入大西洋。长850公里,流域面积20.5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下游沼泽地区)。平均流量达4,746米3/秒,是非洲水量丰富的河流之一。河谷多石滩,雨季下游376公里段通航。主要支流有伊温多河等。
  非洲中西部河流。几乎全在加蓬境内。源出刚果(布拉萨)夏于山(Massif du Chaillu)东麓。西北流,穿加蓬入大西洋。长1,200公里(750哩),流域面积222,700平方公里(86,000 平方哩)。可航段运输繁忙。主要支流有恩古涅(Ngounie)河和伊温多(Ivindo)河。

地理位置

图片  非洲中西部河流。几乎全在加蓬境内。源出刚果(布拉萨)夏于山(Massif du Chaillu)东麓。西北流,穿加蓬入大西洋。长1,200公里(750哩),流域面积222,700平方公里(86,000平方哩)。可航段运输繁忙。主要支流有恩古涅(Ngounie)河和伊温多(Ivindo)河。   伊温多河发源于喀麦隆、加蓬与 刚果共和国三国交界附近,河流先向东流,然后朝南流,先后接纳耶(Ye)河、朱阿布(Djouab)河、贾迪(Djadie)河、利本巴(Liboumba)河、穆尼安泽(Mouniaze)河和姆翁(Mvoung)河等支流,在博韦以东约30km处汇入奥果韦河。河流多年平均流量558m3/s, 径流量176亿m3,实测最大流量1980m3/s。    恩古涅河发源于刚果共和国-加蓬边界附近的巴昌吉山西北坡,河流朝西北方向流动,在兰巴雷内附近注入奥果韦河。主要支流有伊科伊(Ikoy)河等。河流多年平均流量739m3/s,径流量233亿m3,实测最大流量2620m3/s。    除此之外,奥果韦河两岸还有一些小支流汇入,如姆帕萨(Mpasa)河、莱科科(Lekoko)河、莱科尼(Leconi)河、塞贝(Sebe)河、洛洛(Lolo)河[该河还有布恩盖迪(Bouenguedi)河、莱比尤(Lebiyou)河以及瓦尼(Wagny)河等支流汇入]、奥富埃(Offoue)河、奥卡诺(Okano)河以及阿班加(Abanga)河等。

鏖战奥果韦河

图片  10 月 28日 13时,随着一声巨响,加蓬布巴哈电站导流明渠上游岩埂爆破拆除,奥果韦河成功分流。

  11 月 3日上午 12时,上游围堰龙口合拢,奥果韦河被成功截断。

  11 月 15日,布巴哈电站举行盛大的截流庆典仪式。加蓬总理姆巴率外交部长、能源部长、水电部长、基础建设部长等 6位部长参加截流庆典仪式。姆巴总理步入引水隧洞参观,详细察看开挖情况,对精致的轮廓、光洁平整的开挖断面很满意。

奔腾的河水从导流明渠咆哮而过,桀骜不驯的奥果韦河改变了河道。站在两米多厚的明渠盖板上,仰望上游宽阔的河面,在场的每位员工们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表情。两年的艰苦奋斗,今天有了回报!

 

精心策划 稳步前行

  布巴哈水电站是集设计、施工、采购为一体的 EPC国际项目,工程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组成。其中挡水建筑物为混合坝型,中部为碾压混凝土坝,两侧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引水建筑物为一条长约 2.7公里的隧道,后接压力钢管,发电厂房为地面式厂房,长度 118米。装机规模为 16万千瓦,由 4台 4万千瓦的机组组成。大坝高 45米,长 315米,库容 4亿立方米。电站建在奥果韦河流上,奥果韦河从刚果(金)流入加蓬,从东到西横贯加蓬,在让蒂尔港汇入大西洋,全长 1200公里。布巴哈水电站是加蓬目前最大的在建工程。电站开工时总统老邦弋在典礼仪式上为电站举行了奠基仪式,现任总统阿里 • 邦弋两次到电站参观。

  2008 年 5月,项目部刚组建,就成立了国内工作组,筹备电站进点前的工作。 8月份首批人员必须进点,时间只有短短的二个多月。一方面要从各项目点抽调人员,分工、任职;一方面要研究图纸和合同,做好进点前的筹划工作。国际工程不比国内工程,前期策划、超前的计划至关重要,稍有疏漏,少则耽搁半年,多则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比如生活物质的采购,计划做多了,变质过期,造成浪费。计划少了,缺这缺那,直接影响生产生活。加蓬几乎所有的工业制品和日用消费品都依赖进口,设备零配件更是如此,在国内简简单单的一个零部件,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2010年 4月份,砂石系统圆锥零部件损坏,物资仓库里没配件,砂石系统不能生产砂石骨料,备好的混凝土仓面,只有高价采购砂石骨料来完成。对于第一次搞国际工程的项目部来说,设备物资的超前计划,报关、清关、人员的护照、签证办理都是一片空白,一切都得跟别人学习、借鉴。在加蓬,任何货物的进口均需委托清关代理行办理清关、提货手续。许多物资虽然到港,但由于清关严格,手续复杂,物资材料长期滞留港口,让计划难以实施。大部分人员进点,办理签证要半年以上,有的员工在国内等待时间达一年,前方的许多岗位空缺,一人多用,身兼多职。现在是项目经理助理的孙明,当时既是安全环保部部长兼工程管理部部长;医务室的赵秋雄医生,既是医生也是食堂的采购员,还承担了项目部员工的理发任务。

  2008 年 8月 31日,首批 7位人员到达工地。施工区在一片茫茫原始森林中,没有任何路。设备物资没到达之前,项目部租用一台推土机,采购一些基本的阀木工具,招用了几个当地劳务,在只有十多人的情况下,拉开了营地建设、场内交通道路的施工。住的是临时木板房,喝的是附近小电站的水龙头水。没有电,大家就用马灯作照明。大家精诚团结,克服了语言不通,高温炎热、蚊虫叮咬等恶劣条件,经过 3个多月,终于打通了到进水口、导流明渠方向的 1号路和去厂房和调压井方向的 2号路。原来是一片灌木丛的项目部营地,也建盖了四幢木板房,可暂时满足人员的住房需求。

  2008 年 11月 15日,项目部在营区举行了电站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潜心备战 首战告捷

  在开挖厂区的 2号公路中,遇到了大断谷,需修建桥梁才能通过。大断谷区域岩石坚硬,推土机根本推不动,施工难度较大,要完建 2号公路,工期将达 2个月以上,给主体工程施工安排带来极大压力。经项目部优化设计,并通过性价比分析,决定将通往厂房的 2号公路改从进场公路 2公里处下去。经这样优化,原计划用 70万美元才能修建的 2号公路,节约了 30万美元,既赢得了时间又创造了经济效益。

  然而,受签证影响,人员不能按时进点。在管理人员不足,当地劳务缺乏的情况下,项目部不等不靠,员工动手拼装移动房、拌制混凝土、砌墙、打砖、伐木。当时是临建工程部的副主任潘建全,身体健壮如牛,平时打篮球,全场比赛能打几场都没问题。看着工作面设备因为人手不足而白白闲置,他自己操作,有时夜班没人替换,他也顶上。由于长期劳累过度,他病倒了,第一次“打摆子”。负责砍伐右岸片森林杂木的王红卫师傅,说起当时的艰难与辛苦,一言难以道尽:“天天都在茂密的林子里钻来串去,从树上掉下来的小蚂蚁、小黑虫往脖子上、手臂上、裤腿乱钻。因长期抓痒,脖子这圈都结上疤痕,手臂、脚杆被咬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如不小心,碰到有马蜂窝的大树,就免不了被蛰。”有一次临建工程部的钟阳金,因推土机撞到有马蜂窝的大树,被蛰了十几口,幸好及时送到医务室治疗,才幸免于难。当时只有二十几个人的项目部,就这样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完成了进水口、大坝右边坡、员工营区的森林砍伐、植被清理,建盖了 30多间办公室, 10多幢职工住房,修理厂、综合厂、钢筋木工厂以及医务室等附属设施基本完成。主要工作面已基本具备了开工条件,然而项目部设备还没到位,只有十多辆自卸车和几台挖机,要开那么多的工作面,设备不足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部果断做出决定,暂先租用施工设备,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早日启动主体工程,为后续施工赢得时间。

  2009 年 6月 22日,导流明渠、进水口开始开挖,主体工程开工。

 

千难险阻 任重道远

  项目开工后,从地质补勘结果以及实际开挖情况看,与可研阶段的勘探成果有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进水口明挖和大坝坝基超挖回填工程量的增加。根据补勘成果,原设计的进水塔基础地质情况不能满足要求,最终设计确定将进水塔向山体内侧平移 50米。大坝右岸新鲜岩体顶界线与可研阶段的地勘资料基本相同,而河床坝段及左岸坝基则有较大差异,补勘确认的新鲜岩体顶界线高程比原地勘资料中显示的新鲜岩体顶界线高程低 7~ 8米。导致进水口和大坝重新布置设计,增加土石方开挖 63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7万立方米。另外,由于前期受资金影响,砂石拌和系统采购周期较长,实际开始安装及投产时间拖后了约 4个月。再则,引水隧洞处于一个比较大的大断谷上,跟布巴哈的瀑布同属一个大断谷,存有大量的软弱粉砂质泥岩层、灰黑色石英砂岩,并有大量的出水和渗水,极易造成起拱部位和顶板的岩石自稳能力下降。不良的地质洞段,加之当地劳工几乎没有隧洞施工的经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在引水隧道的安全管理中,项目部一方面加强了洞内变形观测,每天进行洞内变形观测,每隔 30米就设立一个断面观测点,并实行每周两次的安全例行检查。一方面加强当地员工的安全教育,实行了进洞安全津贴。在施工方法上,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的开挖方式,并及时打锚杆孔、挂网和喷射混凝土,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电站建设的施工进度计划, 2010年 2月大坝导流明渠要开挖结束,接着就要转入混凝土浇筑,从而也才能保证 11月份截流目标的实现。砂石系统能否按期投产是保证导流明渠混凝土浇筑的前提条件。然而砂石拌和系统的首批设备直到 2009年 9月份才运抵工地,其余零星配件直到年底才陆续到达现场。要安装完成砂石拌和系统 54台套的设备,总量达 198吨,钢筋结构制作安装达 215吨,时间紧迫,制作量大,设备安装已刻不容缓。为此,项目部立即抽调各厂队相关人员,成立砂石系统安装突击队。食堂等后勤服务部门将饭菜送达现场,主管领导姜安平副经理驻守现场。通过突击队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突击生产,终于完成了砂石系统的安装任务。 2010年 2月 18日,导流明渠首仓混凝土开浇。

  由于砂石料生产系统在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导致投产后实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后经两次大的改造,直到 2010年 9月份才满足正常生产,直接影响了混凝土浇筑进度。考虑到今后大坝混凝土浇筑,项目部又申请新增了一套 120立方米 /小时拌和站;另外,加蓬的水泥厂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导流明渠混凝土浇筑高峰期,水泥的用量不能正常供应,早强水泥刚生产出来就被运到工地,水泥温度过高,给混凝土浇筑质量带来风险。面对这些困难,项目部加强跟水泥厂的沟通合作,要求确保电站水泥用量,同时通过加大水泥库存量,采取自然降温,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

  项目部员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许多员工放弃了正常休假。经理助理兼大坝工程部主任毛雪岩是项目部第二批进点的员工,他原计划在国内时就要结婚,从三峡抽调过来后,还没来得及与在鲁地拉项目部工作的女友见一面,就匆匆进点。他到现在为止,已在布巴哈工地 21个月,还没能休假。大坝工程部是项目部最大的一个部门,承担生产任务也是最重的,主要负责进点口、导流明渠以及引水隧洞的开挖。在毛雪岩的带领下,员工们不计个人得失,在当地员工休息时,大坝工程部的许多员工就主动承担了开挖、出碴任务,从没让工作面因人员紧缺而停工。项目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毛雪岩的票数是最高的,可他把名额让给其他同志。在生产进度奖的分配中,他分给自己的总是最少。就连当地劳工见了毛雪岩,都要竖起大拇指说:“ chef毛,很好。”

  正是在项目部员工吃苦耐劳的拼搏下,一个个节点目标相继实现。

  截至目前,共完成土石方开挖 13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5.6万立方米,引水隧洞开挖 1200米,挂网、喷混凝土 2.8万平方米。

  树立在项目部办公区的“ SINKHYDRO中国水电”,一定会让当地人民留下深刻的记忆,也一定会让他们满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